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打算把故宫降级改名吗? - 台北一周

最近台湾官方在政府组织改造计划中,提出「是否重新考虑故宫组织」的问题,传出的消息是,官方打算把故宫目前直属行政院的中央二级机关,改为隶属文化部底下的三级机关,被外界质疑是要「把故宫降级」;甚至传闻,要把故宫改名为「华夏博物院」!
最近台湾官方在政府组织改造计划中,提出「是否重新考虑故宫组织」的问题,传出的消息是,官方打算把故宫目前直属行政院的中央二级机关,改为隶属文化部底下的三级机关,被外界质疑是要「把故宫降级」;甚至传闻,要把故宫改名为「华夏博物院」!
关于这些传闻,已有部分获得证实。文化部长李永得近日接受媒体访问时承认,确实正在研究调整故宫的组织。他说,故宫身为博物馆,却以「部会」形式存在,这在过去是政治考虑,「全世界独一无二」;这次「组织改造」是回归专业讨论,才会出现「是不是重新考虑故宫组织」的议题,他希望大家从专业角度讨论故宫改制。
这位文化部长强调,部会真正的核心功能是政策制定,「故宫是一个专业治理的单位,不是一个政策制定的单位,所以跟『部会』之间会有一些区隔。」
国民党中央则发出新闻稿表示,故宫文物不仅具有展览的国际宣传价值,更涉及保存及研究的专业领域,并入文化部势必缩编职能,要如何支撑故宫各项专业的重要工作?国民党强调,如果民进党基于政治因素或意识型态考虑而缩减故宫的层级与员额,相信国人绝对无法接受,国民党将全力捍卫,故宫不应被降级与缩编。
为什么怀疑台湾官方想要把故宫降级缩编?国民党举例,2007年,当时也是行政院长的苏贞昌曾公开喊出「台湾要正名」,然后行政院会就针对《故宫博物院组织条例》中的文字进行「去中国化」的修正,将其中的宝物来自「北平故宫」与「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删除;也把组织条例的条文文字,「加强对中国古代文物艺术品之征集、研究、阐扬」修改为「加强对国内外文物及艺术品的征集、研究、阐扬」;2018年,时任故宫院长陈其南也不讳言,他上任后的重要任务是「故宫台湾化」。
国民党强调,民进党过去种种思维与作法,令人不得不怀疑,故宫降级,含有政治意识型态的考虑,呼吁民进党政府不要因为政治因素或意识型态的考虑,损及国家重要文物资产的价值。
对于国民党担忧故宫改制的讨论是为了「去中国化」,文化部长李永得说,「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故宫就是故宫,故宫的馆藏还是馆藏,在世界上的营销、地位还是一样,「没有去中国化的问题。」
至于故宫是不是会改名为「华夏博物馆」,李永得说,「绝对没有讨论过」,故宫隶属在哪个单位都还没有定案,名字当然「没有讨论到」。
李永得强调,「故宫是专业治理,行政层级并不是主要因素」,文化部研究过全世界十大博物馆,大多由文化部统筹,而北京故宫甚至「不是政府单位,是政府的国营事业」。因此故宫应该隶属于什么样的位置?用公法人或事业单位或是三级单位?他认为「大家可以专业、理性讨论。」
前两天,故宫博物院院长吴密察前往立法院出席预算审查会议时,立委要求他对故宫未来归属提出态度和主张。吴密察说,全世界有名的博物馆,从来没有直接隶属总统府底下,而是由文化部门统整。他尊重行政院的安排。
但国民党立委林奕华认为,吴密察这种说法有误导的危险。这位立委强调,罗浮宫、大英等博物馆,都不会在一个「部」之下,具独立状态。她举例,法国罗浮宫是公立法人、馆长有任期、由总统任命;大英博物馆馆长也是由首相核定,有其独立性和超越性。
由于立委提出独立性和超越性,吴密察接着响应说,故宫如果改隶文化部,须有「臂距原则」,行政和文化专业保持一定距离,让纯粹的行政层级不会干扰博物馆的专业,让博物馆的业务脱离非博物馆因素的干扰,他赞同说,「国家必须给博物馆这种文化机构,一种独立自主的空间。」
到今天为止,台湾官方始终否认,要把故宫博物院改名为「华夏博物馆」,只是在讨论,要改变它的组织架构和隶属关系。但台湾官方利用故宫博物院做政治考虑的事例不只一桩,早先为了讨好南部选民,在嘉义成立「故宫南院」,理由是要让南部民众欣赏国宝不必大老远驱车北上,但最后,成为「养蚊子建筑」,无人闻问,迫不得已,现在改为「亚洲博物馆」。
另外,为了向日本示好,台北故宫在政府压力下,暗地把重要国宝唐代书法名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借给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幕展,原因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母亲安倍洋子非常喜爱颜真卿的书法,希望能亲眼目睹。是有台湾民众是在东京街头看到颜真卿真迹的展览海报,消息才传回台湾。也因此,故宫改隶、改名的传闻才引起各界的重视,未来台北故宫到底会不会降级缩编?或被迫改名?值得听友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