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已立国,但却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混乱状态。贪污腐败,民不聊生。在这种环境下,不少左派作家都在大众媒体上发表文章对政府进行抨击。


鲁迅无疑是他们中最为猛烈的一位,经常在自己主办的杂志《语丝》上发表进步言论,或批评政府,或怒斥走狗。

比如这篇著名的《论辩的魂灵》就是在《语丝》上出版的


这无疑激怒了国民党当局。但是,由于鲁迅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对其进行直接抓捕不太合适,也并无理由。因此,他们选择用抹黑的方式败坏鲁迅的名声。


正巧,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中苏关系趋于紧张化。在民族主义的大背景下,想要污名化鲁迅,声称他“精苏”无疑是个好点子,“汉奸论”应运而生。


1926年5月18日,上海小报《晶报》刊载《现代评论主角唐有壬致本报书》,其中写道:“《现代评论》被收买的消息,起源于俄国莫斯科……当时我们听了,以为这不过是共产党造谣的惯技,不足为奇……这是《现代评论》与《语丝》结怨之始,而三千元津贴的话,也就由他们传达于全北京,他们不仅在纸上写,而且在课堂对学生说……”

“《现代评论》被收买的消息”指的是《晶报》之前发表了《现代评论被收买?》一文中写的“现代评论收受段祺瑞津贴”


总结一下,唐有壬的意思就是:俄共政府正在对我国发起舆论战,而包括鲁迅在内的诸位左派作家都是俄共的子弹

讽刺的是,唐有壬是真正意义上的“汉奸”——他后来在汪精卫政府做外交部次长


没过多久,同为现代评论派作家的陈西滢就紧跟其后,在自己的专栏《闲话》中发表《节育问题》,其中“……就是那些直接或间接用苏俄金钱的人,也何尝不是如此”一句指责支持“三一八”游行的人拿了苏俄的卢布,而鲁迅的名篇《记念刘和珍君》正是一篇基于“三一八”惨案的战斗檄文。

《记念刘和珍君》这样的“反动文章”发在《语丝》的头版


“卢布论”愈演愈烈。1930年5月14日,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刊载的《解放中国文坛》中说,进步作家“受了赤色帝国主义的收买,受了苏俄卢布的津贴”;1931年2月6日上海小报《金钢钻报》刊载《鲁迅加盟左联的动机》中说,“共产党最初以每月八十万卢布,在沪充文艺宣传费,造成所谓普罗文艺。”


到了三十年代中期,中苏关系趋于缓和,中日战争已然爆发,鲁迅“效忠”的对象也从苏俄变成日本。


1934年,在中统特派员丁默邨主持的报纸《社会新闻》上刊登了一篇名为《鲁迅愿作汉奸》的文章,声称鲁迅搜集一年来毁谤政府的文章编为《南腔北调集》,让友人内山完造介绍给日本情报局,并在日本出版,事成之后鲁迅会拿到万元稿费,实现经济自由。此文认为,鲁迅已经成了通敌卖国的头号汉奸。


言之凿凿,仿佛定论


奇怪的是,如此的头号汉奸鲁迅,如今却是新中国教科书上亘古不变的正面典型。












参考资料:“无物之阵”:流言与鲁迅精神世界的阴影.郑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