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用国猪最光荣?台湾猪的蹄爪,陷于三个迷思中
「在新一波疫后贸易战开打、全球供应链洗牌的浪潮之中,以小吃文化为傲的台湾人想继续守住一方平静的餐桌,并非易事。」
特约撰稿人 陈宁 发自台北
2020年8 月28日下午,台湾总统蔡英文宣布,将开放含有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的美国猪肉,以及30月龄以上的美国牛肉进入台湾,指出这是“做出一个关键的决定、解决一个悬宕已久的问题”,蔡英文并同时指出,此举将成为台美经济进一步合作的重要起点,她呼吁国民,“要把握机会,为国家整体经济利益跟总体战略,做出长远正确的决定。”
在台美关系来到数十年最好状态的时刻,这项重要宣示,有人欢欣鼓舞,也有人批评这是“用全民健康支付美国保护费”,许多民进党政治人物于2012年表态反对瘦肉精美猪的言论也被一一翻出来,批评昨是今非的态度犹如“跨时空打脸”。事实上,美猪、美牛议题,一直被认为是台美贸易间必须排除的贸易障碍,历任总统从陈水扁到马英九,再到蔡英文,都必须对美方交出答案卷。
1999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开放莱克多巴胺这种瘦肉精可使用于猪只饲养,以增加猪只瘦肉、减少脂肪比率,也针对猪只不同部位,订定了残留标准。2005年,台湾于总统陈水扁任内,开放美国猪肉进口,但仅限于没有使用莱克多巴胺的猪肉,美方也没有因此而满足,希望进一步促成使用莱克多巴胺的猪肉输出台湾,频频释放讯息,台湾必须开放美猪美牛,才能取得台美贸易协定谈判的入场券,成为历任政府都得面对的难题。
2006年10月,扁政府进一步公告莱克多巴胺为禁药,2007年却预告解禁,引发猪农激烈抗争后,临时转弯,维持禁用。2008年,政党再度轮替,马英九上任后,即提出有意开放美牛进口,但因狂牛症风险、含瘦肉精等疑虑,引发民间反弹。
2012年,马英九连任后,再次提出要对含莱克多巴胺的美牛解禁,同年4月,美国却传出一例狂牛症病例,使得反美牛声浪高涨,民进党党团更于6月连续5天占领立院主席台,坚决阻挡美国毒牛入关。但就在2012年7月6日,经美国提案表决,联合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以69比67票,以两票之差,通过莱克多巴胺最高容许残留量草案,也成为国际标准。
有别于2012年上半年,民进党团激烈反对美猪的态度,CODEX标准一出,时任民进党党主席的苏贞昌立刻改口表示“守护国民健康、参考国际标准、严格监督政府、保障畜牧产业”,之前之所以反对,只是反对国民党在没有CODEX国际标准下,贸然开放美猪美牛,结束立院抗争,最终台湾采取“安全容许、牛猪分离、强制标示、排除内脏”政策,开放含莱克多巴胺的美牛入关,美猪则维持不开放。
牛猪分离、双重标准的做法,美方不甚满意,游说的脚步也没有停下。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相关文件指出:
“2012年9月,台湾采用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一致的标准,规范牛肉中莱克多巴胺的最大残留容许量(maximal residue limit, MRL)。然而,尽管2007年台湾曾知会WTO,将对其他牛肉产品(内脏)、猪肉实施相同的莱克多巴胺残留量标准,但实际上并没有执行。台湾当局声称,没有针对猪肉产品建立相关标准是因为当地养猪产业和消费者团体的施压。除了莱克多巴胺之外,台湾也尚未针对其他乙型受体素化合物(例如齐帕特罗)建立残留量标准,或提供科学证据支持其政策。美国将继续敦促台湾尽快对剩下的产品实施莱克多巴胺残留量标准,并在科学基础上适时批准乙型受体素的新适用标准。”
在另一段关于牛肉与猪肉的章节中,亦明确表示:
“尽管台湾已采取行政措施来改善先前因莱克多巴胺而受到限制的美国分切牛肉市场,但美国仍对台湾的进口规定表达担忧。具体而言,台湾的进口规定包含过度严格的进口许可制度、不科学的肉类产品禁令以及逐箱检查,这些都会影响美国肉类出口,包括牛杂和猪肉。”
在美方的压力下,2016年,蔡英文上任,即释放出含瘦肉精美猪可能开放的讯息。有别于马英九第一任内,为了开放美牛引发极大政治风暴,蔡英文的布局显得缜密许多,首先是找来曾任屏东县县长的曹启鸿,担任农委会主委,屏东不仅是是养猪大县,曹启鸿也有着推动绿能的经验,上任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动养猪场设立沼气发电设施,以解决环境问题。此外,对于在全台拥有十七座养猪场的国营企业台糖公司,则找来曾创办“资源循环台湾基金会”的黄育征掌舵,希望将台糖旗下的养猪场,改建为零废弃、零污染的现代化绿能猪场,其中最具指标性的屏东东海丰畜殖场,甫于2020年7月正式启用。
接下来几年内,一连串因为疫情而引发的事件,以及国际局势发展,引发的效应远远超过了蔡英文上任初期,成果有限的布局。外交上,台美关系持续进展,当COVID-19疫情横扫全球,台湾因为防疫工作获取极大国际声量。内政方面,则持续营造民众对于台湾猪的认同感。
第一波的“台湾猪认同动员”,源自于2018年8月,中国传出非洲猪瘟疫情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部会不断向社会大众释放出“守护台湾猪”、“守护卤肉饭”等口号,希望民众配合不要携带肉制品入境的规范。
除了凝聚认同感,有另一股舆论,反覆重述1997年台湾遭遇口蹄疫疫情的惨痛经验,想唤起民众保卫本土养猪产业的热情。
该年,台湾农民私自从中国携带生鲜猪肉和活体小猪进入台湾,造成口蹄疫病毒入侵,由于早年猪农防疫观念薄弱,疫情很快就在全台湾扩散,猪价瞬间崩盘。当年台湾猪肉外销日本的六百亿庞大产值,瞬间归零,加上相关单位缺乏处理大量病死猪的机制,这波疫情总共扑杀超过四百万头猪,猪尸堆积成山,惨不忍睹的情景,这样的集体回忆,再度被唤醒,民众普遍产生“防疫不只是产业界的事,而是全民责任”这样的共感。
在亚洲各国陆续沦陷的同时,台湾仍然成功将非洲猪瘟阻绝于境外,2020年6月,台湾正式从口蹄疫疫区除名,带来了第二波民心凝聚的机会。农委会特地在门口放了串鞭炮,庆祝台湾拿到重返猪肉外销市场的门票,网路舆论也不断宣扬着这等待24年,得来不易的成果。
对台湾猪的高度情感认同,加上全民抗疫的光荣感,成为蔡英文面对美猪议题的坚实靠山。8月28日,蔡英文宣布将开放含莱克多巴胺美猪进口时,虽然社会大众普遍有种突袭之感,也有不少人批评民进党昨是今非,但网路舆论也立即膝反射似的,出现了不少“台湾猪最好,不用怕美猪”、“开放美猪可以为台湾换取更大经贸利益,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吃不买”、“台湾猪的风味远胜世界其他国家所生产的猪肉,冷冻的美国猪肉,有腥味又不是温体,不用怕它进口,台湾消费者不会买单”这类的信心喊话。
尽管政府宣示,会彻底实施产地标示,消费者无须担心食安问题,但面对自由贸易的浪潮,只靠着“爱用国货”的情感动员,是否能够让台湾养猪产业不至于在这浪潮中灭顶?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的困境,又是否真的能够借由政府端出的一百亿产业基金,得到彻底调整体质的机会?以下将分成几点,来探讨这波美猪攻防中,被忽视的产业的现实与挑战。
一、靠温体肉消费习惯救台湾猪?
在台湾,有七成的猪肉是以温体肉的方式消费,也就是传统市以常温贩卖的肉摊。但是温体肉比较好吃,其实是一种迷思。猪肉的风味可能受到饲养环境、饲料成分、饲养天数等因素影响,再加上各牧场的管理方式不一,而产生差异,台猪的风味是否一定优于美猪,很难一概而论。
早年传统市场缺乏冷藏贩售设施,虽然从清晨猪只屠宰后,再送到市场肉摊进行分切,再到顾客上门,这6到8小时的过程中,猪肉虽不至于腐败,但消费者买肉时习惯用手触碰、翻动生肉,加上常温下微生物孳生速度非常快,每半小时细菌就会倍增,可说是充满风险。
农政单位也认知到,这是需要改变的消费模式,历年来持续编列经费,补助冷藏运输车、肉摊增设冷藏展示柜等设施,进展却仍然缓慢。笔者曾经采访一位畜牧学者,他感叹的表示,冷链的概念,打从他学生时期就开始接触,直到他已经进到大学任教,还是迟迟推不动,一语道出产业的现实与无奈。
再往猪肉供应链的上游追溯,传统市场的肉品,多来自活体拍卖市场,这对于维护猪肉品质也是一项不利的制度,一来猪只必须先经过长途运输到达拍卖市场,拍卖过程又会遭到电击驱赶,对猪只来说造成很严重的紧迫,也会使得屠后的肉质容易因为渗水而变差。再加上活体拍卖是以猪只的外观来决定价格好坏,看不出一头猪切开后,里面的肉质好坏。因此,产业界也有一群猪农,希望将活体拍卖改为屠体交易,搭配全程冷链,也就是先让猪在非紧迫的状态下,屠宰、剖开,进入冷链,再依照品质决胜负,才是理想又卫生的交易方式。
翻开蔡政府的说帖,却写着消费温体肉是社会主流偏好,不用担心冷冻美猪会占据国人的餐桌,未来产业是否还要继续往现代化的冷链方向发展?让人雾里看花。
二、猪肉外销没有想像中容易
台湾成功从口蹄疫疫区除名,加上成功将非洲猪瘟阻绝在境外,乍看已经取得重回外销市场的门票,事实上仍然困难重重。
首先,近年来台湾民众和畜牧业冲突十分剧烈,只要有准备新建牧场的消息一传出,势必引发在地居民的剧烈抗争,畜牧场如今已成为人人都不爱的邻避设施,县市政府几乎不愿再发放新的牧场登记。即使是既存的畜牧场,也面临都市向外扩张,住宅区慢慢逼近,成为新邻居投诉的对象,增加经营的难度。
自从台湾成为口蹄疫非疫区后,农委会喊出五年内增养一百万头猪的目标(1997年口蹄疫爆发前,台湾猪只在养头数约为1070万头,2020年约为550万头),台湾可说几乎没有养猪规模再扩增的本钱。再者,台湾目前仍是传统猪瘟的疫区,这是台湾重启日本外销市场的最大障碍。
社会大众和畜牧业之间有着难以平息的冲突,改善养猪废水与推动沼气发电的进度有限,再加上饲料与种猪都依赖进口,不论是生产成本或者生产技术,都难与养猪列强匹敌,台湾猪肉可能的外销市场在哪?优势在哪?仍然是不清晰的愿景。
三、真正能和进口猪做出差异化的本土黑猪,正在萎缩中
目前全世界规模化饲养的商用猪种,是由杜洛克、蓝瑞斯和约克夏三种品种,以三品系杂交方式所得到的猪种,俗称LYD猪,但在一些地区,也保留了具地方特色的猪种,如西班牙的伊比利猪,匈牙利曼加利察猪(俗称卷毛猪),台湾则有本土黑猪。这些地方猪种,在肉质、风味上,都和商用的LYD猪有着极大的差异。
根据台湾畜牧要览养猪篇的记载,台湾早期有桃园猪,顶双溪猪跟美浓猪三种黑猪。2008年,台湾大学动科系教授朱有田进一步对全台黑猪族群调查,进行DNA分析,发现六堆地区的黑猪,和桃园猪以及其他地区的黑猪,有着不小的血缘差异,俗称为“六堆黑猪”。这些不同的黑猪族群,是早期先民从中国引进台湾,再经过数百年的人为选拔与淘汰,逐渐留下一批适应台湾气候环境的猪种。
战后,农政单位于1970年代将蓝瑞斯、约克夏和杜洛克的LYD三元配种系统引入台湾,由于LYD猪生长效率极高,六个月就能上市,在台湾快速普及。生长速度慢,通常要饲养一年四个月以上才上市的黑毛猪,渐渐被农民舍弃,目前仅存15%的市占率,主要消费地集中于桃竹苗的客家庄地区。
相较于商用LYD猪是吃饲料长大,本土黑猪则是以厨余来饲养,台湾每年回收的厨余,高达55万公吨,其中有62%,都靠着黑猪来消耗。这个局面,随着2018年8月,中国爆发非洲猪瘟疫情,已经有大幅的改变。由于未经过高温蒸煮的厨余,可能成为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之一,台湾要不要全面禁止厨余养猪,弃黑猪、保白猪,引发了产业界内部争论,也使得本土黑猪,面临更艰困的挑战。
考量黑猪农民的生计,加上台湾目前仍无非洲猪瘟疫情,农委会并没有全面禁止厨余养猪,但仍然和环保单位合作,稽查了全台的厨余养猪场,没有合格蒸煮设备的牧场,必须限期改善、切结改以饲料养猪或者离牧。由于长期以来,本土黑猪种源主要是靠着民间业者自行保种,官方与学界对此没有太多积极投入,加上未来厨余政策的走向有极大不确定性,二代投入意愿低,这项真正能和进口猪抗衡,具有台湾特色滋味,反而正在逐渐凋零。
众声喧哗中,台湾看似走向台美经贸关系再提升的康庄大道,台湾养猪产业的未来,仍是一片茫然。此外,2020年3月31日美方公布“2020年各国贸易障碍评估报告”中,除了美猪美牛之外,也特别点名台湾另一项措施:于2015年起,台湾规范学校营养午餐禁用基改食品,这也被美方认为是“缺乏科学证据的一项贸易障碍”。在美猪美牛议题之后,对于未来基改作物的攻防将如何布局?如果自由贸易是不可避免的浪潮,我们期待的未来餐桌风景,会是什么面貌?
实习记者林庭苇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