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把書讀薄不是最有效的讀書方法,但卻是門檻最低的方法,先有量的積累,再慢慢向主題閱讀的路上靠攏吧。《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歷史書,以下是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一節《戰事》的筆記,希望我能堅持下去而不是開頭即絕唱。身在大陸,從小學的殘體簡體,若是錯字的地方還請多見諒。


在寫這本書時,易社強先生用了大量個人事跡來暗合背後的時代大背景,這種寫法他歸作“Romantic history/傳奇故事"一類里去。他在序言里提到,這種講述歷史的方法在當今講求精確的風氣下,多少不太被人歡迎。而他也很有力得抨擊了這種觀點:

一部缺乏人物、只有数量化的非人性力量交互作用的史书,必然是一部干瘪苍白的历史,不仅缺乏可读性;而且,根本上会更不准确,因为它忽略了鲜活的经历。

可以說西南聯大始於盧溝橋事變。開始,幾個學生在7月8日凌晨聽到西邊的槍炮聲,但他們並未在意,而是繼續在清華園欣賞月色下的荷花池。當時清華校舍處於北京城外,清華園就位於‘北平古城墙外,西北五英里处’,能清楚聽到交火聲。組成聯大的另一所學校北京大學處於城內,在此任職物理學教授的吳大猶甚至毫無感覺,準備在8號當天‘准备继续和饶毓泰、郑华炽、樊际昌三位老朋友去西山野炊“。

誰也沒想到,夜裡的‘这几个钟头’,'標誌着第二次中日战争的开始‘——這是易社強先生的提法,也就是指的八年抗戰。大陸歷史課本上‘十四年全程抗戰’的講法已經灌輸了三年,真為現在的小朋友擔懮,共產黨為了給自己‘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形象尋找依據,改成十四年抗戰,從1931年九一八算起,這樣能把東北的游擊隊抗日聯軍包括進來。即使對共黨沒有好感,也還是要客觀看待這撥人起的作用,在日後閱覽過權威研究之前,先持觀望態度。鑑於日本人在五年時間里穩步推進牢牢把控了廣袤的東北三省,不能武斷認定作毫無貢獻不是麼。

起初幾天一切如常,宋哲元帶領的二十九軍與日本人交火時斷時續,鐵路也是通了斷,斷了通,許多人覺得日本人不過是虛張聲勢。胡适也對朋友們称,‘这起事件只是一次孤立的行动‘。形勢是在7月後半個月慢慢惡化的,易社強先生沒有直接描寫戰事過程,而是寫到’北大教授的三次会议都不时被炮火打断’,‘宵禁时间由十点提早到七点。 日复一日,物价上涨,枪声更响‘,以致占據優勢的日軍狂妄得發出最後通牒: ‘中国军队必须在 7 月 27 日中午之前撤离该地区’。

最先見證兩軍正式交戰的是清華的教授學生,可能是7月28日,學生李鹤龄與同學逃到科學館躲避炸彈,29日凌晨四點多,在爆炸聲後響起‘一片機關槍聲’,大家還滿懷希望得認定那是中國軍隊在清理殘敵,卻在早上聽城里來的人說,‘员警穿上了新制服,代表「和平维持会」张贴布告‘。

撤退進城的宋哲元部沒能抵擋住侵略者,短短幾天後,可能是在8月3號之前,日本人攻進了北平,繼而開始全城大搜查,‘搜缴民族主义的文献、国民党的徽章、蒋介石和孙中山的画像’,逮捕可疑的反日人士。清華北大相繼被占領,還留在學校的人不免被盤查。據說清華有被日軍劫掠,“ 9 月 12 日,日军搜查清华办公室,抢掠图书、实验仪器及其它贵重物品”,但清華在戰爭兩年前就已有計劃得向內陸轉移學校財產,損失或許相當有限。至於北京大學,書中未有此類記載。

而比起上述相對完好的兩所學校,西南聯大中的南開大致在同一時間被刻意轟炸,未被波及的部分也被日軍焚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