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季风书园
1号档案馆 2018-02-15
一家在民间具有高口碑的书店停业了,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也许值得人们去进行一番思考。
2018年1月31号,上海最后一家季风书园正式停业。为此而前去“悼念”的读者人数众多,网上也有各种民间人士予以纪念的文章,甚至诸如中青报这样的官方媒体,也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评论。一家民营独立书店的停业,会引起这般动静,也足以想象其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
不过在悼念之余,也许旁观者更好奇地是,季风书园何以会在人们心中有这样的影响力?人们究竟是在悼念什么?难道仅仅只是悼念魔都小小一家独立书店的消亡?
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会被人们记住的书店,绝不是因为它是书籍的兜售者,而是因为它是思想的聚集和生发之地。如今人们购书和看书早已变得十分便利:人们不仅能从网上迅速买到想要读的书,而且从智能手机、kindle、iPad等各种平台上也能储存和阅读众多书籍。因此,只知卖书的实体书店显然很难避免被淘汰的命运。但是,为什么我们如今仍然认为实体书店(指季风书园这种提供交流平台的实体书店,后同)的存在是重要且必要的?这是因为,在高校之外,我们还太欠缺能够进行思想交流的公共空间,思想在这个社会中仍然是极为稀缺的东西。
有人可能会说,诸如知乎、豆瓣、微博和天涯等等网络社交平台,它们难道不算公共空间吗?它们当然算,并且它们在推动民众就公共话题进行讨论方面,还起着实体书店无法替代的作用:实体书店很难跨越时空的界限开展活动,因此在公共空间的地域范围上相对而言有限,而像知乎、微博这类社交平台则几乎没有这样的限制。不过,正如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媒介即认识论”,网络社交平台和实体书店作为两种不同的交流媒介,两者背后所体现的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论。尽管这种不同并非是波兹曼那种基于文字和图像两者之间的差异,而是基于文字与四维空间两者之间的差异。
第一种差异在波兹曼那里体现的是概念理性与视觉感性的某种“不兼容”,其价值的判断标准是理性;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第二种差异,则体现为存在者在场方式的不同。这种存在者在场方式的不同,所构建起的是不同的公共空间。实体书店提供的是一种共在的生活空间,进入其中的人们向外界传达的信息是:此时此刻,我就在这里,以一种最本真的方式存在着。而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大多数时候则”没人知道你是不是一条狗”。
季风书园的魅力,立足于其对自身的独特定位。“坚持独立的文化立场,自由的思想表达”,是季风书园的一贯态度。从精心挑选销售书目,到设置坏境良好的阅读区,再到举办各种文化沙龙活动,季风书园都算得上是魔都的一座文化地标。然而,如今这个被称作是上海一座文化地标的书店仍然被迫停业了,原因何在?
是经营不善?是官方打压?还是其他原因?如今我们作为旁人似乎无从得知。但是,季风书园的停业很明显地在向人们呈现出一个事实:这个社会能够提供思想交流的公共空间正在急剧萎缩。从众多媒体相继D化,到北大张云飞读书会事件,再到我自己曾经所在的黑大博雅学社被迫取缔,持不同政见者发声的途径和公共空间究竟还剩多少?
再见,季风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