William Yang
2020-12-04T06:50:05.793Z
澳大利亚与中国过去几周在不同的领域都发生争端,导致两国关系也陷入非常紧张的状况。

(德国之声中文网) 德国之声:最近,我们看到中国对澳大利亚发起了一系列具侵略性的举动,包括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加征关税丶暂停进口澳大利亚产品丶向澳大利亚媒体提出的14项「罪状」,以及中国外交官在推特发假图批评澳大利亚在阿富汗战争罪行。你如何解释北京最近这些举动背後的意图?它对两国有什么影响?

康思敏:首先我们要记住的是,这并非什麽新鲜事。本周世界各国因此事件对澳大利亚的关注度很高,但其实自2017年以来,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关系便一直在恶化。

从北京的角度来看,它认为澳大利亚提出了一些有挑衅意味的政策,包括和其他国家一起率先将华为排除在其5G网络之外,通过防范外国干预法,以及对中国侵犯新疆和香港人权的行为发表一些被中国认为极严厉的评论。

澳大利亚所做的事情听起来并不新奇,因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中国做了类似的事。但从中国看来,澳大利亚对美国的忠诚度有点过高。中国也有点没预期到澳大利亚的立场会转变。几年前,澳大利亚并不会如此公开的阐述对中国影响力所抱持的担忧。

我想这些都是导致两国关系变质的原因。我不确定北京最近侵略性十足的举动是不是想改变澳大利亚。相反地,我认为北京正试图对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发出警告,希望他们会避免步上澳大利亚的后尘。

德国之声:澳大利亚国内有些人认为,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外交官用假照片批评澳大利亚战争罪这件事的反应过度。妳认为澳大利亚政府是否过於严肃看待中国外交官的行为?如果妳认为这是一种恰当的反应,那你觉得这是否可能成为其他民主国家在应对中国侵略行为时的一个典范?

康思敏:赵立坚被视为是中国「战狼外交官」的始祖,我们也知道他的目的常常是要挖苦别的国家。我认为澳大利亚总理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赵立坚毕竟是中国政府官员,所以他的话可以被认为代表中国政府的立场。我想对政治领导人来说,他们很难不去注意到赵立坚那样的行为举止。

很多人都说,澳大利亚在这件事上的回应,算是掉入了中国设下的陷阱,因为澳大利亚政府的反应等於放大了中国刻意为了羞辱澳大利亚在网路上散播的言论。我认为有一种说法是,澳大利亚政府预知到接下来可能经历更多的经济阵痛,所以如果他们选在第一时间出面反驳中国的作法,这或许意味着未来当澳大利亚经历经济阵痛时,某种层面上可以将责任归咎于中国政府。

这是因为,这可以让民众看到中国一直以来如何对待澳大利亚。另一方面,法国和美国等经济体看到中国打压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产业时,可能会想说「是的,我们可以趁机填补这个空缺」,但他们也可能会为了支持澳大利亚,用集体行动来声援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员康思敏认为,中国对澳大利亚发动一连串很有侵略性的举动是为了警告区域内其他国家不要步上澳大利亚的后尘。

我们仍然不知道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国际局势会会如何发展,但我确实认为,即使中国会说澳大利亚做了一些值得被打压的事情,我想其他民主国家也很难完全不触及所有被中国视为敏感的问题,因为那个范围太广泛了。虽然有些国家认为,澳大利亚遇到麻烦对他们来是从中得利的机会,但我认为对其他国家来说,更好的教训是明白任何国家都可能面临类似的情况。

德国之声:在最新的事件中,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中国外交官员利用西方社交媒体平台来为中国政府做政策宣导,并同时攻击与中国发生争端的国家。你认为中国政府为什么会在这些平台上扩大了他们的行动规模?

康思敏:一年前,当时推特上中国官方账号的数量非常少。但是今天,推特上有数百个中国官员的帐号。我们常将这些中国外交官被称为「战狼」,因为他们利用这些西方社交平台平台与西方官员接触丶宣传阴谋论或谴责其他国家侵犯人权。

在改变人们对中国的看法这个部分,我不认为这种策略是有效的。我也不确定这种讯息推广是否旨在改变人们对中国的想法。更有可能的是,他们这些行为是为了转移各界的注意力。

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些官员发文时,主要的对象是谁。推特在中国是被封锁的,所以他们肯定不是在对中国民众说话。然而,有一种说法是,这种侵略性很强的外交风格在中国体制内是会得到嘉许的,中国外交官这麽做似乎也得到了北京高层的默许。在很多方面,这种行为类似于文革式的忠诚度测试,官员们会各自展示自己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热衷。

我认为这些内容在社交媒体上的关键受众之一是中国政府的高官。另外,北京可能藉此希望在区域内的其他国家能在目睹澳大利亚的经验後,决定不步上澳大利亚的後尘。

此外,我认为中国官员在推特上混淆视听丶宣扬阴谋的做法非常有效。目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国家宣传机器正在大肆宣传关于新冠病毒来源的消息。我认为,这个信息已经算蛮成功的了。

德国之声:对澳大利亚来说,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紧绷关系不会很快缓和。很多人都形容目前澳中关系处于最低点。你认为堪培拉如何才能在继续维护澳大利亚的价值观和利益的同时,找到缓和紧张局势的方法?

康思敏:我认为,试图改善两国关系并不完全是澳大利亚政府的责任,中国政府也需要接受这一点。澳大利亚的国内舆论对中国的态度过去一段时间剧烈的变坏。从国内政治的角度来看,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示弱的空间非常小。

未来,我想澳大利亚政府会做出更多的努力拓展双边合作的机会,但最终还是要看中国政府是否愿意在双边关系的现状上做出改变。

康思敏 (Natasha Kassam) 是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员。她曾是一名澳大利亚外交官,主要针对中国国内政治局势与中澳关系进行研究。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0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