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起过一个项目,叫做《日本乡村旅居计划》,目的是让人通过旅居的方式可以更深入地和一个地方发生关联,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自我成长以及在地的振兴.

在北海道大学读观光创造专业的研究生火车作为第一个内测人员,上周来到了我所旅居的津和野.所以,最近的视频里可能就会出现一个新人的身影.

接火车下火车

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呆着的日本小镇挺漂亮的,有一种和谐的美感,但是具体怎么好看,为什么好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并没有很深入地思考.

最近因为突发奇想,想拍一个关于小镇门店的主题,录了好多门店的视频,后来通过一些色彩取样的处理之后,我发现小镇建筑整体上的色彩区域比较接近.


能够呈现出这样的视觉效果,背后政府运营方面的细节虽然不得而知,但是经过火车提醒,了解到这边的地方政府关于个人对这个区域里的建筑进行建设或者修缮时,会有一定的外观限制:只有符合政府要求的,个人才可以进行处理.

也是因为这些外观的限制,使得整个小镇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会有一种统一感.

建筑修缮许可证

就我个人了解,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通常都是外包给一个公司做处理,所以,尽管很多小镇也都会有自己的风格,但是我更愿意称那种风格为一种框架性的风格.

日本的处理方式所呈现出来的结果会稍有不同:通过政府来设定视觉标准,然后再把设计执行的权利交给居民自己.这种处理方法除了使小镇有一个统一的视觉标准,也可以融合在地居民更加个性化的设计,整个生活区域也会因此看起来更加生动立体,富有细节.

为了说明这种“统一”且“丰富”的关系,下面这张图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虽然每张照片都不一样,有动物,有肖像,有景观,有实物......但是因为整体的色彩风格保持一致,使得所有的照片远远看去就有一个和谐的整体感.

我觉得这个观察和思考有趣的地方在于,当我们规定一些直观的硬性标准时,比如说视觉的色彩标准,就可以让独特的个体非常自然创造出一系列独特但是又有关联的视觉成果,比如在这个日本小镇行走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整个街道会很统一,但是门店又各自独立.

但是除了一些硬性的标准之外,其实也存在一些抽象的软性的标准:这些软性的标准通常以群体特征的方式表现出来:往小了说,可以是一个族群的特征,往大了说也可以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性.比如我们会说温州人精明能干,东北人讲话比较幽默,上海人比较精致,日本人有羞耻感和距离感.....

少数民族服饰特征.

然后,问题来了.

如果你有了关于“标准”的概念之后,再看下面这个我上周拍的乡村小镇的视频的话.

你能提炼出来的标准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期待你观察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