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园晚会现场:世代变迁,他们为什么来参加六四集会?
「17岁、38岁、57岁...... 他们生于不同世代,对29年前的六四事件有着不一样的记忆,为什么这一晚,他们都走到维园?」
端传媒摄影组 实习记者 刘贰龙、黄绮婧 发自香港
八九民运踏入第29周年,在乌云密布,不时降骤雨的今晚,人们再次于香港维多利亚公园(维园)高举烛光,悼念六四的死难者。大会举办方支联会宣布,晚会参与人数为11.5万人,坐满6个足球场。而今年公众关注的焦点,除了大专学界和年轻一代对支联会和“平反六四”的质疑,还进一步延伸到千禧世代对六四的认知和六四记忆传承的问题。
香港众志近日进行街访,有受访中学生无法辨认六四王维林只身挡坦克的照片、误认六四跟慰安妇或文革有关、以为照片背景是日本或北韩。有接受众志访问的通识教师慨叹,曾有学生指内地学生无法接触六四资讯,读少一件历史事件是好事。但这一街访片段引发争议,人们认为街访片段没有保护未成年学生,断章取义或采取嘲笑学生的态度,众志随后删除影片。
今年学界对六四论述仍有分歧,多间大学学生会不认同“建设民主中国”,以及由于身份认同的差异,继续缺席支联会集会,部份则自行举办纪念活动。但亦有八大院校组成的社工学联,发表《社工学生六四联合声明》支持烛光悼念,当中的中大和浸大的社工学会,更表明出席维园晚会。
在世代变迁之际、民主运动处于低潮和分歧之下,六四记忆越发无法安放,而仍然坚持到维园高举烛光的每一位参与者,究竟他们各自抱着什么的信念?而他们手上的烛光又能否薪火相传?还是终将燃烧殆尽?
冯先生,45岁,大学讲师。他在1989年4月时离开香港到外地读书,遗撼未能参与当时香港的声援行动,但仍关心六四事件。因内地拒绝处理来自香港的信件,他曾将写有六四资讯的信件,从日本转寄至内地的偏远地区,突破资讯封锁。
郭同学,17岁,中五学生。她从电视新闻认识六四后,对政权观感转差。今年,她担心越来越少人讲述六四会令历史真相消失,又有朋友相伴,所以第一次鼓起勇气参与集会。
叶同学,21岁,香港浸会大学三年级学生。因为大陆亲戚口述事件而认识六四,最初认为事件像“拍戏”般夸张。他曾参与8次六四集会,认为近年气氛转差,港人参与意识减少。
陈太,50岁,家庭主妇。她说自己除了因台风袭港、母亲去世、身体抱恙而缺席外,一直参与六四集会,共参与26次。她难忘1989年,透过电视,看见坦克进城,军人以机关枪扫射学生的场景,故认为自己要坚持参与集会。
黄太,38岁,家庭主妇,和子女一同参与集会。1999年,就读中六的黄太和朋友第一次参加六四晚会,延续至今。黄太认为有责任争取平反六四,中央政府须承认错误,历史要得到教训。她忧虑言论自由逐渐被打压,觉得香港人仍可以自由发表言论时应该继续参与。她和丈夫亦会教导子女,未来将会继续一起参与六四晚会。
张同学,21岁,高级文凭毕业生。她认识六四事件,皆因中学老师会举办六四周会、学校民主墙上也会张贴相关资讯。对于有批评指支联会“行礼如仪”,她认为仪式背后有提醒市民的意义,今年第二年参与集会。
赵先生,42岁,从事资讯科技行业。他从中学课堂了解六四事件后,今年第三次参与集会。他认为当学校教育甚少谈论六四,故此通过非正式的教育途径,将真相告知下一代非常重要。
张太,57岁,家庭主妇。她忆述自己1989年六四事件时自己刚怀孕,作为母亲更加能理解天安门母亲的悲痛。过去多年她没有参与集会,因为儿女年幼须照顾,今年她却携同女儿参与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