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没人理解的,不一定是失败。4位“废青”用自己的生活重新定义“杰青”。」

端传媒记者 陈嘉茵 孙贤亮 发自香港

香港社会一直推崇“杰青”(杰出青年),十大杰出青年选举自1970年创办後延续至今,特首梁振英丶明星刘德华都曾获此名衔,在灯光璀璨的颁奖典礼上赢尽掌声。“杰出青年”一年一度地选了40多届,而10年前开始,风向悄悄转移,我城的关注点落在了另一种类型的年轻人身上,他们同样被置於聚光灯和放大镜下,加了个新标签叫“废青”。

在表面上,“废青”的行为与思考模式和“杰青”恰恰相反。在社会眼中,他们通常没高学历、没赚大钱、没买楼买车、没在职场向上爬。聚光灯下,没有掌声,只有骂声与嘲讽。

不过,有些年轻人不以为然,一路坚持一路走。他们自己怎麽理解“废”这件事?他们认为自己“废”吗?他们的真实状态又是如何?我们邀请了四位自称“废青”的年轻人,请他们把镜头对准自己,自拍,自白,用他们的声音和故事,重组“废青”与“杰青”的刻板印象。

MastaMic。相片由MastaMic提供
MastaMic。相片由MastaMic提供

The best revenge is success(成功是最好的复仇)。

MastaMic,29岁,香港知名饶舌歌手

MastaMic (马米)少时经常被老爸骂“废柴”。他家住北角板间房,父亲是工人、母亲任职文员。父母望子成龙,管教严苛,稍有差池就一顿毒打,“就连打篮球,也会被阿爸骂废柴,总之任何与读书上进无关的事,都是废”。

小学和中学马米都就读港岛区传统英中名校张祝珊英文中学,不负众望名列前茅,但平坦的升学路在中四时出现波折。“那时候开始反叛,会问自己读书为了什么。”回答不了自己的问题,马米成了需要社工协助的“问题青年”。后来会考失利,不能原校升读,只能转读中文学校培侨中学。

转校后,环境变了,他更加无心向学,睡觉逃学,用脏话骂老师,最终在高考前一年被踢出校门。父母盛怒,将他踢出家门。“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和屋企人住了,已经十几年。”马米说。

红白蓝胶袋一直走

离家时他只拎着一个红白蓝胶袋。一个人露宿,去找工作,做过侍应,装修,他觉得“那时我真的完全是零,好像Walking Dead (行尸走肉)”。

后来马米带着那个红白蓝胶袋,拿着小姨给的津贴,到北京上预科,再到武汉读法律。仍旧“对读书没感觉”的马米,在与同伴去夜店玩时接触到了Hip-Hop音乐,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决定抛开学业,回港投身音乐。

回港后马米寄住朋友家中,靠做二手相机修理员,储到两万港元,就自资把自己作品刻录成 CD,提着那只陪他一直走的红白蓝胶袋,走去多间卖潮流商品的小店免费派发。“记得去过一间店,那女店员还未待我开口,就高声说︰‘我不要你的东西。’ 那一刻,我简直如乞儿。”

此路不通,马米死也不放弃,转战旺角街头表演,在街头获唱片公司垂青,签约成旗下艺人。可惜工作机会一直不多,他决定提早与唱片公司解约,走独立路线,建立YouTube频道,自己创作,制作了《HK Rap Up》系列,以说唱形式回顾香港大事。讽刺时弊的风格被香港电台看中,找马米为时事节目《头条新闻》创作。自此,马米的名字越来越为人知晓,后来更被选中与郑秀文、陈奕迅合作,攀上流行歌排行榜,跻身主流媒体。

筹备7年,马米终于在2013年推出自己首张个人专辑《流行反击战》,歌中他唱到:“面对残酷的现实即使前线告急,仍踏住坚毅步伐,我百折不屈,不为得与失,不求名利同阶级,只求将梦想变成事实,一切都是为了今日。”

(点击这里查看MasterMic与端传媒合作的说唱歌曲《废青颂》)

Miss Hunny。相片由Miss Hunny提供
Miss Hunny。相片由Miss Hunny提供

如果你有梦,不要怕被取笑,因为一旦成真,他们便会成为被取笑的人群。

Miss Hunny ,24岁,女魔术师

她语带讥讽地说︰“在中年人眼中,我是废青,他们会认为我拍YouTube短片、玩魔术,算得上什么,只是不务正业,更有亲戚试过叫我正正经经找一份工作。”

Hunny 12 岁时看了电影Harry Potter后,就迷上了魔术,买光碟自学。她回忆说,“当时日日躲在房内玩魔术,阿妈叫我出门跟同学玩,我不去,她就觉得我玩魔术是自闭。老师也说我是废青,觉得我打工做兼职等于读书差,觉得我喜欢表演就是发明星梦。”

表面看到的 不是真实的全部

中五放榜后,Hunny的成绩足够原校升读中六,但她志不在此,“我对魔术好有兴趣,想试行自己喜欢的路。”她一心想到美国著名魔法学校Chavez Studio of Magic,上网一看,方发现课程为期半年,学费连生活费就需要港币11万元。

Hunny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开始疯狂打工,做侍应、魔术班导师及商业表演,终于1年后储够钱赴美学艺。抵达美国后,Hunny日练16小时,同学出去玩,她在房间苦练。课程临近完成,Hunny自拍表演魔术的短片放上网,吸引到台湾著名魔术师刘谦赏识,邀她一同到内地制作魔术电视节目。

说到这里,Hunny开始笑︰“我是有部署的,当时我在Facebook加了所有国际知名的魔术师,包括马来西亚、台湾、韩国、日本,然后才把自拍片放上网,搏有一个魔术师会看到。”

Hunny想证明,眼看到的未必是真相,“别人说躲在房内就是废青,其实有人是天天躲起来练习。我每个魔术,会要求自己练50次,然后跟路人玩50次,回去再修正50次,150次经验之后,才去做商业表演。难道这样苦练又是废青?”现时,Hunny的工作室位于葵兴的一座全新工厦。

林日曦表示他一般不自拍。摄:Lit Ma/端传媒
林日曦表示他一般不自拍。摄:Lit Ma/端传媒

我对成功的标准好低,(创办的杂志)不死就是成功。

林日曦,34岁,杂志《黑纸》、《100毛》创办人

笔名林日曦Lin Ri Xi,是源自与他亦师亦友的著名填词人林夕Lin Xi。2003年从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设计系中途辍学,加入商台工作,负责打理网上论坛之余,拿着自己的歌词作品向高层毛遂自荐,获调动到创作相关的岗位。

2009年,他和两位商台主持人阿Bu与陈强离开旧东家创业。次年1月,破天荒地开始发行每月一期、每期一张纸、售价一元的《黑纸》杂志。他说:“人家夹band(组乐队),我们夹纸(组杂志社);印刷费、发行费就当是租band房(排练室),人家唱歌给别人听,我们就想将我们的创作、想法让更多人看到”。

2013年,3人又创办了每月一期,每期100条内容、售价100毛(10元)的杂志《100毛》。“《黑纸》的社会性很重,倾向比较沉重的话题和表达方式,但我们同时也希望可以比较轻松,”林日曦说,《100毛》定位为轻松看时事,“令香港人笑,这就是(创办)《100毛》的初衷。”

“一定要跟着时代走,起码做的人(老板)心境要年轻,所以要给办公室年轻的同事充权,要信赖他们,他们作为青年,会比我更了解年轻一代。”林日曦说。有人认为《100毛》靠消费、贩卖“废青”图利,林日曦答得理直气壮:“觉得香港真的好悲哀,有些人觉得赚钱就是错。”

在林日曦眼中,“废青”代表着“有钱不赚、与政府和成年人搞对抗、不接受既有规条、想改变既有法则”。“所以你应该为自己能成为废青而感到自豪,不然很快你就会变‘老油条’。”林日曦说。

赖恩慈。相片由赖恩慈提供
赖恩慈。相片由赖恩慈提供

你可以买楼上车,但希望大家也尊重耕田的人,不想一世供楼的人,尊重Backpacker(背包客),尊重所有与自己生活模式不同的人。

赖恩慈,32岁, 电影和剧场的导演、编剧和演员

获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当天,曾在1988年获得同一殊荣、现任香港特首的梁振英出席颁奖礼,闭门祝贺10位杰青。赖恩慈那天将一个象征撒谎的木偶皮诺丘送给他,寄语梁振英“诚信很重要”。这一幕定格在相片中,并在网络世界广为流传。

赖恩慈并非本名,而是领养家庭给予她的名字。在香港出生一个月后,她就被送回农村,后来被领养,再回到香港接受教育。“社工和我的监护人谈话,说我这般被领养的孩子很容易学坏,容易吸毒,容易早孕,我多了三个标签”赖恩慈说。

入读中学后,外籍教师要求每个学生用英文自我介绍,并在黑板上写下一堆名字供尚没有英文名的学生挑选。到了赖恩慈,她调皮地说:“My English name is Mo.(我的英文名字是‘冇(没有)’。)”这个名字成了她第一个为自己挑选并贴上身的标签。

中学参加话剧社后,赖恩慈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方式,大学时加入剧团好戏量,在旺角进行街头表演。“那是第一次被骂‘废青’,那时候大家还不熟悉街头艺术,警察巡逻时过来问,一群年轻人不读书在街上干什么?”她笑言,自己是第一代废青。

昔日的阿Mo,现在获得了十大杰出青年的荣誉,又获得“香港精神大使”、“香港时尚专业女性”等殊荣。但她说:“什么是杰出青年?什么是香港精神?什么是时尚专业?这些词太大了。我去拿这些奖,是想重新定义它们,或者是增加一个定义,杰出青年也可以是我这样。”

她希望社会可以尊重每个人生活的多样可能性:“你可以买楼上车,但希望大家也尊重耕田的人,不想一世供楼的人,尊重Backpacker(背包客),尊重所有与自己生活模式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