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1T06:38:49Z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一周(12月28日-31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

【政经】

--《综述》中欧投资协定尘埃落定,提供更大市场准入并确保公平竞争

今年新冠肺炎肆虐导致全球化遭遇更强逆风,但中国扩大“朋友圈”却成果丰硕,在年末两个月相继斩获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也为中国打造内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铺下良好基础。

--《焦点》中欧投资协定七年马拉松谈判抵终点,年末彩蛋为经贸领域注入暖意

历经七年的中欧投资协定终于谈妥,成为2020年的年末“彩蛋”,也给2021年全球经贸领域注入暖意--通过多边贸易合作来应对贸易保护的共同挑战,以及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考验。那么从产业角度来看,中欧将如何实现互补?

--《综述》央行等约谈蚂蚁集团指其“藐视”监管合规要求,须尽快制定“整改”方案

中国央行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合约谈蚂蚁集团的具体内容出炉,指蚂蚁集团“藐视监管合规要求”,存在违规监管套利行为;并提出五项重点业务领域整改要求,包括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确保资本充足。

对此,蚂蚁集团迅速回应,在央行公布约谈内容不到三小时,就发布公告称,会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成立整改工作组,“全面落实约谈要求”,规范金融业务的经营和发展。

--蚂蚁集团拟将金融业务纳入控股公司,中国央行表示蚂蚁正制定设立金控公司方案

两位直接知情人士称,蚂蚁集团正考虑将大多数在线金融业务纳入一家控股公司,其中包括消费贷款业务。中国央行周二晚间回应路透称,蚂蚁集团已实质控制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多家多类金融机构,应当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目前蚂蚁集团正在制定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方案。

--《分析》反垄断阴影下的蚂蚁集团将如何整改应对监管五大要求?

在11月初首次遭监管约谈并暂停IPO后,中国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集团12月下旬迎来监管部门二度约谈。分析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对蚂蚁提出的五条整改意见针对性很强,但未来具体会将蚂蚁哪些牌照纳入金控监管尚存不确定性,因此很难估计资本缺口。

--《热点聚焦》中国监管蚂蚁路径日益明晰,未来股权架构调整更为关键

从全球最大规模IPO狂欢骤停,再到被监管二度约谈,中国政府对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集团的监管路径日渐清晰。随着蚂蚁各项业务逐步整改,未来其股权架构和实控人是否及如何调整可能会是更关键的问题。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对京东、天猫和唯品会各罚款50万,因不正当价格行为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告,对京东、 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及唯品会三家企业开展不正当价格行为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分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

--中国经济日报三评蚂蚁集团再被约谈:反映出监管部门反对金融科技垄断的决心

中国官方媒体经济日报三评蚂蚁集团再被约谈称,11月以来,金融管理部门两次约谈蚂蚁集团,反映出监管部门反对金融科技垄断、维护良好金融市场秩序的决心。

--特朗普政府强化阻止美国投资中资企业的行政令

特朗普政府周一加强了一项行政令,禁止美国投资者购买疑为中国军方控制企业的证券。此前美国几家机构之间就这项指令严格执行程度的看法存在分歧。

--《焦点》特朗普卸任前解决TikTok在美命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美官员

了解情况的美国官员告诉路透,美国政府在特朗普总统于1月20日卸任前解决中国的短视频分享应用TikTok在美命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他们表示,仍然有些微的可能在1月份达成协议。

--美舰穿航台湾海峡,中国国防部称坚决反对并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应对挑衅

就美国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表示,美舰行径对“台独”势力传递错误信号,严重危害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中国央行:着力打通货币传导堵点,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日召开第四季度例会指出,要着力打通货币传导的多种堵点,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

--《分析》疫情反复中国央行“稳字当头”,控制杠杆率需“宽货币+紧信用”

临近年末,中国央行以连续的逆回购操作支撑充裕的资金面,落实着政策回归常态但不“急转弯”的表态。最新的货币政策例会跟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显示疫情出现反复情况下,着意稳定经济复苏步伐的大方向。

--中国两会: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人大常委会

新华社报导称,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建议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明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深改委:推进创造性引领性改革,科学谋划落实改革的时机、方式、节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称,要推进创造性、引领性改革,把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加强制度创新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

--中国人社部提高年金基金权益投资上限,料为资本市场带来3,000亿增量资金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通知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将年金基金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的政策上限提高10个百分点,合计不得高于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40%,与全国社保基金权益类投资比例持平。

--《焦点》中国经济力排干扰年末延续扩张,复苏路上需留意小企业势头不稳

受到季节性、限电措施、疫情散发等多重因素干扰,中国12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均环比回落,后者创下四个月低点,尽管如此,两项指数依然持于扩张区间,显示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在复苏之路上,2020年收官依然亮眼。

--《综述》中国11月工业利润在高基数下增速回落,关注应收账款持续上升

尽管受低基数效应消退影响,中国11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前月的峰值有所下滑,但仍保持了两位数的较快增长,显示在中国经济持续回暖,尤其是工业超预期增长下,工业企业利润延续修复态势,深跌的上游传统行业亦开始逐步收敛跌幅。

--《分析》逆袭的中国外贸“黑马”有望继续在2021年驰骋

在全球遭遇新冠疫情重创的经济寒冬之下,2020年的中国外贸可谓全球贸易大军中逆袭的“黑马”,成为弥补全球产业链缺口的担当。尽管疫情何时消散依然莫测,但全球需求仍在恢复通道中,展望2021年,气势如虹的中国外贸有望高位趋稳。

--经最终核实2019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比初步核算降0.1个百分点--统计局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经最终核实,2019年,GDP现价总量为986,515亿元人民币,比初步核算数减少了4,35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比初步核算数下降0.1个百分点。

--中国国资委:确保不发生债券违约严禁逃废债,坚守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

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指出要切实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加强金融业务管理,严禁脱离主业、脱实向虚,确保不发生债券违约,严禁逃废债,加大对参股投资和参股企业管理,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

--中国发改委:应对新一轮寒潮民生用气有保障,做好精准有序“压非保民”预案

在局部电力短缺与新一轮寒潮来袭下,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周一表示,从目前供需情况看,尽管部分区域、部分时段可能出现保供压力加大的情况,但是总体上是平衡的,民生用气是有保障的,同时要做好精准有序的“压非保民”预案,必要时需要组织精准有序减少可中断工业用户用气。

--中国住建部长:实施城市更新,力争十四五末基本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

中国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撰文称,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要进一步摸清底数,科学编制改造规划和年度改造计划,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中国商务部: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

中国商务部召开会议明确,明年要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在促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中国2020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容,增加呼吸机、ECMO等产品条目

中国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最新联合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增加呼吸机、ECMO、监护仪、PCR仪制造,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办公系统开发与应用服务,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与应用等;与2019年版相比增加127条、修改88条,自2021年1月27日起施行。

--中国农村工作会议: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周二结束的中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加快处置“僵屍企业”,取得阶段性成效--国资委副主任

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近年来,国资委加快处置“僵屍企业”,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19年末,纳入“处僵治困”工作范围的2,041户子企业已实现经营扭亏,基本完成主体工作任务,近700户僵困企业实现市场出清,累计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超过80万人,近七成富余人员实现内部退养或转岗,富余人员安置工作平稳有序。

--中国工信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中国工信部召开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

--福建省纪委通报辖区多地地方债风险问题,债务风险高压力大成重点

中国福建省纪委日前在其官网发布的多份通报显示,去年10月到今年1月,福建省委巡视组对所辖部分地区及单位进行了巡视,因地方债风险等相关问题,多地被巡视组点名。

--中国国企混改基金落地,总规模2,000亿元聚焦核心技术等方向--新华

新华社报导,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今日在上海落地,基金总规模达2,000亿元人民币,将聚焦核心领域、核心技术两大投资方向,助力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者改革。此前万科和上港集团等多家企业已宣布入股国改基金公司。

--《疫情简讯》中国大陆新增25例确诊,本土9例分布在辽宁、北京和黑龙江

中国国家卫健委公告,12月3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6例(上海6例,内蒙古3例,广东3例,四川2例,福建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9例(辽宁5例,北京2例,黑龙江2例)。

--《综述》中国力证新冠疫苗安全有效,绝不会“为争第一而去抢跑”

中国已经批准首个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并透露已累计为450万人接种疫苗,充分证明疫苗安全性良好。中国同时强调在疫苗推进上“绝不会为了争第一而去抢跑”,并重申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以公平合理价格向世界供应。

--中国国家药监局:已批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附条件上市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

--复星医药将与BioNTech组成合资公司在中国生产新冠mRNA疫苗--财新

中国本地媒体--财新周三报导称,复星医药将与德国BioNTech组成合资公司,在中国建设新冠mRNA疫苗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产量将达到2亿支。

--疫情担忧下中国游客进一步缩小出游范围,从“不出国”到“不出远门”

受全球疫情影响,数百万中国游客今年避免海外旅行。现在他们进一步缩小出行范围,只前往附近的城市,避免出省。

--中国外汇:11月服务贸易逆差回升近两成,货物与服贸顺差创半年新高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11月服务贸易逆差109亿美元,逆差额较上月的93亿美元增加17.3%;当月货物与服贸顺差582亿美元,为5月以来新高,较上月的470亿美元环增23.9%。

--中国11月的美国原油进口量接近纪录高位,从沙特进口的原油环比增43%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11月从美国进口的原油较上年同期猛增13倍,至纪录第三高位。根据中美贸易协议,企业加速能源进口。

--中国11月自澳洲进口铜精矿环比大降逾三成,创近四年来最低水平

中澳关系跌入低谷波及双边贸易领域,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铜精矿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仅为26,717吨。路透测算该数据同比及环比降幅分别高达77.8%和34%,为2017年1月以来最低。

--美国出售香港物业遇障碍,外交部:按对等原则,必须提前提出书面申请

今年9月中标美国驻港总领事馆香港宿舍物业的恒隆地产,未能于原定今天中午前完成交易;公司10日前始获香港政府通知,指该物业的出售涉及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外交事务,应根据适用的外交规范处理。

--偷越边境案10港人被内地判囚七个月至三年,两未成年人不予起诉移交香港

中国深圳市盐田区法院发出通报,对10名港人组织偷越边境、偷越边境案作出宣判;其中邓棨然、乔映瑜二人以组织他人偷越边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及二年,处罚金2万元及1.5万元人民币。

--新加坡逮捕一名曾在美国为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男子

新加坡当局周三逮捕了一名在美国服完刑后返回的男子,将调查他是否构成安全隐患。之前此人因为在美国为中国搜集情报而被判入狱。

--中印关系:印度称双方谈判尚无进展以协助结束边界对峙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Rajnath Singh)表示,印度与中国之间的谈判尚未取得进展以结束双方在喜马拉雅边界的对峙。

--中国民航局称12月28日至明年1月10日,暂停中英间定期客运航线航班运行

英国出现传染性远高于原始病毒的变异新冠病毒,中国民航局周日发布公告,要求运营中英定期客运航班的航空公司,自2020年12月28日零时至2021年1月10日24时,暂停中英间定期客运航线航班运行。

【金融】

--中国监管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标准,强化违法违规法律责任

中国央行近期会同国家发改委、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强调信息披露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强化违法违规的法律责任;同时,强化企业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主体责任,并明确承销机构、会计事务所、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和职责。

--中国银保监会称网络平台存无序放贷隐患,消费者应远离过度借贷陷阱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称,一些网络平台存在无序放贷、导致消费者过度负债,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等风险,消费者应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远离过度借贷消费营销陷阱。

--中国银保监会:降低消费金融和汽车金融公司拨备监管要求,可发债补充资本

中国银保监会发文表示,为提升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当降低拨备监管要求,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可向属地银保监局申请将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降至不低于130%,汽车金融公司可申请将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降至不低于1.5%。

--中国发布外国政府类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债券业务指引,加强熊猫债制度建设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周一发布《外国政府类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债券业务指引(试行)》,为5月国务院金融委发布相关改革措施的具体落实。交易商协会指出,此举旨在加强熊猫债制度建设,以扩大银行间债市对外开放。

--中国央行就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非银支付机构纳入监管

中国央行发布《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适用范围增加非银行支付机构、从事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

--中国央行:资管产品风险仍未完全消除,密切关注转型中流动性风险--调统司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等最新撰文指出,当前中国资管产品已从“抓防范、防风险”进入“促转型、归本源”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风险仍未完全消除。下一步要针对各类资管产品不同专长和特点,提高监管精细化程度,密切关注资管转型中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中国央行官员:适度放宽特殊时期政策工具使用条件,继续引导存贷款利率下行

中国央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最新撰文指出,应适度放宽特殊时期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条件,通过扩大政策覆盖面提升政策效果;在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的情况下,可进一步引导存贷款利率下行,尤其是通过引导存款利率下行去扩大贷款利率下行空间。

--上海商务委主任:推动银行等金融业率先开放,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扩大开放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华源表示,上海将积极推动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投资、资产管理、信用评级等金融领域率先开放,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医疗、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领域扩大开放。他并透露,未来中央还会针对浦东的新一轮开发开放出台新政策。

--四川信托委托建信信托负责日常经营为期一年,此前四股东被采取监管强制措施

日前四名股东被采取监管强制措施的四川信托周六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与建信信托签订了《委托管理服务协议》,聘请其为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服务,期限自今日起一年。

--《焦点》投资者担心疫情过后坏账增加,中资银行恐将面临融资之痛

随着对获利敏感的投资者预期一波不良贷款将冲击银行业,并削弱已经低迷的利差,从而选择继续在场外观望,预计中资银行明年恐将面临融资压力。

【固定收益】

--《图表新闻》中国今年地方债发行刷新纪录,提前批久等未至但料不会缺席

中国地方债发行以来最忙碌的一年,终于在本周画上句号。而创纪录新高的6.44万亿元人民币的全年发行规模,也为地方债全面自发自还五周年献上一份“厚礼”。不过略感意外的是,财政部并未如期待般公布明年地方债提前批次的发行安排,但市场依然认为提前批地方债可能迟到但不会缺席,全国“两会”前开闸仍是大概率。

--中国央行:完善现券做市商制度提升流动性,并明确“九不得”禁令行为

中国央行最新发布公告称,改革和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做市商制度,围绕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管理、建立健全做市业务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明确做市商的权利和义务,还明确做市商“九不得”行为,禁止利用内幕信息进行决策和交易等。

--中国公开市场:逆回购不停单周净投放1,300亿,央妈爱意加持市场轻松跨年

2020年最后一周,即使资金面已经非常宽松,中国央行仍未停止逆回购,单周净投放1,300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收官。交易员称,央行此举应是进一步表明政策将平稳回归常态,同时也帮助了包括非银在内的全部机构得以轻松融得跨年资金。

--中国交易商协会暂停中诚信债务融资工具业务三个月,未有效揭示永煤信用风险

中国监管层对永煤违约相关中介机构的追责仍在持续中。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周二发布自律处分信息称,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对了解到的永煤控股拖欠薪资等异常情况,未有效揭示信用风险;对中诚信国际予以警告、暂停其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业务三个月,暂停业务期间,不得承接新的债务融资工具评级业务。

--中诚信回应被中国交易商协会自律处分,已严肃问责永煤事件相关责任人员

在被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处以自律处分后,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周二快速回应称,公司就“永城煤电”事件在第一时间启动了自查工作,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严肃问责,并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全面整改。

--永煤违约后首家河南国企发债破冰,河南投资集团一年债利率3.44%--承销商

永煤控股违约事件时隔近50天后,河南省级国资平台成功发行公司债。三位承销商周二对路透透露,河南投资集团2020年第二期短期公司债周一成功发行,发行利率3.44%,全场认购倍数3.36倍。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6,250万美元债先行兑付50%本金,剩余50%展期18个月

中国债市本轮信用债违约风暴主角之一的永煤集团母公司--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公告称,由于流动性紧张,决定对应于12月28日兑付本息的6,250万美元债券先行兑付50%本金,剩余50%展期18个月。

--中国华晨集团:征求主要债权人意见,子公司终止办理15亿华晨港股质押

曾陷入“逃废债”质疑的中国华晨集团最新公告,考虑到跨境办理股票质押登记程序复杂且难度较大,经征求主要债权人意见,决定终止旗下子公司向吉林信托质押逾15亿华晨中国1114.HK的手续。

--中国紫光集团债券违约再添一例,周一未能支付私募债18紫光PPN002利息

此前已陷入债券连续违约漩涡的中国紫光集团再度公告称,因流动资金紧张,12月28日(周一)未能按期支付2018年度第二期定向债务融资工具18紫光PPN002的利息。紫光表示将继续通过多途径努力筹措,尽快向投资人支付本期债务融资工具的利息。

【外汇】

--中国国有大行持续购买美元抑制人民币升速,6.5元或为目前汇率“红线”--交易员

多位交易员周四透露,中国国有大行持续在市场购买美元,以使美元/人民币即期汇价稳定在6.52元关口附近,这有助于控制人民币升值步伐。

--《焦点》中国外贸企业结汇“冲劲”不如以往,人民币看涨但避险操作不可免

“今年9月企业有一大波结汇,10月人民币升值步伐放缓后以及进入12月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一位接触多家外贸企业的国有大行分行人士称,“(年内)愿意结汇的企业已经结掉很多,而没有结汇的,应该会拿(外汇)比较长一段时间了。”

--《热点透视》人民币国际化再逢良机

北京迎来了一个重启陷入停滞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黄金期。日益复苏的经济和不断升值的人民币,为改革者进一步放松资本管制清除了障碍,假设保守派允许他们那样做的话。

--中国汇市:路透测算的人民币汇率CFETS指数2020年升3.77%,终止连两年跌势

路透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公布的中间价测算,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较上日跌0.14%至94.84,创12月18日以来新低;SDR篮子指数微跌至94.23,BIS篮子指数微跌至98.68。全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走升,扭转连两年跌势。

【证券/行业】

--中国刑法修正案大幅提高欺诈发行等刑罚力度,刑期上限由五年提高至15年

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周六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大幅提高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罚力度。欺诈发行的刑期上限由五年提高至15年,信息披露造假相关责任人员的刑期上限也由三年提高至10年。

--中国证监会主席:将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稳步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强调,将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并稳步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进一步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强化优胜劣汰。

--富时罗素可能将更多中企移出全球指数,此前美国强化一行政令

指数提供商富时罗素(FTSE Russell)表示,可能把更多中资企业移出全球指数。特朗普政府周一强化了禁止美国投资被指有军方背景中资企业的行政令。

--日本大和证券时隔六年重返中国,将开展证券承销业务--社长

日本大和证券集团社长(CEO)中田诚司(Seiji Nakata)对路透称,该公司计划2月在中国启动其合资证券承销业务,以抓住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外资准入扩大之机。

--中国A股今年IPO募资规模同比增逾80%创近13年新高,科创板募资占近半

中国2020年A股IPO(首次公开发行)融资再上新台阶,全年共有393家公司成功登陆A股,同比大增95.52%;募资规模高达4,673亿元人民币,相较2019年增长幅度超过80%,创下近13年新高,其中科创板募资规模占近一半。

--《图表新闻》2021年中国市场最具涨相的五个大宗商品

新冠病毒大流行2020年搅乱全球市场之后,由中国领军的经济复苏应会推升对下列大宗商品的需求。

--中国明年第一批成品油出口配额同比增加5.4%--交易中心官微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SHPGX)官微和其中一家接受配额的公司称,中国已向七家公司下发了2021年第一批配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4%,其中包括一家民营炼油企业。

--中国12月LNG进口超900万吨刷新纪录,连两月超日本居全球之冠--数据

周四路孚特Eikon的轮船追踪数据显示,12月中国的液化天然气(LNG)进口规模刷新纪录最高,连续第二个月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LNG进口国。

--中国在线教育公司作业帮完成E+轮逾16亿美元融资,阿里巴巴、软银等参与

中国在线教育公司作业帮宣布,完成E+轮逾16亿美元融资,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Tiger Global、软银愿景基金一期、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方源资本等;泰合资本继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中国宁德时代拟投不超390亿元建设扩建三个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中国国内锂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连发三条公告,称拟投资不超过390亿元人民币建设或扩建三个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资金来源均为企业自筹,以完善产能布局,满足未来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需要,长远来看对公司业务业绩有积极影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