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哲學諮商師,不小心生了兩個孩子。

上次提到的產後憂鬱,對我來說最大的難關就是,必須再次確認自己的價值。

生完之後的那些脆弱、悲觀、想哭種種情緒,我必須承自己都有,但是這些實在不算什麼,真正可怕的是對於自我很深沈的懷疑與否定。在生孩子之前所追求的是自我實現的生活,進而實現自己認可的價值觀,並且期許對這個社會是有益的。但是自從懷孕開始至生下了孩子,我漸漸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孩子上了,這樣的投注卻換來更多的困難,包括關於孩子各式各樣的疑難雜症,以及對於自己身體的、情緒上的失控。

這些或許對其它的媽媽是甘之如飴,我必須說,這個世界上有人數學好,有人英文好,有人體育好,有人社交好,有人真的很適合當媽媽,有人不適合,而我就是不適合的那一個。

簡單來說,就是一點成就感都沒有還剝奪了可以自我實現的時間。可是如果問我是否愛自己的孩子,我當然愛,超過愛自己的愛。那為什麼還會有這樣的問題呢?

我想是因為我把自己跟孩子分開了,我仍然幻想著一個沒有孩子的生活狀態,而關於孩子的這一切的成就,是與我無關的啊,他是一個單純獨立的個體,但如果他不好的一切責任,就是我的責任。與此同時,我並沒有足夠的成就感來源,實在不足以面對接踵而來的打擊。包括另一個個體(先生)面對這一切的種種不適應。不同個體組成的一個家,因為缺乏群體意識,而在自己的角落哭泣尖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