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tion from Amazon

書名︰The Free Society in Crisis: A History of Our Times
作者︰David Selbourne
出版︰Prometheus Books (New York, USA)
版次︰2019年2月
ISBN︰9781633885301


《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的未竟之業,由「港版國安法」和《國歌法》分拆上市接穩「國家安全」這個硬任務。這邊廂外媒形容香港是礦洞裡的金絲雀、亞洲民主進程的風向標,多國環伺準備制裁。那邊廂美國要求警政改革的示威浪潮,叫不少納悶已久的親北京評論員為之雀躍。未待此事急劇發酵之前,西方不少知識份子早已感歎民主自由的堡壘正面對風雨飄搖、花果凋零的淒涼。

民主是否一樣好東西,這可以是公開考試的長青問題。在政治低氣壓下閱讀此書,不必指望會有甚麼解脫,倒是書裡大量論證自由社會分崩離析的事例,讓人更加透不過氣。今時今日各國各地的民主體制都漸走偏鋒,成為權貴護身符、精英份子俱樂部、公共資源分配不均甚至低下階層朝不保夕的代名詞。不少人對民主制度失去信心,乾脆投向民粹使投機政客乘勢而起。儘管制度下民眾還是有辦法用選票攆走差勁的政客,但公民社會在此大趨勢下同樣難逃信任危機,其政治影響力亦無復舊觀。

曾經於文化大革命期間到訪中國的作者,在書裡提出一個頗吊詭的悖論,就是對思想和積累資本不加判斷的放任態度,直接促成自由社會的危機。公民組成的聯邦(Civic commonwealth)該有怎樣的政治倫理,可說是整本書反覆探討的主題。作者對政治倫理的看法並不局限於從政者、工會或政黨,廣義上包括了公民社會每一位參與者。

表面上每個人都有權為自己作決定,有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是我們普遍對於自由的理解。不過作者分析個人主義自由(Individualistic freedom)對社會整體而言是把雙刃劍︰民主和自由都有賴健全的體制保護,當中又需要每個人合力支撐,倘若每個人都因私忘公,追求私利而不惜犧牲公共利益,那麼社會就無法有效照顧大多數人的需要。

作者提到居住權(Right to housing)是公民社會組成的必要條件,偏偏房地產卻是在市場上自由買賣、價高者得的商品,這正是人們透過消耗公共資源(土地)競逐私利、加劇貧富差距的經典示例。至於現代僱傭與感情關係支離破碎,對不少人來說人生失去意義和滿足感等等皆屬後話。的而且確,與互聯網並興的智能手機和社交平台都深遠地影響着當代公民的質素,現在人們更在意自我和活在當下的即食心態,逐漸失去求同存異的包容和耐性。在網上群組圍爐取暖,或假新聞和誤導資訊,這些網絡世態都不過映照着我們的公民質素。

儘管資本主義對於低下階層似乎弊多於利,但歷史經驗似乎反覆引證社會主義(Socialism)絕非解決此問題的靈丹妙藥。作者回溯過往社會主義遭遇的挫敗,提醒社會主義者念茲在茲的階級鬥爭和革命,最終並不能帶領社會邁向自由和平等,反之在過程中容易滋養極權摧毀公民社會,變成獨裁者和單一政黨的一言堂。

作者強調民主之本在於每個人內在自覺承擔公共責任的公民意識(Civic consciousness),而非單純以資產劃分或講求敵我矛盾的階級意識(Class consciousness),因為民主本應是為了眾人之事合議共識,平等和互相尊重都是不可或缺的修養。作者以伊斯蘭教在西方國家面對的不公為例,批評現代政治講求情感動員多於以理服人,散播恐懼成為尋求公眾支持的慣技,於是民主便容易淪為多數人的暴政,無法捍衛少數人的權益。伊斯蘭極端思想從最初空泛的概念和想法,到後來形成危害平民的極端恐怖主義,西方國家根深柢固的偏見和歧視或多或少都有關係。

這裡衍生出一個令自由主義者頗為尷尬的兩難處境︰多元道德價值容易令社會分化(Social disintegration)不利公民社會凝聚共識,而懲罰離經叛道甚至損害民主的人卻容易招來打壓言論自由的口實。在自由主義者的道德光環下,似乎任何形式的言論只要沒有帶來實質傷害都應該被允許,客觀效果就是公共領域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網上討論區長篇大論認真溝通的帖文往往乏人問津,大家拋下一句too long didn't read,然後便按上一頁繼續尋找更具觀感刺激和娛樂的內容。

然後怎樣?這應該是不少人讀完此書會問的問題。正如作者反覆詰問無形之手在資本主義的當然地位,面對零碎化的現代都市形態,到底國家(或政權)應該為誰服務,我們又應該為他人肩負怎樣的責任和義務,這些都是值得每個公民探索的問題。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是否具備足夠的公民質素,面對持不同或相反意見的人,開展真誠的對話,透過以事實為基礎的辯論和游說嘗試接近共識。

在「有強權,無公理」的社會新常態下,公民社會正值危急存亡之際,公民之間的對話恰好能讓公民社會面對壓迫時仍能維持韌性和耐力。黎明前的黑暗依舊漫長,但我們從不滿足於各自看到曙光。

本文原刊於 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