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抗爭步伐因武漢肺炎暫緩,想不到卻在新聞看到,泰國的年輕人不懼疫症走上街頭,向軍方勢力抗議,更因為《哈姆太郎》主題曲,意外成為了焦點。

原來上星期泰國有網民發佈了《哈姆太郎》主題曲的二創版本,把「最喜歡的東西是向日葵種子」這句的最後一部分,改成「人民的稅金」,瞬間走紅,大批學生以此為抗爭主題曲,在街上邊示威邊唱歌,還不斷圍著民主紀念碑跑。

我一直有研究反送中運動當中的流行文化符號(見抗爭中的流行文化(一)抗爭中的流行文化(二)),所以得悉泰國這次的抗爭行動後,就發現這跟香港的抗爭運動,竟有多個相似之處,並非一句巧合就能解釋。除了最明顯的「以年青人為主力」和「要求政制改革」外,還有以下這幾點︰

1. 以二創作品快速凝聚力量

二次創作的好處,是感染力量驚人。例如熱門歌曲的改編歌詞,大眾一看到,自然懂得跟著腦海的節奏跟著唱。例如最近出現的《唱這歌(二人限聚版)》和《隆重登場(慶回歸創輝煌歌舞晚會版)》就是好例子。

我不知道除了「人民的稅金」這句外,其餘的歌詞怎麼變更,但有時一句到肉的諷刺,就足以牽起群眾的共鳴,瘋狂轉發,人人跟著大聲唱。更何況《哈姆太郎》由2002年起在泰國開始播放(from Wiki),剛好成為了現在這班年輕人的共同童年回憶,主題曲就成為了凝聚反抗力量的最佳選擇。

https://twitter.com/241d4/status/1287338912201940992

在反送中運動期間,除了《願榮光歸香港》等少量原創歌曲外,網民透過連登討論區、Facebook和Youtube等渠道,貼出多套二創歌詞,有些更是以網友接龍形式來完成。當中最出名的要數《肥媽有話兒》,Youtube點擊率近300萬,而且唱到街知巷聞,不時在抗爭運動中聽得到。

早數個月前出現的《驚方之奠堂》,亦是結合了港人去Donki的熱潮和對警暴的不滿,以武漢肺炎一事來借題發揮,相當洗腦。

2. 突破舊有抗爭模式

泰國近代的抗爭運動頻繁,單是紅衫軍黃衫軍兩大勢力,就已經發生過多次佔領和激烈衝突,加上軍隊粗暴介入,曾造成不少傷亡。這容易令外界覺得各方都是為了私利才行動,而且牽涉暴力「畫面唔靚」,難以取得國際支持。

年青力量以唱兒歌的方法表達不滿,加上Circle Pit式轉圈遊行,這種「快樂抗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播過《哈姆太郎》的地區,如日本、香港、台灣,新聞媒體都對此感到新奇,在疫症消息都播不完的狀態下,仍願意插播泰國的示威片段。

https://twitter.com/241d4/status/1287332528915746816

【動画】タイの反政府デモでとっとこハム太郎の替え歌が!理由が深い

甚至東京電視台都派員到實地採訪,先以《哈姆太郎》改編歌詞切入這場示威,再而報道示威者的「三大訴求」,令日本人都能掌握到正確的抗爭消息。Youtube下面的留言數更是驚人(超過4000條),不少網民都在熱烈討論,例如將來的教科書是否要寫著「哈姆太郎抗爭」等等。似乎這比起以往紅、黃衫軍對疊的沉悶新聞,更能令人關注泰國的政局發展。

就連專門報道ACG新聞的網媒ACGer,也有轉載相關示威片段,可見藉著全新的抗爭手法,可以將戰線推得更廣更遠。

香港年青人在反送中運動期間,也有結合流行文化元素,作出種種意想不到的舉動,包括火影跑、唱動畫歌,亦有做出Circle Pit。詳情請看抗爭中的流行文化(一),裡面會更詳細講述Circle Pit跟《哈姆太郎》主題曲的關係。

3. 活用外國流行文化

泰國年青人這次不用本土情懷作感召,反而用上《哈姆太郎》這些沿自日本的動漫文化,反映網絡世代的靈活多變特性。以文化超市(Cultural Supermarket)理論來解釋,泰國新一代從全球各地中,自由選擇切合自己口味的東西來建構身份認同,不再受到地域概念束縛。

同樣是文化超市的香港,在反送中運動上,更是大大活用外國的流行文化,一來凝聚人心,二來也更易令外國關注。除了上面提過的火影跑,抗爭現場也試過大唱《數碼暴龍》一代主題曲《自動勝利Let’s Fight》、以街頭塗鴉「召喚」PewDiePie(見︰PewDiePie為何談香港?有何啟示?)、諷刺政府和黑警的ACG meme圖,更是數之不盡。

4. 吉祥物挪用

既然這次示威行動因《哈姆太郎》主題曲而起,示威者亦順勢將哈姆太郎,當作是抗爭吉祥物使用。示威現場中,到有人舉著印有哈姆太郎公仔的標語,或抱著哈姆太郎毛公仔。

這不其然讓人想起,曾在反送中運動中,被奉為抗爭者吉祥物的青蛙Pepe(見︰Pepe如何成為香港抗爭Icon?)。當時無論是街頭塗鴉,各式潮流商品,或者網上二創改圖,都不難見到Pepe的身影。Pepe原作者也回覆email說”Pepe for the people!”,默許大家繼續作抗爭之用。

以外國文化符號作抗爭吉祥物,即使跟原作意念不一致,但只要有話題性,夠可愛夠易畫,發揮性大的話,反而比起精心設計的Logo或標語,更易號召同路人。這種做法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可以避開極權打壓,例如政府和藍絲可以想盡方法,滅絕香港民主女神像的關聯物,卻無法阻止Pepe商品合法流通。

https://pretty.presslogic.com/article/359861/

【結語】

這次泰國的「哈姆太郎抗爭」只是剛剛起步,據報只有2000人參加,能否發展成全國運動,在這個疫情之下,看似困難重重。但靠著嶄新的意念,已成功突破刻板的泰國抗爭模式,日後發展值得關注。

https://twitter.com/judythehamtaroz/status/1287011363324231680
https://twitter.com/limberpenguin/status/1287338417886384129

而透過以上對比,可以見到兩地的示威模式,有一定相似之處。這更肯定了反送中浪潮結合流行文化,能夠更易受國際社會關注,集體回憶也有利於號召更多身邊人關注事件,這條戰線應好好利用才對。

【延伸閱讀】
紐約時報中文網︰動漫、好萊塢與藍儂牆:香港抗議中的流行文化

端傳媒︰熱血與可愛:反修例文宣如何用日本動漫再造「香港文化」

關鍵評論網︰香港反送中文宣的日本動漫元素

(廣告時間)震撼宅界的同人誌《宅人調查報告2020》現已推出,透過Patreon通販訂購,就能打開郵箱領取新刊,方便快捷又安全!

立即訂購新刊︰https://www.patreon.com/veryotaku
新刊目錄及內容預覽︰https://www.patreon.com/posts/3947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