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社会交往时,会遵循一套语法说话。如果违背了语法,受损的一定是自己。每个人对语法的理解掌握运用都不同,可以说,每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语法手册”。毫无疑问,头脑中有着最实用的“语法手册”的人,就是最擅用语法的人,总是能最充分地表达自己,最大可能地说服他人。从而在这一社会中如鱼得水。

同样,在社会行动中,也有这么一种属于每个人的实践法则。社会学家们认识到这一层,还是相当晚近的事情。社会学家借用语言学的术语“语法”来描述这个每一个个体都拥有的、具有独特性的社会行动规则,其特点在于: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会自觉遵循一套规则,它就像说话时的语法,没有人会想去违背它。这个概念是如此之新,社会学家们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为它命名,鉴于其具有社会行动的性质,我们用“社会语法”这个词指称它,以与语言学的“语法”概念区别。

每一个社会,都会有可行和不可行的社会语法。掌握最可行的社会语法的人,就会一帆风顺,也就越能更多占有这个社会的资源,在其中处于优势地位。然而,在实践中可行的社会语法,不一定就是抑恶扬善的,也有可能是人人互害的。在某些社会,越是坑害他人无恶不作,越容易畅行无阻,这种情况之多,甚至不需要举例证明。

于是,在那些失败的社会,就会流行互害的社会语法,无论你承认与否,他人即是仇敌。在这种败坏的社会,民族的精英被反复投入监狱,甚至在严密隔离下被迫害至死,蠢才无赖被追捧为千年圣君,在万众欢呼中招摇过市。这种巨大的反差并不难理解,仅仅是因着同一套流行的社会语法。

所有在这套语法之下作恶的人,并不因为他们本身有多么凶恶,而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平庸。从街边做着毒食品的小贩,到庙堂上背着书名的假博士,都是因着这套荒谬的社会语法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取得一个属于他们的位置。他们在家里,也许是好父亲、好丈夫,然而在社会中,却因着人人互害的社会语法,不断行出平庸之恶。在这条平庸之恶的大道上,互害是交通规则,良善是死亡按钮。

正因此,在充斥平庸之恶的社会里,放眼望去,你没有敌人,你找不到敌人,所有这些做恶的人都如此平庸,配不上你的敌人。他们也不可能承担起只要被打倒就能消除恶的历史责任。

写于2017年7月刘晓波监禁中被迫害至死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