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日本政府“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暂无结论

【共同社12月28日电】日本菅义伟政府把是否拥有攻击对方国家弹道导弹发射基地等的“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留待明年以后再得出结论。另一方面,政府已决定开发能从对方射程圈外实施攻击的长射程“防区外导弹”。该导弹被认为将来可转用于对敌基地攻击,为转变安全保障政策做了准备。这是否与以往的政府见解相互统一?日美“盾与矛”的职责分工是否会变化?记者汇总了主要论点。

▽答辩

“防区外导弹”从写入了引进计划的2018年度防卫预算的国会审议阶段起,就被视作问题。

“根据运用(的不同),或许是能转用于对敌基地攻击的武器。”公明党参议员山本香苗在2018年1月的参院预算委员会上,对政府方针提出了质疑。时任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对此答辩称“要形成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必须拥有除此之外的各种能力。未设想自卫队拥有此类装备”,表明了否定见解。

有关此次的导弹长射程化,官房长官加藤胜信称“不把对敌基地攻击作为目的”,沿袭了以往的政府见解。另一方面,防卫省干部表示“因为是今后的讨论议题,很难回答能否转用”,留下了余地。

▽职责

对敌基地攻击需要把握对方国家的导弹发射基地、使对方防空雷达失效、确认攻击效果等一系列作战。《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规定,由承担“矛”的职责的美国实施伴随使用打击力的作战。

若自卫队以对美军进行补充的形式使用长射程导弹,那么日本可能被视作承担了“矛”的部分职责。基于专守防卫理念贯彻作为“盾”的日本的防卫政策将出现转变。

不过,首相菅义伟在10月的内阁记者会采访中,断言说:“日美的基本职责分工不会改变。”小野寺称菅义伟的意思是“如今是导弹直接从对方领土飞来的时代。若意思是放盾的地点是对方的领土或领空,那么职责就没有变化”,解释称菅义伟的发言并非否定对敌基地攻击。

▽意志

据相关人士透露,在安倍前政府时期,也有人指出若要部署长射程导弹,那么宣布“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不仅是能力,而且也明确意志比较好。

这是因为除了有望对中国和朝鲜产生一定的威慑效果外,要实际使用,还必须制定自卫队的计划并实施训练,从文官统治的观点出发,政府有必要明确出示依据。

不过,公明党担忧对下届众院选举的影响,坚持谨慎态度。继承政权的菅义伟顾及公明党,放弃了得出结论。

某自卫队干部讽刺说:“说到底,会用导弹攻击哪里?若攻击对方国家的市区,就不脱离专守防卫的理念了吗?在战略还没成熟的情况下,只有装备走在了前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