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整個地球彷彿割裂成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兩大陣營,不是朋友就只能是敵人。然而,世界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當時澳門的殖民母國 — — 葡國身處於資本主義陣營,理論上澳門也是同一陣營,不過區區一塊彈丸之地要生存就不能只講意識型態,特別澳門身處於共產大國(中國)邊陲,就更加要懂得遊走不同勢力之間。所以澳門在冷戰中,不但與資本主義陣營合作,也與共產主義陣營來往。這種左右逢源的態度難免有時會踢到鐵板,1965年的印尼軍售案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1965年,《工商日報》報道有一批運往澳門的柴油發動機在香港被海關扣留,英國政府指出這批柴油發動機是為印尼制造登陸艇的零件;不過葡國外交部就聲明這批發動機是為了制造民用小艇供印尼各島間的交通所用。

事件引起了各界的關注,據傳英葡政府雙方進行私下的協商,英方向葡方表達在遠東的利益與印尼對馬來西亞的企圖,而葡國也妥協取消為印尼制船的造船廠執照。此外,馬來西亞外交部也發出正式聲明,向葡國抗議澳門為印尼制造登陸艇,強調登陸艇是為了侵略馬來西亞而作出的準備。

澳門究竟是為印尼制造登陸艇,或是民用小船?葡國、澳門表示後者,英國馬來西亞認為是前者,各執一詞,筆者也沒法查證。不過澳門造了什麼船似乎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為何英國、馬來西亞對澳門為印尼造船給此敏感,反應又如此強烈?這要從馬來西亞建國說起。

1946年,英國政府發表馬來亞聯邦白皮書,同年四月英國統合英屬馬來亞(不含新加坡)正式成立「馬來亞聯邦」,以便維持英國在該地區的勢力。不過馬來亞聯邦的計劃遭到馬來人激烈的抗議,在權衡輕重後,英國與馬來精英商議出成立「馬來亞聯合邦」。雖然馬來亞聯合邦較乎合馬來人的利益,但仍然是英國的殖民地,馬來人在此期間一直爭取獨立。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正式擺脫英國管治,成功獨立。

獨立後的馬來亞聯合邦還不是今天人們熟悉的馬來西亞。1961年,時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提議馬來亞、新加坡、北婆羅州、砂拉越、文萊共組成馬來西亞,尋求在政治經濟上有更緊密合作,並且一同對抗共產主義力量。結果,除了文萊以外,其他地方都同意加入馬來西亞(新加坡後來退出)。1963年9月,馬來西亞正式成立,此舉引印尼不滿,雙方斷絕外交關係。

時任印尼總統蘇卡諾立場親共,十分抗拒馬來西亞的出現,認為助長西方殖民勢力在該地區的利益。印尼於是提出「對抗政策」應對,多番與英國、馬來西亞爆發衝突,甚至企圖派出軍隊攻擊馬來西亞。直到蘇卡諾倒台後,印尼與馬來西亞關係才正常化。

了解以上脈絡,就會明白為何英國如此緊張澳門為印尼造船,皆因英國不能讓印尼有機會擁有登陸艇,繼而出現侵犯馬來西亞的機會。最後,葡國、澳門與英國、香港的利益肯定比印尼來得深,澳門只能屈從於英國的要求了。

參考資料:

工商日報.1965.1.10,1.16

工商晚報.1965.1.13

華僑日報.1965.1.17

維基百科

《馬來西亞史》,廖文輝編,馬來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