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山:卖地达标只是个不可持续的假象
「为什么政府就要标榜过去两三年私楼卖地达标,却不说明做“熟地”量不达标,卖地达标便是个不可持续的假象呢?」
今次《施政报告》,虽然仍然有很大篇幅谈论土地(97-127段),但具体而言并没有新的措施,算是一个“数白榄”式的把现有项目的进展一一罗列。因此,就这份施政报告的批评和评论,也看不到有什么新意,只是把过去的评论和批评重复一遍。
其中一个较有新意的,是政府提出要为“为下一代建立土地储备”(98段)这个概念,算是回应了坊间的一些意见和诉求。“土地储备”的目标是使政府手上有足够的“生地”(即“潜在可供应的住宅土地”)的储备,才能灵活回应市场的供求和更有效稳定价格。“外汇储备”用于稳定货币的相对价格,而“土地储备”也应能发挥类似的调节功能,其中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新加坡的滨海湾(Marina Bay),土地开发以后,一直备而不用,才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供应,为新加坡近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要有“生地”,自然先开发新的土地和做好相关的平整和规划工程。
短中长期供应不足 “土地储备”难建立
问题是,所谓“储备”,即是土地供应的量,起码要大于过去和现在的需求,才能慢慢累积剩余的量,作为储备。不过,从这份施政报告的更新了数字来看,短中长的供应,仍然是追不上需求;短期供应受制于过去的因素,但中长期的,却仍然看不到比之前更大幅的措施,又怎可能建立这个“土地储备”呢?
先谈谈短期,即5年内的供应。根据政府更新的《长远房屋策略》计算,未来10年香港房屋的需要是46万个单位,即每年4.6万个(公私营的总数)或5年23万个。但前年(2014年)政府把“柜桶底”都拿了出来的150幅土地,就只够5年内提供21万个(100段),即是说就算要满足政府自己计算的需求,也要靠其他渠道如港铁上盖,和契约修订;不过,契约修订近年也大幅减少,而港铁上盖也已经推得有点吃力,因为过去几年,容易做的都已经做了,提供了约2.2万个单位(106段)。退一步来说,就算这150幅真的能应付未来5年的需求,但要做好这150幅地和21万个单位,也显得困难重重,经过两年的努力,只有“约41000个单位……已完成法定规划程序。”(100段)用了2年,才有4.1万个单位,能否于未来3至5年有21万,自然存疑。当然,除了2014年的150幅外,2013年也有42幅,差不多全“搞掂”(完成),提供“(约38 600个单位)已拨作住宅用途”(101段)。不过,不要忘记,需求是每年4.6万个,3年共要13.8万,5年共要23万,仍然远高于已经做了的供应。
做“熟地”速度追不上需求
要有供应,必须先有落成量,之前的施工量,再之前有卖地数目(如果是私楼),最前就是做“熟地”量(注)。既然短期来说,做“熟地”的速度还追不上需求,施工量和落成量也尽低于每年4.6万个的目标,为什么政府就要标榜过去两三年私楼卖地达标,却不说明做“熟地”量不达标,卖地达标便是个不可持续的假象呢?
至于中期(5至10年)的供应,就仍然依旧是“前茶果岭高岭土矿场及安达臣道石矿场用地”(103段)、大屿山小蚝湾车厂(106段)、古洞北和粉岭北新发展区、东涌新市镇扩展、洪水桥新发展区、启德发展区等。至于其他,就应该不可能于10年内规划完毕,有“熟地”供应,如大屿山和新界北部地区、在维港以外适度填海和开发中部水域人工岛,甚至是将军澳第137区。
相对于短期供应,笔者对于中长期的供应尤其担心。以上列举的中期发展,从种种迹象显示,拖延的机会不少,当政府“柜桶底”的150幅地于5年后卖完后,而中期供应衔接不到,就有机会出现断层。而且,就算没有拖延,如期完工,这些中期的供应,再加上短期的供应,仍然会低于政府10年46万的需求计算;因此,笔者认为,要达到政府“为下一代建立土地储备”(98段)这个正确的目标,就必须要更努力的为中期供应(5至10年),找到新的方法和途径,否则,就算短期能应付,仍非长远之策。
(黄元山,中文大学全球政经硕士客席讲师)
注:“熟地”即已经规划作住宅用途的土地、土地已完成收回、 清拆及地盘平整、并附有适当基建设施的土地。“生地”则指未形成建设用地条件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