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民主与专制的最初印象

我记得第一次谈到这个话题是在高一期间。有次跟某朋友聊天,聊到“你们家谁说了算”这个话题。我说在我家是我爸说了算,他指出我家比较专制,他家比较民主。我那时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所以没听懂他这话是什么意思,追问之下,他说他家里有不同意见时都是全家人一起投票决定的,少数服从多数,在他还很小的时候,他爸就特意这样安排(他爸是高中老师,他妈是小学老师。)。我听后挺惊讶的,于是表明了我的羡慕之情。但他又说,其实也没什么好羡慕的,他家里表面上是大家一起决定,实际上是他妈说了算,因为几乎每次都是他妈联合他来对付他爸,或联合他爸来对付他,投票已经成了他妈的一个工具。我听后哈哈大笑,又问他为什么不联合他爸来对付他妈,他说首先是大人们总是统一阵线来对付小孩,再者他妈掌握了家里的财政大权,有次反对他妈的结果是零花钱被卡了,再者,他从小就能知道他家里其实是他妈比较强势的,他比较不敢反对他妈。(写完后放到朗读器里一听,觉得这段有点像在骂人)

这就是我对民主的最初印象,既向往之,又意识到它也是可以被利用的,或者说是有问题的(我当时到底是在向往什么呢?后来想想,与其他人的向往并无二致,就是我也可以参与决策。);而我对专制的最初印象却并不彻底反感,因为就家庭那个环境而言,让大人说了算并不是一件不可接受或完全不具合理性的一件事(当时并没有深入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觉得有其合理性,后面才留意到这里面至始至终都有一个相通的理由:决策者的能力和意愿。)。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我再次留意到民主这个话题也是在高中。学生时代,我有背诵兵书的爱好,喜欢兵书里面语句的精练。有一次正好有一伙外地人来我家乡那边搞特价书展,我又买了几本兵书,其中就有姜子牙的《六韬》,第一篇就有这么一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我当时对“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的理解就是民主之意,这句话在我当时看来是非常有力量的,一看到它就过目不忘了。但是当时我并没有对主权与治权进行区分,只是觉得这一整段话都讲的非常好,后来与人争论多了才把主权与治权区别对待,而这句话后面的那些语句正好表明了治权的归属,讲白了,就是谁能更好的服务于民,就应由谁来执掌政权。那么这一整段话从政治角度就可解读为“主权在民,治权在贤”,即使在今天,我也是完全赞同的。只不过姜太公并没有创建出具体的民主形式,他所作出的更多的是属于一种事实判断,即天下在事实上就是天下人的天下,民心在事实上会投向对人民更好的一方。而在我们今天看来,主权在民和治权在贤都是一种价值判断。(有趣的是,在搜索引擎搜索不到把民主与这段话进行关联论述的任何内容)

选班干部

大学时第一次通过投票来选班干部,此前都是老师指定的。其中选出的一个班干部在我和朋友事后看来,觉得非常不靠谱。就是觉得这个人特能装,他在台上演讲时,我们看不出这种装,在台下相处久了就觉得特明显。这是一个不好的印象,我由此形成了“选民无法识别参与人”的判断。好在大学的班干部基本就一摆设,对我们的生活也没什么影响。

与之相比的是,读小学时的体育委员是班主任根据体育考试的成绩选的,学习委员是依据学习成绩选的。两相比较,小学这种方式反而更为靠谱,这里面靠谱的地方不是“由老师指定”,而是“用相关标准筛定”。当然,小学也不尽如此,比如生活委员就不知道老师是怎么选定的。小学的班干部同样不起什么作用,那些名头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奖励,一种认可方式,那么作为奖励,显然也应该发给表现优秀者,因为奖励优秀才会激励大家表现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