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冠傑演唱會因為特首的「死亡之吻」,一樁美事變煩事,很多人本來只是想聽聽歌,舒緩一下抑壓多天的心情,最後知道自己跟一個面目可憎、滿手鮮血的人當同一場演唱會的觀眾,心裡總覺得有刺,只怕愈聽愈不舒服。

上一代的香港人封許冠傑為「歌神」,因為是他在1970年代掀起粵語歌的風潮,香港大學心理學畢業的他,不避俚俗,先後推出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鐵塔凌雲》、《半斤八兩》、《最緊要好玩》、《滄海一聲笑》等等,題材廣泛,反映時弊,道出不少香港人的心聲,引起共鳴,深受歡迎,部分歌曲更是他親自填詞作曲,換到現在這個時代,應該是極具實力的唱作人。

1992年許冠傑光榮引退,往後都是開演唱會與支持他的歌迷見面。說真的,千禧後連四大天王也不知道,何況已經半退休狀態的歌神呢?

儘管許冠傑辦演唱會是為香港人打氣,也是為了支持受疫情影響的音樂業界,但是演唱會的宣傳對象真的觸及到新一代香港人嗎?連我這個生於1980年代三十多歲的人,身邊都甚少朋友關注這個演唱會。

歌神的地位無庸置疑,其音樂作品亦堪稱經典,然而,有些瑰寶無法永恆流傳只會成為博物館的歷史遺物。細想一下,身邊有多少人參加歌唱比賽及大型表演選唱許冠傑的歌呢?恐怕只有每年農曆新年耳熟能詳的《財神到》。

沒有人阻止大家緬懷香港的黃金歲月,只是無法取得新一代的共鳴也是需要坦然面對的事實,今非昔比,如果要青年人珍視粵語歌文化,那些樂壇元老地位人物過去十多年有為香港歌壇貢獻過甚麼呢?何解香港音樂工業愈做愈難,有志投身音樂創作的青年人搵朝唔得晏?

世代差異,請原諒我對許冠傑無感,每天還是繼續埋頭苦幹Work from Home,只有一邊工作,一邊在 YouTube重溫收看何韻詩的Live Stream演唱會,聽著陪伴我成長的歌更有意思,更有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