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Matters上發起的“#我平常都看什麼書”的話題,我沒有顧及太多,本著不至推己及人的想法,說點自己對讀書的理解。我一直以為,讀書是獲取「知識」最本真的一個方法,但精讀可求真解惑,泛讀卻未必能探知求解,正如一代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告誡年輕人之言——「讀書原為自己受用,多讀不能算是榮譽,少讀也不能算是羞恥。少讀如果徹底,必能養成深思熟慮的習慣,涵泳優遊,以至於變化氣質;多讀而不求甚解,則如馳騁十里洋場,雖珍奇滿目,徒惹得心花意亂,空手而歸」。

「知識」一詞雖屬名詞詞性,但就二字展開做解構釋義,我想是可以拆解為兩個思維動作的。知——即強調人對外在事物的了解汲取,識——則注重人對已經認知事物的習識思辨。就常理而言,讀書是人們學習知識,開拓思考的最樸實方式,一個完整的讀書過程,我想應該是包括選書(辨識書本主題,選擇想要了解的認知領域)、看書(識讀書中基本內容,達成認知理解)、析書(思考書中內容架構與理論邏輯,達成深層領悟),解書(將已解的受用知識植入個人思想脈絡體系,隨時借為己用)。

曾經被不少朋友索求推薦可讀之書的名錄,但依個人淺見,讀書實乃私人話題,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書,與其趣點是有很大關係的,故此若授受雙方皆是芝蘭益友,都有同樣喜好,那相互推薦各自的不釋書錄並無不可,但若二人喜好不一,類聚無緣,則相互薦書的結果或許就會變成言不由心,聊以塞責了。

常言有道「活到老、學到老」,讀書是一輩子的事,切不可急於一時囫圇而讀。一本好書,倘若讀完一遍仍是不求甚解,扔下實在可惜,那完全可以再讀一遍。我早年有一個自認為不太好的習慣,每次逛書店都必會買書,而我每日讀書的時間又所及有限,以致一段時間裡,家中書架上便慢慢擠壓了很多未讀之書,日長月久,新書最後也都擺成了舊書,而我也只能時常望書自嘆「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了。

與我的Matters個人簡介中所寫一致,哲學、歷史、文化是我日常比較專注的領域,我的書架上自然也大抵都是以上幾類科目的書籍。說到歷史,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歷史就像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身處大陸,很多涉及歷史題材的書籍都是編造篡改之後的擺設(特別是近代史),在這個時空,想要讀到相對理性客觀,且有深度的文史、政經、社會研究題材的書籍作品,是頗費周折且有難度的,特別是近些年日,無論是線上的閱讀平台,或是線下的街邊書店,越來越多有價值的經典書籍已難覓其踪,許多此類的書籍都相繼下架,而留在推薦榜上的書籍,則長期被各種吃喝玩樂雞湯成功學一類的書籍所佔據,大有「俗庸之術流息於世,教益之學深埋於土」之感。

存在主義哲學家笛卡爾的學說論述起點是「我思故我在」,我一直深諳這句話中那種「人之為人的意義就在於思想燃燒」的精煉所在。穹壓之際,思想的呼吸可以艱難,但絕不可停歇,我會通過各種方式,尋找自由世界出版的書籍肆意享讀,當然其間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通過網絡購書,商家都會自我審查一番,判斷每一本書籍是否可以正常發貨,而肉身越境帶書,也需要面臨入關檢查被扣的風險,且並不是每次都能成功。而今,我的書架上有一半的書,都是從港台書店購得的各類書籍,其中大部分都已經排進了我的閱讀檔期。回望這幾年我的讀書軌跡,每年下來讀完的書大抵也有十餘本,但其中的多數都只能算是泛泛而讀,留有深刻啟發印象的並無太多。最近剛讀完台大歷史學者吳政緯所著的《從漢城到燕京》,第一次以歷史中內亞儒家文化體系的外圍視角,觀察自詡華夏世脈的中原大明王朝,領悟「中華」概念的精神定義,僅是一種在道德層面標榜「文明高低」的意識形態標準而已。

落筆至此,突然發現我所寫的這些文字,並未細數自己的讀書名錄,亦然徹底跑題了,為求回歸正題,我也補張照片,照片上的這些書冊都是我近期讀完或是將讀的書籍。去年讀過美國學者Benedict Anderson所著的《想像的共同體》之後,我便步入了探求現代中國概念源起的浩瀚時空,一門心思想要了解這一面向更多的學術卓識,我身邊的世界被「大中華主義」的枷鎖禁錮得太繃太緊,這是一副虛無而又沉重的枷鎖,此時的我,在耽於掙脫這副枷鎖的興奮之中,潛心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