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2020 - 14:22

印度新德里政府目前雄心勃勃鼓励发展制造业,招商计划吸引全球多家电子产品制造商落地建厂。为了跟中国和越南展开竞争,印度持续推进国内产业链建设。然而在当前新冠疫情造成流通障碍的前提下,一些专家认为莫迪政府专注国内发展的政策或将加大未来经济下滑的风险。

新冠疫情爆发前印度经济持续发展,2019年跃居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但2020年印度经济持续下滑,预计贫困人口数量将剧增超过1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0月《世界经济展望》中大幅调降了印度的经济增速目标。

泰国通讯社报道,印度政府近期宣布扩大生产关联鼓励项目(Production Linked Incentive Scheme)的实施范围,为了鼓励国内外投资,下一步将推出9-10个行业的生产关联鼓励项目(PLI)。印度此前针对手机、医药和医疗设备制造业实施了这一鼓励机制,吸引了全球大批投资商。制造业占印度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5%,新德里政府希望鼓励国内制造业自力更生,在促进经济复苏中发挥更大作用。

据了解,印度生产关联鼓励项目(PLI)为期5年,斥资60亿美元,只要达到政府设定的目标,该机制将为在印度制造的产品提供补贴。印度今年4月起针对电子制造业推行这一机制,优沃的招商条件很快吸引了全球多家电子产品制造商。继富士康、纬创、和硕、三星等知名产商后,包括苹果在内的数十家电子产品制造商也先后披露对印投资计划。新德里媒体表示,生产关联鼓励机制促进制造业发展,创造电子产品供应链多元化。相关行业消息评论,印度将是苹果产品在全球扩张的关键,由于科技水平高、劳工成本低、市场规模大、出口潜力强等优势,印度将成为帮助苹果手机供应链扩展到中国以外的战略基地。新德里经济资料显示,印度今年已成为手机净出口国,在全球手机产量总和中,以低端机型为主的印度手机占20%,但印度手机附加值不高,电路板和电池等关键硬件仍需依赖向中国等地进口。

泰国披露一份印度经济研究报告指出,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NITI Aayog)多次重申尊重多边贸易规则,面向全球开放的投资政策,并且承诺要订立关税支持政策日落条款。然而相关评论却指出,印度当局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和招商,另一方面却选择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并且不断设置贸易壁垒。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令外界对印度通过制造业发展以刺激经济复苏抱持谨慎态度。考虑到印度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州部的赤字预算问题,评论人士认为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不容许新德里当局利用财政手段来支持提高竞争力。近期印度媒体刊登一名孟买官员呼吁将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合并,建立统一的地区经济体,虽然引来一阵“荒谬”的批评声,但不乏反映出印度地方官员对当下发展困境的绝望。

曼谷媒体援引印度政府前首席经济顾问萨伯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最新发表的论文观点指出:新德里当局过度强调制造业自力更生和激励国内市场,或将导致更多的印度产品耽误获得出口市场的机会。该研究统计印度政府仅在2018年内实施关税提升动作多达2500次,事实证明印度正在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加上财政预算受限,难以想象政府将如何继续推展需要投入大笔预算的生产关联鼓励项目。专家对此提出警告,不够务实的经济发展政策是一把“双面刃”,印度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倘若缺乏可持续性,反而会拖累国家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