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武漢肺炎爆發之初,鄰近中國的台灣和香港幾乎是最快有反應的地方。大家往往都歸因於:一,我們都經歷過沙士,自然嚴陣以往。二,我們都深受某政權危害太了解它的德性。官方澄清沒事即是大件事,已經作為常識深入民心。

但我在想也許還有另一個原因:三,我們都使用中文。

畢竟與中國比鄰的國家還有很多,香港和台灣的民間反應之所以那麼快,當然是因為我們市民本身就會看中文,我們可以直接看中國的官方與非官方的各種網路小道消息,也能理解文化背景。所以我們不必等政府反應,市民已經可以自己憑訊息作出判斷──雖則在混入各種假消息的情況下,難免會有誤判(例如當年沙士盲搶鹽,今年盲搶廁紙)。但我們可以自己選看一手或二手的訊息來源。

特別是香港,我們基本上完全是靠民間自發,等政府消息和指揮的話早就死光光了。

而與此同時,歐美諸國的民間對肺炎的訊息仍嚴重滯後。除了因為距離遠他們不感興趣,沒有誘因去尋找相關資訊之外,恐怕語言和文化障壁也是一大問題。即使他們想知道,一般平民都沒法閱讀中文,更沒法理解特定文化語境下的訊息。

歐美民間只能依賴新聞業者挑選過、翻譯過的資訊去接受來自中國的資訊。等收到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四手的訊息。

英語霸權坑到英語人

曾經亞洲人也常常亂穿英文T-恤鬧笑話,但反過來你們直接印到皮膚上會不會太勇

英語成為通用語後,自然讓英語為母語的人缺乏學習第二語言的動力(拉丁語系的使用者即使母語不是英語,要學英語也相對容易)。不像我們特別是亞洲地區的人,學習英語作為第二語言通常不是為興趣,而是一出生就有的壓力。英語學不好你一輩子當loser。

於是作為普及教育的必然學科,我們這一兩代亞洲人英文再差,至少還能I go to school by bus。外國人的臉書、Twitter、Reddit……只要是英文,我們多少都還看得懂一些。基本上大學畢業的話,要自己看懂外媒新聞也沒太大問題。

但反過來,拉丁語系的網民,恐怕就沒幾個能說出「我坐車去上學」。

而且這並不只是語言,還涉及文化的層面。亞洲人要理解和投入魔戒中土奇幻世界、霍格華茲的英國貴族學校風氣、美國隊長的西方漫畫浪漫──基本上,沒有太大困難,沒有太多門檻,因為我們早就被文化轟炸了好久。但反過來,要歐美人士了解武俠世界,分得清中國古代其實沒有綁清朝辮子,知道現在香港真的沒有到處掛紅燈籠,知道中文有分繁體和簡體不是兩種font type ……恐怕還是有相當困難。

除了少數亞洲通和中文愛好者,西方民間欠缺自行吸收和理解中文資訊的能力。結果剛巧這次災難爆發點在中國,一開始幾乎所有重要的民間資訊都在華文網路圈,除了少數由媒體記者或香港外語戰線的義工自發翻譯成英文,對非中文使用者的網民來說,那些鋪天蓋地的防疫資訊都在他們的盲點裡,基本就等於不存在。

只是在這次災難裡,這盲點比美國大峽谷還大。

聽身在英國的台灣人網友說,他們一開始就從台灣鄉親的網路資訊得到瘟疫的情報,所以多少都有自發「超前部署」。而同一時間他們的外國鄰居幾乎是對相關資訊視而不見──畢竟他們看不懂中文。

所以歐美人應該學中文?

雖然本人英文程度悲慘,但對於英語成為世界共通語言並沒有特別討厭。畢竟人類的確需要某種通用語言作為基本的交流和活動,挑中哪一種都一定有人不高興。試試看現在強迫大家改用人工的「世界語」,大家應該會更有想燒書的衝動。

所以別誤會我在說中文真棒,香港人精通雙語好棒棒。假如這次災難爆發點在印度,或是墨西哥,或是柬埔寨,恐怕我們也會同樣資訊滯後、遲鈍。因為民間能看懂印度語或墨西哥語或柬埔寨語的人不多,會去access他們網路生活訊息的普通人更少。在那樣的平衡世界,我們就會跟一個月前的歐美網民一樣,要等媒體挑選訊息翻譯出來我們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有多嚴重。

又假設,如果爆發點在日本,搞不好歐美人反應會快些。我總懷疑外國隱性OTAKU不少,民間懂得日文的人可能比懂中文的人多……

現在的老外未必懂得說「我坐車上學」,但很可能懂得說「初音が好き」

因此,我並不是要嘲笑老外不懂中文,只是剛好今次不懂中文不夠了解中國,讓他們吃了大虧。問題不是中文,而是以歐美語系為中心的心態。因為即使是文首提到的世界語,其實還是以歐洲語言為基礎。這種輕忽其他地方文化和語言的心態,反而造成了自己的弱勢。正如中文使用者多少也有輕忽諸如柬埔寨等東南亞地方語言文化的心態。

反過來說,我們華語輸出的流行文化作品也許還是不夠多,導致異文化人沒有足夠資源了解我們更多。不像日本靠著ACG軟實力文化轟炸了西方一遍,多少令外國人對日本文化認識多了。

諷刺的是疫情擴散至今,歐洲還有不少白左老是高呼不能歧視中國,卻不知道在我們這些漢人眼中,他們才是真的不夠了解中國,不夠了解中國人社會,卻以西方人的心態自以為了解。

也許,我們之前全球化太操之過急,只有利益往來但其實彼此都沒有足夠了解。也許,我們現在全球封關,反而是時候退一步再看清楚不同國家和文化,在危難中更了解對方的真面目。

至於語言的障壁,但願google翻譯能更上一層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