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T14:01:47.098Z
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又增高1米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各自耗时数月测量这座世界最高峰之后,中国和尼泊尔周二(12月8日)宣布了珠穆朗玛峰的 "修订高度": 8848.86米(29032英尺)。新高度比尼泊尔前官方高度增加了1米,比中国前官方高度增加了大约4米。

尼泊尔于2019年5月派遣一支测量队前往峰顶,而中国的测量队则于今年年初出发。这是尼泊尔首次独立从事这样的测量。全球变暖和2015年的地震让人猜测珠峰高度可能发生变化。

尼泊尔此前宣布的珠峰官方高度为8848米。这是印度测绘局(Survey of India)在上世纪50年代初勘测的结果。

相关图集:人类征服珠峰60年

加密电报:“有风雪,天气条件不好。探险队29日离开营地,希望天气转好。”这封加密的电报于1953年6月1日发到伦敦,正赶上英国女王庆祝加冕的日子。电文的真实含义是:新西兰登山者希拉里(Edmund Hillary )和他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Tenzing Norgay)于5月29日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英国举国欢庆。
谁是第一个登顶的人?:希拉里(右)和丹增诺尔盖刚刚离开珠峰,他们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的消息就传开了。尼泊尔和印度都表示这个胜利属于本国。据说第一个登上峰顶的是向导丹增诺尔盖。许多年以后,希拉里才揭开了这个秘密:他在丹增诺尔盖前面到达了顶峰。
不怕缺氧:接下来的3年里,世界顶级登山运动员在不同季节、从各个方向和山脊面登上了珠穆朗玛峰。1978年,来自南蒂罗尔的迈斯纳(Reinhold Messner,右)和奥地利人哈伯勒( Peter Habeler,左)首次在不用氧气瓶的情况下登顶成功,树立了登山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大排长龙:1990年代,攀越珠峰的人越来越多,每年都有数百人在山下安营扎寨,试图登上世界之巅。迄今为止已经有6000人次登上这座山峰。每逢为数不多天气晴好、适宜登顶的日子,两条主要线路上常常排起长队。
聚首世界之巅:要从容完成上山和下山,至少需要4个天气稳定的日子。由于几乎所有登山者都是用同样的天气预报来源,多数人会同时出发。上百人在同一天攀登珠穆朗玛峰,已经不是罕见的现象。
没有向导寸步难行:没有当地向导的帮助,大多数登山者的活动范围不会超出大本营。向导探明穿过危险的坤布(Khumbu)冰川的路径,用梯子和绳索加固道路,直到峰顶,供参加商业组团的业余登山者攀登时使用。
挑战极限不分老幼:珠穆朗玛峰下每年都会创造新的纪录。今年年初80岁的日本人三浦雄一郎(Yuichiro Miura)登上珠峰,成为征服这座8848米高峰的年龄最大的攀登者。而最年轻的登山者是美国人乔丹·罗梅洛(Jordan Romero),2011年登顶时年仅13岁。
高空救险:2003年一架直升机在登山营地附近坠毁,造成两人死亡。10年后的今天,直升机在珠穆朗玛峰脚下起降已是家常便饭。曾有一名登山者被直升机从7800米高处运出,这是迄今为止在喜马拉雅山区进行的海拔最高的直升机救险行动。
纪录保持者:尼泊尔向导Apa Sherpa已经21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他的这一纪录受到了挑战。今年春季他的同胞Phurba Tashi平了这一纪录。 Apa Sherpa已经结束了自己的珠峰向导生涯。2010年他最后一次登顶后,展开了一幅“大字报”,呼吁保护全球气候。
戴着氧气罩开大会:气候变化没有在珠穆朗玛峰脚下止步。过去50年中珠峰周围的冰雪体积缩减了13%。2009年尼泊尔政府在珠峰脚下召开了一次有象征意义的内阁会议,为防止高山反应,与会者都戴上了氧气面罩。
尼泊尔的骄傲:尼泊尔今天的发展也得益于珠穆朗玛峰。登山旅游业的收益是这个贫穷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来源。5月29日是国际“珠穆朗玛峰日”,尼泊尔每年都纪念1953年人类的首次登顶。今年首都加德满都的厨师也在这一天表达了自己的骄傲之情。
限制登山者数量?:有人认为,应该限制攀登珠峰的人数,但迄今为止当地政府拒绝了有关建议。谁又能为此责怪尼泊尔人呢?

在此以后,多个团队进行了重新测量,每一次都得出不同的结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与人文学院的格拉赫(Christian Gerlach)告诉德新社记者,珠峰的最新官方海拔高度可能更加准确,不仅因为测量方法有所改进,而且2015年地震导致板块构造有所改变。

联合测量:"永恒的友谊"

格拉赫说,气候变化导致的积雪融化也有可能影响高度。

尼泊尔最初打算单独进行测量,但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9年到访之后,以两国 "永恒的友谊 "为号令,测量成为一个联合项目。

为了完成测量工作,两国团队各自登上珠峰,用角度编码器和GPS接收设备进行测量。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最具魅力的山峰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络绎不绝。

去年,创纪录的连续死亡事件和峰顶大拥堵景象使得珠峰成为媒体焦点。今年的登山活动因为新冠疫情而取消,这自2015年因大地震禁登以来,珠峰首次独享清闲。

相关图集:如果每个人都想着“去晚了就没有了”……

北极熊将不再是野生?:乘坐飞机前往地处偏远且面临威胁的自然奇观区会给气候造成多大的损害?加拿大曼尼托巴省丘吉尔市被称作北极熊之都。当地一个特色产业就是提供北极熊观赏之旅。研究机构在2010年对当地的北极熊观赏旅游产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这一旅游业务一年会造成20万亿吨碳足迹。气候变化意味着,这些庞大的肉食动物未来恐怕只能在人工饲养下才能存活。照片上北极熊如此近距离地与人类发生接触更让人感到不安。
易逝的宝藏: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年去澳大利亚大堡礁旅游的游客中69%的游客表示,他们想“赶在太晚了之前”,参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世界遗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出,即便我们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摄氏度以内,世界上仍有99%的珊瑚会灭绝。而游客的触摸或者对珊瑚礁造成的污染甚至可以加快珊瑚灭绝。
毁灭的艺术:除了北极熊之外,两极冰川消亡是代表气候变化的另一个标志性现象。虽然需要支付大笔费用,但是搭乘巨型邮轮在正在消融的冰川间穿行,这肯定是一种令人难忘的经历和体验。上世纪90年代初,每年去南极旅游的游客数量约为5000人。而到了2018年,这一数量就已经超过46000人。
正在消失的雪峰:人们不需要远赴南极去看冰川消融,在非洲山顶终年覆盖积雪的乞力马扎罗山景色壮阔,旅游业每年可以为当地带来5000万美元的收益。每年都有大量游客试图攀登乞力马扎罗山,但这带来的后果却是,山顶积雪融化、冰川已萎缩85%。科学家们估算,大约在2022年至2033年间,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的冰川将会完全消失。
缺少王冠的国王:美国冰川国家公园设立于1910年,当时公园里冰川冰河数量超过100个。现如今这一数量已经减少至20多个。这也显示出气候变化的激烈程度。每年近300万游客来这里登山远足,欣赏“美洲大陆上的王冠”。但这可能也是欣赏“冰雪王冠”的最后机会了。
失去的天堂:马尔代夫是非常经典的旅游胜地。1200座珊瑚岛被碧蓝的海水环绕,岸上沙滩雪白。2017年,当时的马尔代夫总统决定修建新机场以及大型旅游胜地,可以满足较现在7倍的游客量的度假需求。马尔代夫总统想利用这些收入修建新的岛屿以及用于国民移居他地。
咸水侵入沼泽地:不只是岛屿会随着海平面的升高而下沉,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大沼泽地国家公园也在逐渐消失。上个世纪,当地人把这片沼泽地一半的面积改造成农田。现如今沼泽地的水质一再恶化。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次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
被打搅的安宁:加拉帕戈斯群岛总是会被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联系在一起。但现如今,旅游业和环境变化却对当地的物种进化造成巨大威胁。由于海水温度升高,加拉帕戈斯群岛独有的爬行动物海鬣蜥已经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旅游业列为对这片群岛构成的最大威胁之一。

张平/   (美联社、德新社)

© 2020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