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近半个世纪前,已经不提“美帝”了。」

特约撰稿人 王一苇 发自香港

编者按:每四年的美国大选,是中国大陆公众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从官方媒体到论坛微博,到处是候选人与选举关键词。而由于信息不畅或扭曲,以及观念异同,观察中国大陆舆论对美国大选的态度,颇耐人寻味。

端传媒陆续推出“美国大选在中国语像分析”系列文章。通过对官方媒体及民间舆论中关键词及数据的解析,透视历年来大陆舆论中的美国总统选举。我们选择了中国普通公众表达公共意见最频繁的新浪微博与代表中国官方语态的《人民日报》作为观察对象,相关数据不包括本次选举,而是过往历年。

题图
《人民日报》与美国大选。图:端传媒设计组

今日中国的留学生们把“美帝”挂在嘴边,就像称呼英国为“腐国”一样自然。殊不知它的全称“美帝国主义”,早从1968年开始,就在《人民日报》上销声匿迹了。

《人民日报》关于美国大选的报导始于1948年,从1952年大选开始,报导中出现以“帝国主义”指代美国的说法。1960年的16篇报导中,“帝国主义”出现了26次。1964年,“帝国主义”这个词在美国大选相关报导中达到高峰,在14篇报导中出现40余次。

“帝国主义”在美国大选报导中的出现次数。
“帝国主义”在美国大选报导中的出现次数。图:端传媒设计组

比如1964年一篇文章《怎样看待约翰逊当选》,用了一连串形容词评论选举的胜利者约翰逊,形容他是“面目狰狞、张牙舞爪的美帝国主义的穷凶极恶的头子”。

这篇文章中,“帝国主义”一词出现了23次。

在苏联还是“老大哥”的年月里,美“帝国主义”是列宁笔下“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也是梁启超《自由书》中所言,“干涉主义之别名也”。因此与“帝国主义”相联系的词,还有“垄断资本”和“侵略政策”。这两个词的出现也很有规律。

“垄断资本”在美国大选报导中的出现次数。
“垄断资本”在美国大选报导中的出现次数。图:端传媒设计组
“侵略政策”在美国大选中的出现次数。
“侵略政策”在美国大选中的出现次数。图:端传媒设计组

很明显,三个词的曲线有一些共同特点:1948年到1968年间有两座“驼峰”,1968年之后词语沉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波折?1956年是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揭露斯大林的年份,也是中苏“十年论战”的开始。正所谓“敌人的敌人是我的朋友”,与苏联划开界线的同时,不免向西方阵营挪动一小步。《人民日报》这个敏感的风向标,报导美国的语气在1956年就已出现微妙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11篇报导中,还出现了一则标题为《苏联政府接受邀请,派代表参观美国大选》的新华社通讯稿。这也是至今所有美国大选报导中唯一一篇讲述苏美交流的报导。

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以及1958年的炮击金门,将中美关系缓和的萌芽重新雪藏。因此1960年和1964年,三词均出现显著反弹。

1960年的美国大选,《人民日报》尽奚落之能事。

文章《美国大选丑闻多》中描述了竞选者甘迺迪和尼克逊的“丑态百出”。比起尼克逊在竞选中 “一次又一次地患感冒”,甘迺迪的形象更为滑稽——文章写道,“由于叫喊太多弄坏了喉咙,他在竞选初期曾经‘完全失声’”。另外,“为了欺骗选民,他每天同人握手几千次,以致手上起了泡并扭伤了手指”。

文革期间,《人民日报》的版面上充斥著“革命委员会”、“夺权”的报导,国际事务的篇幅有所减少。对美国大选的报导也从1964年的14篇,骤降至1968年的3篇,之后两届(1972年和1976年)也都仅有两篇。1968年,《人民日报》上的美国选举仍然是“丑剧”和“骗局”,总统候选人仍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美国已经不再是由“垄断资本”操纵,实行“侵略政策”的美“帝国主义”,而仅仅是“反动统治集团”和“垄断资产阶级的代理人”了。

1964年和1968年美国大选报导词汇对比。
1964年和1968年美国大选报导词汇对比。图:端传媒设计组

“九评苏共”之后,中苏两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之争,逐渐演变为政治、外交与军事上的冲突。中美关系则在1971年的“乒乓外交”后破冰。1972年,连“丑剧”、“骗局”等表述也退出了《人民日报》的舞台。

“丑剧”在美国大选报导中的出现次数。
“丑剧”在美国大选报导中的出现次数。图:端传媒设计组
“骗局”在美国大选报导中的出现次数。
“骗局”在美国大选报导中的出现次数。图:端传媒设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