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口罩供應短缺,這幾天香港人的話題都離不開「到哪裡買口罩」,社交媒體的大數據更顯示關於口罩問題的互動量甚至超越的全面封關的議題

1月30日,香港政府表示已與內地相關部門和供應商溝通,促成800萬個口罩供港作零售用途,另有2400萬個口罩正在安排,同時會提升懲教署的口罩產量,預計每月平局產量將增至180萬個。但香港有700萬人口,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粗略估算香港人每天需要用口罩300萬個,以此推算,3200萬個口罩僅足以滿足香港10天的使用量。

「自由市場也有例外」

政府的不作為備受香港市民批評。不少香港評論文章讚賞各地政府介入措施迅速果斷,穩定民心。乍看之下,香港的民意仿佛突然倒向計劃經濟的一面,支持政府干預自由市場,統一採購口罩,統一分銷或派發,「自由市場都有例外」。然而,自由市場什麼時候有例外,政府應如何介入、介入到什麼程度,在香港卻沒有引起關注和討論。相關文章寥寥可數,大概只有曾國平教授的一篇題為「香港一罩難求的經濟分析」的專欄文章。另一篇在連登討論區題為「自由市場 你無口罩用代表你有問題」的帖文,只非常籠統地指出因為香港人追求民主自由,故批評政府沒有掌管口罩供應是自相矛盾,而這次口罩荒是因為消費者自己沒有預見須要口罩而造成的,是消費者自己的問題。

另一邊廂,當台灣政府公佈口罩價格限制和限購的措施後,便在台灣輿論引起一番就政府干預政策的討論。有人批評干預自由市場,影響價格機制,也有文章分析口罩搶購背後的市場機制和相關政策可能造成的影響。在內地,微信也不乏有關「口罩經濟學」的分析文章。

究竟政府有沒有必要口罩市場,穩定價格和供應?政府應該扮演什麼角色,介入到什麼程度?思考這些問題的意義不止於經濟層面,還有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意義。首先,我們必先界定政府的責任,才能判斷政府有沒有「失責」。其次,思考自由經濟和政府干預之間的關係,能讓自己反思對左或右的取態,並非追求民主自由便不能同意政府干預。對意識形態更深入的探討,是香港公民社會所需要的

筆者並非經濟學出生,以下本人的一些觀察,還望拋磚引玉。

網絡圖片

自由市場不能干預?

一般情況下,自由市場可以通過自我調節達至市場平衡(market equilibrium)。以最簡單的經濟學概念分析這次口罩荒,就是因為新冠肺炎導致市民對口罩的需求急劇上升,但口罩的供應未能及及時提升,導致價格上漲。在自由市場裡,價格上漲是需求上升的自然結果,因此不能說抬價就是「奸商」,沒有道德不道德之說。相反,出現口罩短缺(shortage)的情況正正說明價格仍未提升至足以消除短缺的均衡價格水平(equilibrium price),故此價格仍由上調的空間。而當口罩的產量上升,供應上升,價格自然會下降,最後口罩荒就會迎刃而解。

如果因以上基本分析便得出「政府不應干預口罩自由市場」的結論,那就未免把市場想得太簡單,也忽略了口罩市場的幾個重要特徵。

首先,要提升口罩的產量須要時間,但面對疫情,我們沒有時間。微信文章「口罩價格當然要管制」指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產能佔全球約50%,最大產能是約每天2000萬個口罩。春節假期過後工人須時返回工作崗位,原料供應、物流服務等也需要時間恢復。更重要是,生產口罩所須的原材料 ---- 無紡布,其生產線從定制到正式生產一般需要一年時間。換句話說,口罩的供應無法在短期內迅速提高以滿足大量的需求,即使提高產量,口罩的短缺雖會減少,但仍然持續,價格仍然高企。(截至2月2日,春節復工後的口罩產能恢復了60%。)

其次,自由市場裡分配資源的準則是價高者得(當短缺出現時就是付得起錢而且有空排隊者),但口罩作為防疫必需品,每一個香港市民都須要。市場機制如此運作,就會懲罰兩群人,一是負擔不起昂貴口罩的窮人,二是沒有時間排隊(不論是在實體店還是在網上)的人,例如上班一族。難道我們可以說這些人得不到口罩是「活該」嗎?

更何況,以下兩個因素也很可能會加劇價格競爭。

  1. 口罩是防疫必需品,因此對口罩的價格需求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很低,即使零售商加價,市民對口罩的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的跌幅也不及價格的升幅。零售商故此有誘因進行比較大幅度的加價,以把總收入最大化。而加價的結果就是進一步加劇價格競爭,懲罰窮人。
  2. 當口罩遍尋不獲,搜尋口罩的成本(Spatial Search Friction)也會促使消費者的囤積心理,使他們找到口罩時一口氣買多一點,進一步推高需求和價格。更詳細的分析,可參考口罩搶購背後的市場機制一文。

口罩產能恢復需時、需求甚殷、價格飆升、消費者缺乏議價能力、囤積行為進一步加劇短缺---以上種種因素均會導致市場出現恐慌情緒,而恐慌情緒則會製造更大需求,令市場陷入惡性循環。雖然進一步抬價會減低作囤積用的口罩需求,減少囤積行為,但價格高,嚴重短缺的情況仍然存在。

不干預自由市場對資源對市場效率(efficiency)最大化也許是好事,但市場效率不是唯一考慮因素,在口罩分配這個情況,確保每位市民都能有一罩,消除恐慌情緒,對抗疫而言可是更重要的政策考慮。要達至這些政策目標,須要適當的市場干預。

圖片來源:Ettoday

各地不同程度的市場干預

我們可以看看鄰近地區和國家不同的干預手法:

  1. 澳門衛生局早於1月23日宣佈口罩供應計劃,劃一價格8元10個,每10日可購買一次,購買時須登記身份證。
  2. 台灣自1月24日起,全面暫停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出口一個月,並由政府統一售價、調控、徵購;1月30日宣佈,2月1日至15日期間,口罩由超商、藥妝、藥具、醫材等渠道銷售,價格定於新台幣6元一個,每人一次限買最多3個。
  3. 新加坡政府1月30日宣佈,2月1日起透過各零售商免費派發口罩,每戶可以獲得4個口罩。
  4. 上海市政府1月31日通報,全市從2月2日起在各居/村指定地點進行現場登記預約口罩,第一輪預約每一戶限購5個口罩,接到居/村通知後,到指定藥房購買。唯由於生產廠家不同,居民/村民每次購買的口罩款式及價格可能會有差異。

從以上可見,新加坡政府就是次分配而言基本上放棄了市場,免費派發,每戶獲得劃一數量的口罩。但派發屬單次性質,而且每戶4個口罩其實只足夠一戶每人用1-2天,用完還是須要到市場購買,故措施對穩定口罩供應有限。但畢竟目前新加坡未見疫情爆發,也未知政府有沒有進一步措施。如果口罩一直以免費派發形式分配,這裡也牽涉相當數額的公帑,政策未必可持續。

其次是澳門,其政府對口罩市場實施價格管制和限購。劃一定價能讓民眾在可負擔的水平購買口罩,也能讓賣家至少收回部分採購和銷售的成本。然而因為定價降低了,如果不限制購買數量就會容許囤積行為,故澳門政府同時採取限購措施,每10日才可購買一次,這樣基本上杜絕了囤積行為,把市場穩定下來。

台灣同樣限制口罩價格,但只實施局部限購。針對囤積行為,台灣政府只採取每次限買的措施,同時把售價定得相對高一點(新台幣6元相當於港幣1.5元),減低為了囤積而購買口罩的需求。但由於這是每次限買的措施,故不能完全杜絕囤積,遏止搶購的成效有待觀察。再者,政府需要對市場資訊保持敏感,不時檢視定價對遏止囤積的成效。值得留意的是,因為價格經已劃一,價格不能再發揮傳遞市場資訊的作用(例如某區口罩價格的上升能反映該區口罩短缺,可能出現囤積行為),故此政府須要透過其他方法監察各地銷售情況,例如物流系統。另外,需要留意的一點是,與新加坡和澳門不同,台灣擁有本地口罩生產商,在實施價格管制的時候,需要考慮到管制對廠商生產誘因的影響。由於口罩已由政府統一徵購和劃一價錢,筆者不知道政府會不會給不同廠商繳付不同的採購價,不會的話,那麼台灣本地廠商之間以至本地廠商和外地廠商之間的價格競爭消失了, 也減少了本地廠商改進生產技術和口罩質素的誘因,長期而言對消費者未必是好事。

相較之下,上海市則只實施限購,並沒有劃一價格。如上述,限購固然是為了遏止囤積行為。至於沒有不同廠家生產的口罩劃一價格,好處是能夠維持價格競爭,繼續讓價格反映不同廠家口罩質素的差異。同時,為了避免口罩價格大幅上漲,上海市場監督管理局監察市面口罩抬價行為,對違法行為進行調查,以把價格維持在合理水平。

香港呢?

就香港政府目前的取態來看,政府的角色只是確保供應充足,並對零售商作出軟性呼籲,叫他們不要抬價,僅此而已。幸而香港的主要大型零售商均承諾絕不抬價,而且也對消費者實施限購,此等舉措舒緩市場恐慌情緒都有幫助。然而,由於香港並沒有適用於全港和/或以住戶為單位的限購措施,加上零售商承諾不抬價,故仍有可能出現一個住戶中的不同家庭成員分別購買口罩以作囤積的現象,同時排隊機制仍然運作著懲罰沒有空閒的人。如果目標是確保每一個香港市民都能獲得口罩,仍然交給自由市場不是理想的做法。

再者,從管治層面而言,政府適當介入市場能夠穩定市場的恐慌情緒,也會增加市民對政府抗疫的信心。除非供應變得非常充足,自由市場並不會在短期內安撫到消費者的情緒。其實,香港多年來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政府長期秉持「積極不干預」的原則,對不同市場保持低度干預,也造成了現今各種社會問題,口罩荒只是一隅。自由經濟不代表政治自由,甚至可以是互相牴觸的,思考香港的前途時,我們必須反思那些一直奉為圭臬的意識形態。

作者:秦逸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