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促中国出口猛增 11月贸易盈余创新纪录 - 法国报纸摘要

周二(12月8日)法国各报大多以国内事务开篇,主要关注的议题有新冠疫情趋缓程度低于预期,指标恐难达到总统马克龙提出的解封条件,预订的下周解封面临风险;法国政府周二将就出台气候法案举行最后一轮会议,但这一重要法案的内容与总统会见公民气候公约代表所谈相比已大有缩水;脱欧期限逼近,欧盟和英国的最后一轮艰难谈判;除了处于风口浪尖的整体安全立法之外,法共《人道报》头版也关注另外三项被指扩大限制公民自由的安全立法。各报中只有天主教《十字架报》头版聚焦国际,关注拜登团队的多元化组成,指56岁的副总统哈里斯尤其是这一种族混合、追求平等、美国史上最多元化团队的最佳代表。
马克龙曾宣布法国全国从12月15日起解封进入宵禁阶段,但首先要满足两项指标:即单日新增感染人数应当降至5000以内,全国重症监护室病患人数降至3000人以内。后者指标现已基本接近(周一全国重症监护室病患3210人),但前一指标恐难达到。疫情在封禁最初急剧好转之后下降趋缓,日增感染人数仍然徘徊在1万多以上,卫生部长维兰周一承认日增感染低于5000人很可能在12月15日前实现不了,期盼中的解封面临风险,甚至也可能殃及圣诞新年,《解放报》社评文章说,病毒不可预测,当前面对健康和经济的双重压力,情况尤其困难。防疫唯有严格限制,但人们日益难以承受,正如医学统计已显示法国抑郁症病例出现增加,经济、文化界都迫切需要看到他们的出路。而今天人们唯一报以希望的疫苗接种,却也不会在一夜之间就能阻止疫情,因此就要如社评题目所说,“咬紧牙关”,至少在明年春季前始终要对抗病毒蔓延。而现在,圣诞购物、家庭聚会风险已超过了出去看电影、戏剧,但是对于节庆没有一个政治领袖敢于禁止,因为这不仅会冲击经济,同时也将更加打击民众的士气。
有关中国,《费加罗报》和《回声报》均报道了疫情带动中国出口猛增,11月贸易盈余创新纪录。
回声报驻北京特约记者的报道说,习近平提出中国经济要更多地依靠内需,但恰是传统贸易出口引擎再次带动亚洲巨人的增长。 据中国海关周一公布,11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21.1%,连续第六个月增长,是上个月增长(11.4%)的两倍。同时,进口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增长,但增量(+ 4.5%)大大低于上月。直接的结果是导致贸易顺差754.2亿美元,创下该数据开始统计以来、即40年来的最高纪录。
新冠疫情带动中国出口实现2018年2月以来最强劲增长令分析惊讶,这是2018年2月以来最强劲的增幅。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许多国家正处于疫情的复兴中有关,医疗设备的需求仍然非常强劲(今年前十个月增长42%),包括口罩以及远程办公所必需的电子产品。
花旗集团经济学家还指出,“圣诞新年强劲的购物需求刺激出口猛增”。“高科技产品的激增(11月增加了21%),部分原因是因应美国扩大中国企业黑名单,企业提前装船。”
数据还显示,美中关系仍将是拜登主要问题。美国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11月中国输美产品额520亿,年比增长46%,同时从美进口增长32%。对美贸易顺差374亿美元,是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平衡对华贸易正是特朗普发起贸易战的重要原因。拜登上周表示不打算取消特朗普对北京贸易战中加征的关税,也同样接受美中一月份达成的协议,其中北京承诺进口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和服务,在这一点中国远没有兑现诺言。
此外,《回声报》还报道了英国《金融时报》2020年最新商学院排名,法国商校位居欧洲前茅,排名前10的学校中有四个是法国商学院(HEC Paris,Insead ,Essec和ESCP),与著名的牛津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LES)为伍。在总共入列的90所欧洲最佳商学院中,法国占22所。法国商学院MBA及硕士教学质量、疫情中的表现、对外国学生的开放态度、学费及性价比等各项均获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