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諮詢組合夥人劉大昌預計,明年本港將有130-150隻新股在港上市,集資額介乎3500億至4000億元,與今年相若,有信心明年會維持全球首3位,認為新經濟公司的招股活動仍然活躍,生物科技公司亦成為新股市場推動力之一,但能否重拾首位,則要視乎大型新股落戶地點。

對於港交所計劃提高主板上市公司的最低市值門檻,香港區新經濟市場主管朱雅儀說,據港交所統計,香港在過去3年共有逾900間企業上市,當中可能有一半公司都未能符合新的主板要求,不過目前本港仍有創業板可讓中小企上市,認為目前上市結構仍能容許中小企融資。

朱雅儀認為,目前新股政策有利新經濟行業創業者尋求融資,特別是本港投資者十分活躍,當中更不乏機構投資者,相比內地交易所,香港更能吸引國際投資者,認為本港資本平台仍然十分穩健。

另外,畢馬威相信,如果港交所落實企業版同股不同權,不排除最快明年或會有首隻採用相關架構的企業在港上市,但認為數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