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的力量》 By 西尔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原書名:Forces of Labor: Workers’ Movements and Globalization since 1870

CHAPTER ONE

一、工人力量的來源(wright,p16):

1.組織性力量,工會等工人集體組織形成的力量。

2.結構性力量:來自於工人在經濟系統中所處的位置。分為市場談判力量(勞動力市場供需)與工作場所談判力量(涉及關鍵性工業部門,這部分可能要看一下Bergquist,1986的書,關於第三世界出口產業工人的工作場所談判力量)。

二、工人的談判力量與工人實際的鬥爭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p19、20認為沒有嚴格的對應關係,主觀的鬥爭意願(信念)也是勞工力量的來源之一。而全球化對這一信念是削弱的。

三、勞工運動的時間類型:

馬克思:階段性革命,商品化帶來勞工的反抗情緒(不公平感)。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會訓練、組織新的工人階級。工業進步會削弱勞工的市場談判力量,但是會增強勞工在工作場所中的談判力量和組織力量。

波蘭尼:社會與商品化帶來的鐘擺效應,社會契約避免勞動力過於商品化,將資本、勞工和國家聯結在一起。

四、勞工運動的空間類型:

華勒斯坦:局限的工人被包裹進社會契約,大部分工人仍然被嚴重剝削,以維持資本利潤率。

所以問題在「界線劃分」:p28,勞工(有時是資本與國家)主動創造出各種新的特徵讓資本對他們區別對待,家長制、種族主義、國家沙文主義愈演愈烈。

界線劃分的問題涉及到:國家相對於國民的合法性、控制,資本相對於總體勞工的控制和利潤。

界線劃分的策略:區隔勞動市場(資本)、劃分公民界線(國家)、構建非階級特徵為基礎的排他性階級身分(工人)。

五、分析範圍

卡茲尼爾森和佐爾伯格區分了階級形成四個層面:1.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結構 2.生活方式 3.意識傾向 4.集體行動(再分為界內鬥爭和越界鬥爭)。本書關注1和4(尤其在非規範性的越界鬥爭)。

CHAPTER TWO 勞工運動與資本轉移

一、汽車產業勞工抗爭的歷史路徑

20世紀30-40在北美(美加)—》20世紀60-70在西北歐(及南歐)—》20世紀80-90在新興工業國(韓國、巴西、南非、墨西哥等)。

(1)美國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工會對通用公司的罷工取得了勝利,汽車業所採用的應對措施為:1.生產場所的空間轉移(底特律是自由雇傭興盛的地方)、2.生產過程的創新(自動化)、3.政治交易。

工會所依賴的主要是汽車工人在複雜勞動分工中的地位,例如在工廠內裝配線停機可以由少部分激進工人來完成,但是能鼓舞其餘的大部分工人。在工廠外則有少數關鍵工廠,例如發動機廠,此處的罷工可以癱瘓整個生產分工。

(2)西歐

早期西歐各國不存在美國式的大規模汽車生產線,勞工也沒有足夠的工資購買汽車。法國工人的組織性力量比美國更強,但是工作場所的談判力量卻相比弱很多。

50-60年代,汽車產業開始向歐洲轉移。西歐罷工風潮興起,菲亞特公司成立工人代表委員會,參與管理。空間上,歐洲西南的罷工鬥爭比西北部更有爆發性,處於中心地位。

(3)巴西

70年代承接歐洲轉移過來的汽車產業,發起大規模勞工抗爭,1987為頂峰。其後汽車業選擇在巴西國內進行轉移,離開工會掌握的主要城市工廠。

(4)南非

60年代末和70年代成為汽車投資場所,儘管遭受資本和國家的雙重打壓,但工會卻存活了下來。1979黑人工會合法化,於1985組成COSATU。

(5)韓國

70年代,承接從巴西和南非逃走的汽車產業。80年代汽車業興盛,獨裁政權禁止獨立工會成立。1987工會開始取得勝利,1996年獨立工會的法律地位被增強。工會領導民主鬥爭。

二、後福特主義的技術調整

日本的生產政策:外包盛行,承諾就業安全。「精益」

美國和西歐的效仿:外包盛行,但是沒有就業安全保障。「精益—刻薄」

問題發生在工人的高離職率,缺乏工人的合作。

p.85即時生產更容易收到零部件工廠和運輸業罷工的影響。

三、邊界劃分與「精益—二元」悖論

精益模式的基礎:(1)對核心工人的就業保障。(2)巨大的緩衝帶,缺乏就業安全保障、分包體系低層的工人。

1和2之間存在矛盾,日本通過家庭關係緩解了這種矛盾。但是隨著父權家庭體制的解體,分割標示就有可能成為動員勞工抗爭的因素。

CHAPTER THREE 勞工運動與產品週期

一、產品調整

資本家為了榨取利潤,所用的措施不僅包括產業的地理重組或生產過程的創新,還同時試圖將資本轉移到新興的、富有創造性的產業中。

某產品週期的最後階段總是與新產品週期的最初階段相重疊,而新產品週期的啟動總是發生在高收入國家地區。

二、產品週期與勞工鬥爭

產品在早期創新階段,資本家可以獲得大量的壟斷利潤來維持與勞工之間的社會契約,而到中後期產品轉移到低收入國家時,壟斷利潤已經越來越少。資本家只能與勞工進行赤裸裸的鬥爭,無法妥善地處理。從而加快產品週期的發展。所以「競次」主要存在於產品週期的最後階段。

高收入國家有產品創新的優勢地位。

產品早期:產品創新 + 工人階級不斷的出現,爭取社會契約。

產品後期:生產流程的創新,重新強化的南北分裂,各種政治保護措施。

三、比較視角中的紡織工業產品週期

p100左右

紡織工業與汽車工業的差異:後期的紡織工人鬥爭常常失敗,而汽車工業鬥爭則取得部分成果。

原因:組織模式不同。

紡織工人的工作場所談判力量要弱於汽車工人。每一台機器都可以獨立於其他機器運轉,沒有垂直分佈的特徵。單個工廠的罷工也不會波及到整個地區。

市場談判能力(技術),紡織工人也較弱。因為紡織工沒有壟斷稀缺技能。

所以除非工人的組織性力量能夠彌補上述差距(例如在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否則工人難以取得成功。

四、運輸業的勞工鬥爭

運輸業在20世紀是罷工數量最多的產業,雖然晚近二十年讓位於服務業。內部來看,水運罷工縮減幅度最大,鐵路罷工增加幅度最高。

行業特徵:

勞工:工作場所談判能力強。空間差異比較小,有國際團結的基礎。

資本家:很難進行空間轉移。技術挑戰成為主要武器,航運業的集裝箱化以及碼頭自動化。政府介入抗爭非常廣泛。

五、21世紀新的產品調整

p.129 半導體:產業的產業,但是自動化程度較高,而且需要高技術人才和純淨生產環境。直接勞動投入實際上有限。不過電路板裝配在低工資國家產生了新的工業無產階級。

p.132 生產性服務業:通信、金融、廣告、資訊、會計、法律等行業中的文秘、電話接線員、建築維修工、清潔工、服務員等等。勞動力兩極分化嚴重。因為集聚經濟的功能,對於一部分生產性服務資本家很難進行空間轉移:

難轉移的:例如清潔工,雇主受地域限制。區域範圍的組織談判力量能夠取得成功。倚重於跨越社會階層的結盟。

容易轉移的:例如數據錄入工作。印度的數據處理中心、電話呼叫中心以及其他信息技術工作場所。印度大約4萬人在遠程服務產業工作。

p.142 教育業:製作知識,更製造技能工人。20世紀最後數十年,教育產業是勞工抗爭增長的產業。教師的工作場所談判能力比較複雜,教師罷工不一定導致教學的停止。但是教育業具有特殊地位(社會擔憂)。

p.149 個人服務業:過往家務勞動的商品化。市場談判能力和勞動場所談判能力都較弱,大量後備軍的存在。非常依賴組織力量。

CHAPTER FOUR 勞工運動和世界政治

一、勞工鬥爭與二戰

勞工抗爭的高峰期都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年份以及戰爭之前的年份。

戰爭早期的勞工抗爭都處於低潮。

宗主國與殖民地的差異:二戰後殖民地的勞工鬥爭要大於一戰後,而宗主國相反。

Stohl的三個假設:1.參戰國在國家層面上提高了社會凝聚力,帶來國際和平。2.參戰國在國家層面上增加了社會衝突,增加爆發革命的可能性。3.國家層面的社會衝突促使各國政府參戰。

二、19世紀全球化與現代勞工運動的興起

1873~1896資本的黃金年代,勞工運動誕生期。

資本的金融調整策略:資本家將資本從貿易生產部門轉移到貨幣借貸、金融仲介、投機買賣中去。與軍備競賽升級相關(軍備競爭增加借貸,也增加金融業的獲利能力)。

技術調整策略:摧毀工匠的行業標準,技術工人變成非技術工人。工會主義提升,組織率提高,變得更具戰鬥性,較少行業分割性。19世紀90年代完成。

勞工運動支撐了德國社民黨的興起,開始了「國家的社會化」:社會保險體系引入。

帝國主義擴張與競爭也提供了國家社會化的一種動力,一方面,戰爭的工業化進程日益增長,工人成為重要的齒輪。另一方面,戰爭也仰賴國民參戰的投入,所以戰爭需要爭取工人—公民的支持。

三、國際和國內衝突的惡性循環

p.173 戰爭期間,工會權利獲得擴大,選舉權也獲得了擴大。戰爭期間營造出的國家霸權很容易在戰後轉變為對革命的熱情。

一戰後錯誤的回歸經濟自由化政策讓自由主義政府崩潰,各國選擇了推進快速工業擴張以緩解危機的辦法。但是這種解法要求新的市場和新的原材料來源。加劇了國際競爭。

四、勞工抗爭、世界大戰和殖民地世界的國家獨立

殖民地的波蘭尼式抗爭:反對無產階級化。

二戰之前和二戰期間,殖民地世界的民族菁英開始注意到群眾性運動的力量,將社會目標與民族運動結合起來。勞工運動開始和民族解放運動結合。

五、美國霸權、大眾消費以及發展主義的社會契約

20世紀下半葉,勞工運動處於穩定或持續下降的狀態。

美國終結了國際惡性競爭,建立了國家社會契約。但是隱含了利潤率下降的重大危機。

兩種凱恩斯主義:

核心國家:高水平大眾消費、完全就業、工會的馴服、外圍工人的存在。

第三世界國家:推遲工人工資提高和權利的實現,來謀求發展(拖延利潤率危機)。建立內部勞動力市場的區隔。鎮壓工會。

六、從美國的霸權危機到世界勞工的危機

p.208 勞工運動的衰退不只是空間調整的結果,核心因素是金融調整的極度膨脹(第一世界國家向第三世界國家借貸)。

20世紀80年代之前,資本從北方流向南方。而1988年開始則變為流向美國(冷戰需求)。導致第三世界國家的債務危機及其後結構調整造成的勞工運動崩潰。

CHAPTER FIVE 世界-歷史視角下當代勞工運動發展的動力機制

一、南北差距的終結?

南北勞工運動具有相似性,但是產品週期卻讓南北區隔被不斷地再生產出來。北方核心國家具有壟斷性超額利潤。空間調整傾向於消解南北之間的分割,但是技術挑戰、產品調整以及保護主義則傾向於重構南北分隔。

二、工人結構性談判力量的削弱?

新的主導產業的工人談判力量的性質與程度如何,是一個問題。勞工在工作場所談判力量增強的趨勢會繼續下去嗎?

三、戰爭

現代化的自動戰爭區隔了國內工人與戰爭自身,如此一來,戰爭將很難引起國內的勞工抗爭爆發。戰爭對於國內的工人-公民也愈少依賴,工人民主權利可能將會縮減。

目前發生的事情:國家去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