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的梦境涌到眼前,是一种颇为奇怪的景象。我觉得陌生,也觉得难过。当初的感动与向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小时候住在寄宿制的幼儿园。那大概是社会主义的遗产吧。我和同学一起睡觉、一起起床、一起上课、一起喝板蓝根、一起脱衣服洗澡、一起坐在栏杆前消磨课间时光、一起在日出日落中数着日子过去。

我只记得夜晚时水杉树阴森的剪影,将生活的每一部分都切割开来,然后离我而去。其余的记忆,几乎都散失了。可能它们本来就不存在。

但这里也确实有过一个幸福的夜晚,我梦见了广场。那是一片宽阔的空间,可以尽情放声歌唱,可以跳着混乱的舞蹈,可以发现真正的朋友。那是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也是一片我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空间。那块地方的魔力不在于里面有着什么,而是因为我们可以在里面创造、分享、填充。

这个梦境持续支撑着我。在某些时刻,我察觉到它离现实如此之近,眼睛会被泪水充满。我从来不知道它是什么,小时候以为那是游乐场。等我去了真正的游乐场,却只觉得烦躁。后来以为那里是某种私密空间,但我呆在空荡荡的房内只会觉得心慌。

网络开始流行的时候,我觉得熟悉,觉得那个广场临近了。某一年,台北出了大事,人人喊打,我竟看到了广场的叠影藏在其中。

过了很久才明白,那向往的东西被称为“公共”。广场是一片公共的空间,维持着最大限度的开放,属于每一个人。它不是世外桃源,而是真实的生活所在。

这里曾诞生了哲学,这里想象着人间存在另一种可能。这里催生着革命,这里饱含着激情与尖叫。这里也是鲜花朵朵,让艺术得以完成。这个名为广场的地方总是令人神往。

然而,广场到底去了哪里?谁盘踞在广场?谁让我们的生活如此四分五裂?

我张着嘴,对着熟悉的朋友,竟一字也说不出口。

是谁在空气中放了一把火,燃尽所有的意义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