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在有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情況下會想要過的生活,會不會就是接近理想的生活?但仔細一想其實還是有一點差別。對我來說或許可以是,但對很多人來說,需要的應該遠超過吃住這兩樣基本需求?


2009 夏。攝於北海道旭川。


我是個無業遊民,零收入生涯即將邁入第五個年頭,是否會改變現有職業這個問題就無需回答了。擺脫工作的束縛是我過去十幾年一直在重復循環做的事,終於在五年前跳出來直到現在。基本上我目前的生活方式算是接近理想,也想過就這樣生活下去也沒什麽不好。如果必須重新工作,為的也只是解決吃住這兩樣最基本的需求。有無條件基本收入的話,問題自然就解決了。那我還需要或還會改變什麽嗎?


我想我會繼續維持現在的生活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有時間的限制。睡到自然醒,然後視當日的心情決定當天要做什麽:可能窩在家裏看看書,寫寫東西,唱唱歌,或者什麽也不做,躺著發呆,或靜坐;天氣好的時候可能出外走走,或到社区中心跟人聊天,做語言交換,翻譯,或其他方式的義工;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新東西,比如另一種語言,樂器,舞蹈,武術。這裏和其他許多大城市一樣,有個叫時間銀行的組織,可以將提供公益服務的時間存進時間銀行,當自己有需要時就可以從中支取 “被服務時間”。比方說妳花了一個小時教語言,這個一小時可以存起来或直接換取妳需要的其他服務,比如維修電腦,以此類推。我喜歡這樣不涉及金錢的交換服務模式,類似古代的 BARTER SYSTEM (以物易物,交換價值模式)。除了吃和住這些基本需求,現在的我需要的其實不多,其他那些說穿了都只是多余的欲望而已,可有可無。如果通過時間銀行能獲取我想要的服務,基本上我就什麽也不缺了。


有人說我不切實際應該要面對現實。但現實是什麽?如果現實是每個人必須千篇一律的上學畢業然後找個鐵飯碗維持穩定收入來滿足虛無的物欲負債還債至死;如果現實是每個人必須結婚生子因為這樣看起來比較像正常人然後教導子子孫孫這叫做生命傳承;如果現實是每個人都得拼命堆積成就把自己包裝成獨一無二的商品出售;如果現實是為完成父母的夢想違背自己的意願因為妳的生命源自父母;如果現實是蒙住雙眼不去看世界有多腐敗只專注於讓自己感覺快樂的美好。。。那或許我真的不適合活在這樣的現實世界。


我也試過沿著那條所謂的正軌畢業後把自己包裝好找份穩定工作像個“正常人“ 一樣活著。但領薪工作總是讓我有種為錢賣命的感覺。受人錢財替人消災,妳的時間妳的自由從簽下合約那一刻起就不再屬於妳自己。即使下班回家腦袋也一直想著工作的事閑不下來,生活整個淹沒在工作裏。也試過辭職到處去當義工以為可以輕松一點,但可能因為都是交換食宿的性質,做得不夠會有愧對那份工作的感覺,常被人說我工作太賣力應該學會放松點。如果有無條件基本收入,我想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想做的時候才做不想做就不做,不必給自己太多壓力。


所謂的無條件基本收入如果是以一日三餐在外頭解決的概念為基礎,那我自己在家做飯的話是不是有可能還可以累積一點存款?除了買一些必須物品,也許還有能力可以幫助一些有需要的人。這樣或許會讓我覺得,自己的生命還有那麽一點點的價值。


但這些都只是白日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