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汉廷:二二八的论述变迁,何曾脱离政治盘算?
「2006年,国民党将二二八的责任归咎于自身,其实也暗讽着当时的民进党政府。」
历来对二二八事件有几种特定的政治立场:分别倾向台独、国府、中共;彼此各取所需,甚至利用此一历史悲剧,形成泛政治性的争论。台湾内部,国民党与民进党的二二八史观,大体上可称为“蓝调228”与“绿调228”。本文将逐一阐明当年国民政府、解严后的国民党、民进党,以及当代国民党对于二二八事件的新论述。
1947,国民政府的官方说法
在二二八事件爆发的年代,国民政府关于的解释观点、所持论调,大抵不脱蒋中正、行政长官陈仪、国防部长白崇禧、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柯远芬、以及官方的《二二八暴动事件报告》的观点。他们是历史的当事人,也是见证者,而民众也以此角度理解二二八事件的脉络。
学者侯坤宏在《研究二二八》一书中,则将上述等人的论调略归纳为四点(页193):一、台胞青年过去受日本狭隘偏激奴化教育的遗毒,不了解国情,致轻视祖国政府、人民和军队。二、奸匪和叛徒,利用“本省人”和“外省人”的区别,煽惑人心。三、共产党藉专买局取缔摊贩,乘机煽惑,造成暴动。四、就形式说,此次事件杀人抢枪,攻占政府机关,乃是一种有计划的叛乱。
而从此脉络得出的结论:因为是叛乱,所以镇压与“清乡”,当然成为不得不采取的手段。而此些观点,当然在后期招致绿营人士反对。
解严后国民党的论述转向
其实早在1987年的解严与隔年李登辉的上台,国民党关于二二八的论述,已经出现很大的转变。1991年行政院成立“二二八事件研究小组”,于一年后提出《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告》。此报告大幅扭转过去官方对二二八事件的论述。
首先,该报告引用外省人死伤人数,较其余种种文献统计为少;其引用唐贤龙《台湾事变内幕记》一书抨击陈仪,却不引用书中记载外省人被残杀的部分。报告中对于外省人的死伤,仅以轻描淡写带过,甚至有对暴徒有迂回美化之用词。例如:
据闻,有残忍的流氓,在调戏少妇后,将母子一起打杀;以日本军刀砍杀孕妇等。这类传闻,不少本省人斥之为捏造。大多称事件初起时,一时气愤不过,见到外省人就打,那有刀枪?……不管有无动用刀枪,失去理性的民众,尤其游手好闲者,做出逾越常轨的暴行,当在所难免,只是案例多寡而已。攻击妇孺老人的现象不太多,强奸暗只偶有传闻。据闻,外省人被打死者至少有十五人。
其次,该报告对于二二八的起因,否认有“奸匪叛徒”存在,而多是“陈仪窳政”,将此事件归咎于当时的政治、社会、经济背景,及陈仪个性刚愎。死亡的都是“军队肆行扫射成为冤魂”,而不提杀害外省人的奸匪暴徒。最后则将陈仪与蒋中正数落一番。李敖曾指出,当时的二二八研究已有预设立场:一、只强调台湾人是受害人。二、忌谈日本人的影响。三、忌谈共产党的影响。四、把陈仪作为替罪羊。
在此报告的呈现下,1995年2月28日,228事件48周年“二二八纪念碑”峻工落成,于原台北新公园揭幕。李登辉总统为国民政府1947年的“暴行”,向全国人民道歉。
二二八、美丽岛到民进党
民进党对于二二八事件的第一种论述轴线,是将美丽岛与二二八相提并论,视为促成民进党创党的关键事件。民进党声称,国民党在这两件事情上都是“反民主”、“反人权”的“迫害者”,借此形成“二二八、美丽岛、民进党”是台湾人民争取民主、自由一脉相承的形象。而二二八以来所追求的民主,在民进党政党轮替后终于开花结果,以此定位民进党执政的历史意义。这种论述暗喻:声援二二八,就该声援民进党。
2004年,陈水扁呼吁让泛绿政党国会过半时,就在造势演说中阐述:“过去发生的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雷震案件,但高雄美丽岛事件才是台湾民主政治史上的里程碑、分水岭,从台湾民主运动的小水滴,慢慢变成民主洪河,流入大海。美丽岛事件点燃台湾主第一把火把,照亮美丽岛,二十五年后,终于开花结果。”
2013年,蔡英文在想想论坛发表〈二二八,写给对岸的年轻人〉一文,更清楚地将二二八以降所有反政府权威、反国民党,以争取民主人权的力量,结合到民进党的成立。“二二八事件本质上是一件人民的抗议遭遇国家暴力镇压的血腥惨案。……在那恐怖的国家暴力统治期间,台湾人民并没有灰心丧志。从一开始,我们是很少数的一群人,慢慢的,反对的力量从零星的对抗汇聚成一股团结的政党。这就是民主进步党的起源。透过真相的厘清,透过不懈怠的努力,我们与国民党长期对抗。”
二二八与台湾独立意识
第二种论述轴线,则透过二二八事件,强调“捍卫本土、台湾独立”。民进党主张,二二八事件后来的镇压与清乡等无情的屠杀,肇因于国民党这个“外来政权”之害。这种论述更暗示着,外来的国民党想和另一个外来政权共产党合作“并吞”台湾,故“二二八精神”就是要反对统一。以免二二八事件的“重演”。
民进党党纲中,开宗明义就诉求要“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而学者认为,民进党推动台独的重要推动工具之一就是“二二八事件”。
每一年,民进党、台联与独派团体皆举行二二八纪念游行,种种言论,无不透露着“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的思维,民进党在纪念二二八的同时,同时宣扬台湾独立意识。
民进党对于二二八事件的定调,可以2006年出版的《二二八事件责任归属研究报告》为基调,认为是国府的无能、人民反抗却遭致政府的暴力血腥屠杀,蒋中正是事件凶手。而民进党认为二二八不仅是对民主、自由的一种渴望,更是对外来政权的一种反抗。
诚如北京大学国关学院的台籍研究员陈建仲所言,纪念二二八上可连结祖国满清割让台湾的无情,中可连结陈仪政府的失政,续可连结国民党政府戒严统治的不义,现则连结所谓中共打压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从而坐实反对中国大陆的正当性:持续“纪念”二二八事件,就是不断提醒台民:“国民党是外来政权”。
而民进党对于国民党的种种批评,也导致国民党对二二八事件论述的调整。
马英九定调“官逼民反”
2000年以来,二二八在台湾的解释主导权渐被绿营掌控,成为选举造势、抨击国民党的素材。蓝营此时也发现:想要赢得政权,不能忽视对二二八史的历史解释。2006年,民进党执政为《二二八事件政治责任归属研究报告》背书,直指蒋中正是二二八事件元凶,并以此为根据,要求国民党以党产赔偿二二八受难者。
国民党不愿一直被动挨打;2006年2月22日的中常会上,时为国民党总统候选人的马英九将二二八定调为“官逼民反”。当天同时也邀请作家杨渡以“还原二二八”为题,发表演说。杨渡说:“二二八事件是一场偶发性的群众暴动,也是国共内战的延伸。省籍不是二二八事件冲突的核心,贪官污吏、官逼民反,才是问题的根源。”
由此可知,2006年后的国民党二二八的论述,用意乃在于对抗民进党长年操作的二二八论述,他们认为民进党的相关二二八论述并不真实,国民党必须“还原二二八真相”。
然而,国民党还原了吗?
马英九定调的“官逼民反”承袭自李登辉,须向二二八受难者家属道歉。马英九并承认,“二二八事件是由于当时政府处置不当造成民众抗争,最后演变成流血冲突。”马英九甚至赞成“二二八纪念日降半旗,甚至将二二八视为国殇也不为过。”
当时即有国民党立委质疑,倘若国民党自己承认“二二八是国民党做的”,将使国民党的支持者流失。然而,马英九的看法则是“表现宽容大度一点,对党比较有帮助。”由此可知,马英九“官逼民反”的论述解释下,仍带有政治宣传目的,并非单纯史料的陈述或爬 梳。
承认陈仪过错,隐喻当朝批判
二二八事件五十九周年(2006),国民党在二二八和平公园,举办以“谦卑省思、诚挚对话、信守承诺”为主的追思仪典。马英九发表了对二二八的看法,也是代表国民党发表对于二二八的论述。中央社当时报导:
马英九表示,二二八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有很多人失业,很多工业都停止,有十五万台籍日本兵返台,社会上失业的人很多;另外,国共内战发生,台湾省政府需要征兵、征粮,打击台湾经济,当时陈仪主持的省政府贪污腐败,民怨很多。
马英九说,二二八事件对国民党来说,国民党是执政党,虽然是政府做的决定,不是国民党的决定,但是国民党身为执政党,对这样事情,责任没有办法说没有。他当党主席后,一定要从国民党推动和解。
马英九认为,二二八事件不是族群冲突,而是官逼民反,五十九年以后一定要避免这个事情再发生,要求政府不能贪污腐败,必须解决民怨才有和谐的台湾。
在上面该解释下,承继着李登辉时代对二二八的论述,奸党流氓作乱不见了、外省人被残害的过程不见了,取而带之的是国共内战拖垮台湾、陈仪政府贪污腐败。还兵镇压平乱的正当性没有了,变成“令人发指”。国民党将二二八的责任归咎于自身,其实也暗讽着当时的民进党政府。当时红衫军风潮刚过,陈水扁案件缠身,陷入贪腐弊案疑云,国民党对二二八的解释,别有暗示。
2008年2月28日,国民党表示,纪念二二八就是要终结贪污腐败。吴伯雄说,“二二八发生的原因是陈仪政府的贪污腐败,国民党未来会力求振作,终结贪污无能,让后代不要遭遇我们所承受的痛苦”。马英九更说,“如果有机会当选总统,......让所有人享受经济成长的果实,让所有人不要面对贪污腐败的政府,这是二二八事件给我们最大的教训,我一定牢记在心,永志不忘。”
国民党的新论述中,二二八起因于陈仪的贪腐,造成人民反抗,国民党愿意为当时所作的一切向台湾人民道歉。当中隐喻的是,现今的陈水扁亦如同当年的陈仪贪腐,故台湾人民应当如同六十一年前反抗陈仪,反抗陈水扁,将票投给“清廉的国民党”。
2012年,马英九更在脸书贴文,表示“二二八事件、陈水扁团队的贪腐都是台湾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当时执政者所犯的错误,他选择面对与承担,蔡英文却选择逃避与推卸,这就是两人最大不同。”
结语:历史叙事何能挣脱政治?
综上,早期国民党将二二八事件归因于奸党作乱,然因面对着民进党所提出的“省籍冲突”、及对国民党的种种批判,国民党一方面以“受身”的方式承受民进党对国民党过去的指责,以道歉来化解民众的不满与悲愤,另一方面透过检讨陈仪的贪腐,隐喻对陈水扁贪腐疑云的攻击。
然而回顾这整个论述递移的过程,不论是“蓝调”或“绿调”二二八,总是政治的考量多,历史真相少。大家只呈现对自己当下有利的一面。究竟该相信谁?每个人必须自己脱下有色眼镜,爬梳史料,才能得到尽可能客观的结论。
(侯汉廷,新党新思维中心主任、远山STYLE自媒体创办人、政治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