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天下雜誌公布最新國情調查結果(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7253# )當中最惹人注目的,無疑是這段:

「天然獨鬆動,往中間偏移

從年齡切入可以看出其中轉折,20到29歲者在2017年自認「台灣人」比例為78.7%,30到39歲者為66.8%,但2018年卻雙雙萎縮,前者為72.7%、後者為59%。

進一步分析台灣人認同出現挪移現象,20到29歲者轉往「中國人」,從1.1%提高到4%,30到39歲者則往「都是」移動,從27.3%成長到36.7%,差異非常顯著。

數據在在說明,所謂「天然獨」並非是鐵板一塊。」

天下對此提出的解釋,是經濟衰退影響了年輕人對台灣獨立的看法、赴中工作也降低了年輕人對中國的敵意。這馬上讓我想起了國威這篇文章。其實這兩篇文章有個觀念我同意,即「天然獨不是鐵板一塊」,天然獨是一個會變動的狀態,在318運動(俗稱太陽花運動)現身的天然獨,絕非橫空出世,而是受到解嚴與2000年後中學教材本土化運動所影響的結果。邏輯上來說,既然天然獨是社會建構的,天然統當然也有可能成為歷史主流,不過,這邊我就不像國威那麼樂觀(悲觀?)反而比較贊同蔣萬安的說法。摘錄一段我之前採訪他的記錄與大家分享:

「 從最近幾年民意調查的數據發現,年輕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在2008年以後是成長非常快的,在2008年之前,雙重認同,也就是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比較高,但在2008年以後是向下遞減的。可是這樣的趨勢,並不代表支持台獨,因為同樣在調查中,支持維持現狀的比例是越來越高,幾乎到六成,支持統一的是非常少,支持台獨的也沒有增加。

尤其在年輕族群這一塊,如果你問他認同,他會很感性地說,我就是台灣人,我在這邊出生長大;但你問到兩岸關係的時候,他會理性地說,我要維持現狀,跟對岸有文化經貿的交流,也有很多年輕人是到對岸工作發展,在身分認同上是感性的,但兩岸關係上是理性的。」(全文請見2015年12月的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蔣萬安是要選舉的人,這話說得客氣了。如果直接一點說,台灣人其實是有些狡猾的,去對岸賺錢、看對岸影劇作品是一回事,認同自己是哪裡人,那又是另一回事。上學期有機會去北一女(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上了幾堂課,學生確實就是如此:追陸劇、設楊洋當手機桌布,但覺得自己是台灣人、覺得台灣天經地義應該獨立、護照上貼了台灣國貼紙。或許就像蔣萬安說的,台灣人在感性上說自己是台灣人,但在理性上(現實考量上)會給出不同答案。至於為什麼今年台灣20-29歲的青年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會從1.1%提高到4%?這確實是個值得注意的數據,我沒有答案,但不覺得有天下分析得這麼簡單。

我只能說,可預見的未來,台灣獨立的意識應該會持續蓬勃壯大,但兩岸交流的機會也將越來越頻繁,兩岸青年對彼此的認識也會越來越真實。十年之內,一定會出現新的語言來討論兩岸「統獨」問題,討論「統獨」問題的方法,也會與今日大不相同。那勢必會是一個新的世界吧!也會是今日的我們無法完全掌握、想像的。

(剛剛看到另一篇分析,也非常有趣,推薦對此題有興趣的人一起來讀。補充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