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政策回归常态应慎重 明年数据好看但日子不一定好过--专家
路透北京12月14日 - 尽管中国经济的复苏让政策回归常态的呼声渐高,但在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刘尚希看来,很多问题需要从中长期考虑,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现在全球疫情还在蔓延,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仍在,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全球化,在这个前提下轻言政策马上退坡是不现实的。
他接受路透专访时指出,因为基数效应,明年的数据会比较好看,但日子不一定好过。在复苏不太稳固的条件下经济增长潜力有限,内生动力不强;加之大量债务到期,尤其是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化解债务风险,另一方面要三保,两头受压,财政一定是紧运行状态,这也会压缩财政政策的空间。因此当前的经济发展更需要改革措施。
“毫无疑问明年还要保持一定的政策力度,同时要配合改革,要更多在改革上作文章。如果改革力度更大,就可以替换一些政策,这两者可以形成互补。改革力度大了,政策力度可以减小。”刘尚希称。
他认为,关键问题不是政策退出不退出,而是要对这种阶段性政策安排要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比如阶段性是多长?如果舆论上说宏观政策要退坡,可能会影响市场预期,最怕的就是政策不可预期,出现断崖式变化,这是要预防的风险。
他表示,明年的政策要取决于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经济预期目标,如果说明年经济复苏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增速达到了疫情前的状态,如果存在这种预期,政策就可以退出。如果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还不稳固,政策的回归常态就要持审慎态度。
至于明年的赤字率会怎样?刘尚希坦称,赤字率就是一个口径的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就是一个选择问题,高一点低一点问题也不大。
今年由于突发的疫情,民生、抗疫等支出大增,积极财政政策充当了火线驰援的重要角色。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0年赤字率为3.6%,但若将新增赤字3.76万亿、专项债3.75万亿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汇总计算,实际赤字率将达8.2%。
上周五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中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但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2021年要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减税降费应与社保体制和税制改革相配套**
除了提升赤字率,扩大政府支出,积极财政政策重要内容之一的减税降费规模近几年一年更比一年高。只是在财政持续吃紧的大环境下,中国后续的减税降费空间还有多大?
数据显示,2017-2019年,中国新增减税降费分别为1万亿元人民币、1.3万亿元和2.36万亿元,今年预计再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
刘尚希分析,中国宏观税负近年来一直在降低,空间也越来越小,根据未来发展的要求,减税降费还要通过社保体制改革和税制改革结合起来。
他指出,当前来看增值税的三档税率对企业的公平竞争、合规成本都会带来一些妨碍,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如何更有利于创新以及与个人所得税如何结合起来都需要通盘考虑,而不是单纯考虑某一个税种。因为税种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要整体设计,再分步实施,可能会呈献一种结构型减税特征,而不是定一个指标要减多少税。
“减税应该是税制改革的结果,而不是当成前提来确定一个减税目标要完成任务。这也是以后与以前不同的地方。”刘尚希称。
他认为,受疫情冲击今年财政政策力度前所未有,这也是要注意政策的确定性,但从经济复苏的巩固看需要多方面发力,仅靠减税降费、扩大政府投资只是短期政策,解决不了中长期问题,也很难从中长期改善和稳定预期。因此更需要改革的加力。
“要从中长期角度改善企业营商环境、人才创新,激发企业创新能力,也包括科研院校的改革,因为技术发明创新方面企业可以唱主角,但科研方面要依赖于科研院校,就涉及到科研院校的改革。”刘尚希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