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0日晚,我将主讲Matters线上讲座第四季的第四场:制定、优化你的知识与资讯食谱。

这场讲座的主题,是我一直倡导的理念:读什么,你就是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懂得健康饮食:少吃垃圾食品,少摄入糖分,多吃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其实,我们也应该用心打造自己的媒体食谱(media diet):摄入均衡、充分的信息营养,摒弃低质的信源。

我曾在我的公号“新闻实验室”开设“我的媒体食谱”栏目,邀请各路达人分享自己获取新闻和其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本周,我刊发部分过往内容,与大家一起回顾。

我也想邀请大家一起写写自己的媒体食谱,检查一下自己每天摄入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信息。


本期分享嘉宾是淡豹,刊发于2017年1月。

方可成老师让我写写日常的媒体阅读习惯以及信息整合方式。先简要介绍我的职业、兴趣、阅读需要吧。

我刚进入媒体工作不到一年,本职工作是写中国背景的社会、文化类长报道,选题自由广泛,基本没有调查性,但有一定时效性,需要跟踪国内社会热点和新闻事件。

同时,我业余时间在学习写小说,需要了解国内不同地点、阶层、职业的人,尤其是要通过理解生活中有意义的核心细节来想象特定的生活世界和世界观,这也主要靠广泛阅读国内媒体报道来实现。不过,这是种“无特定对象”的阅读。

此外,我个人兴趣和阅读习惯是日常读英文媒体上的文化新闻、书评、部分长报道和小说,定期读几种思想和评论类媒体上的长文章。并且浪费大量时间在看政治讽刺类脱口秀上…..

大体上,平均下来,我每天会有两三个小时花在阅读各类媒体材料上。不过其中也包括为工作查阅媒体资料的时间。

国内新闻看澎湃

国内新闻,我以前没有规范的每日阅读习惯,多半是通过关注的微博新闻账号不定时地零敲碎打阅读感兴趣的主题。2016 年 3 月进入媒体工作以来,为了较快对国内局势有一定认识,要求自己每天定时读新闻,但也因此感到,介绍大陆情况的汉语新闻终端整体情况比较差,媒体报道的真实性有时需要读者自己去作核实,缺乏对某一社会新闻的及时更新汇总工具,各媒体在智能手机上的汇总情况也不尽如人意——例如,汉语新闻缺少像苹果手机上的 “NEWS” 那种让读者可以在一个 “报纸库” 中选择自己关注的媒体、自动推送重要报道、搜索关键词寻找报道、有收藏功能的综合工具。

以上情况,让关心大陆新闻的汉语读者花费更多时间去阅读和筛查新闻,读者也得自己形成更专业的眼光,才能得到相对可靠、详尽的信息来源。

日常新闻的初步阅读,我来源很杂,仍旧在看各种报纸杂志的微博微信账号。有些同行日常读新浪等新闻网站来获取信息,尤其是用来找选题;我倒是不看,这些非原创类新闻网站的更新速度太快,消息太短,页面太丑,分类太细碎,有时跳出有性别歧视或软色情意味的弹窗广告,超烦。我最依赖的是 “澎湃新闻”APP,它也是目前我心目中最及时可靠综合,又有一定深度的 daily news 类国内新闻来源。

下面,通过一个发生在 2016 年 12 月的社会热点新闻的例子,来具体介绍 “澎湃新闻” 作为新闻终端的优点。

校园霸凌问题在 12 月中旬吸引了大众和媒体关注,其背后事件是当月月初,中关村二小某小学生遭两位同学侮辱,其母向社会公布。时间线是:

  • 12/8,事件中受辱小学生母亲所写的《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 NO》微信文章,在微信公号发布,朋友圈广为流传。之后通过微博等平台成为社会热点,得到初步报道。
  • 12/10,中关村二小回应,称问题应回归校园处理。回应经媒体发布后,事件进一步发酵,形成不同的公众意见,形成社会辩论。同时,事件几次 “反转”,反转点包括:究竟谁才是坏孩子,受辱方和侮辱方是否有未经披露的前史?涉事家长是否有问题,属于 “闹事” 的问题家长,或有某种背景?在等待学校和教委具体处理结果期间,社会广泛讨论,大量自媒体文章开始出炉。
  • 12/11,海淀区教委回应,“妥善做好当事孩子的心理疏导和全体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并称未来,“将与专业部门合作研究制定海淀区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防范工作方案,加强学校教职员工的培训与指导”。
  • 12/13,中关村二小在调取监控后,接受新华社采访,介绍事情经过和对事件性质的判断,也在微博上发布该结果文字材料:“上述偶发事件尚不足以认定亮亮和军军的行为已经构成校园’ 欺凌’ 或’ 暴力’”。” 并称,因为家长之间无法达成共识,二小 “将本着认真理性、客观公正的原则妥善处理。”

媒体文章主要集中在 12/8 日到 12/15 日这一周,报道事件本身及处理经过,对几次 “反转” 及事件发酵经过作采访、调查、判断,也有一定量评论文章。自媒体也迅速跟风,从 12/9 日到 12/20 日,都有不少公众微信号文章谈论教育、霸凌、儿童权利问题,批判中国父母,回忆自己受欺负的经历。较为严肃的社会讨论热点主要包括:从父母角度看,如何教育孩子面对霸凌,以及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不成为霸凌者?(前者吸引较多关注)从社会角度看,让孩子打回去,这是否是丛林社会规则,是公平的好社会吗?学校中的事件在何种程度上是公众性的?中国的 “名校” 还欠缺哪些制度建设、专业能力、道德敏感?不过总体来说,自媒体上的严肃讨论不足,水平还不如豆瓣(这倒不让人意外),经常沦为庸俗声讨和对 “反转故事” 的谣言传播。海外中文媒体主要在评论性的 “观点” 栏目谈到此事,也有政治倾向较强的海外中文媒体,把此事理解为学校 “不敢处置”,发表关于中国名校与权贵集团勾结的乱弹,这是另一种庸俗政治。

到 12 月下旬,已经没什么舆论声音以及对进一步反馈的报道了,虽然最晚的 13 日消息中几方仍旧是 “未达成共识” 的状态。只有一些网站发表略带广告性的、来自 “名博” 或微信公众号作者的零碎观点,譬如对欧美国家类似事件处理流程的介绍(不过也未必是持续关注,只是出稿慢而已吧!!)

澎湃在前期,12 月上旬和中旬,与其他媒体同步跟进消息性报道后,在 12 月下旬,仍然在关注这一事件,出深度报道。12 月底,28-30 日,每天刊发以 “矫正霸凌” 为主题的系列文章,

第一篇是公众采访和讨论,对 “以暴制暴” 正当性的讨论(角度很好,因为公众和专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有分歧,什么是更高的正义);

第二篇和第三篇分别采访教师和专家。教师谈现状:不少学校对校园霸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专家谈霸凌认定标准,建议处理措施和引进专业专职人员;

12 月 30 日发表第四篇,《工读学校再审视:能改变问题学生,可家长拒送来》。 八零后印象中还有工读学校这个概念的影子,更年轻的读者恐怕不熟悉了。而且,即使在过去,工读教育似乎也比较边缘、大众不大了解其具体形式和内容。澎湃的选题,历史化地看待校园霸凌,视之为校园中 “问题学生” 所引发的事件的一类。现在矫治问题学生,没办法再强制送去工读学校了,背后是澎湃文章中所指出的历史性改变:工读学校与公检法系统分离,现在成为社办(?)教育机构,虽仍有公安干警长期驻校,但与公检法关系不那么密切了,其背景是 1999 年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公检法部门不再有强制矫治问题学生的义务和资格,如今需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当然,文章还可以更清楚:主管机构的变化、“问题学生” 在学生人口中的历史比例、以往师生比、工读学校矫治问题学生的经验与教训,等等。但是,这样的文章会引导我们想到,譬如,校园霸凌难以解决的背后,是教育机关丧失权威,划清责任界限,孩子主要由家长管理和负责,即,孩子不再是社会的孩子,而是具体家庭的孩子,这是中国向个体化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征之一(自然会出现替代工读学校,沿袭工读学校的监视、军事化管理、极其讲究思想品德教育等措施,但又可能更缺乏监管、更少沿用教育共识、更多使用创新的缺少论证的惩罚措施、矫治对象更广泛且对学生 “问题” 的界定标准更不清晰的市场化机构,即杨永信网瘾学校)。杨永信学校可以被视为市场化的工读学校。现在市场化的治理问题学生,则治理的是父母眼中的问题(不孝顺、没出息、打游戏),而不是学生对秩序和他人危害意义上的问题(霸凌,盗窃)。

总之,澎湃的一系列跟进报道,我觉得是很好的选题,和迅疾跑掉的其他媒体形成鲜明对比,也和相对中产阶级视角的、针对教育方法讨论、以忧心的父母 / 准父母为主要受众的的自媒体讨论形成鲜明对比,又在这个热点频出、审查严格的时代保证了追踪和深度。

怎么在新媒体时代做深度报道呢?我自己是媒体新人,也常常想这个问题而不得路径。热点来得快也去得快,事件发生时,再热,信息都不完备,而且缺乏新信息的重复性报道让读者在轰炸下对深度探究和思考事件失去兴趣。等信息调查清楚了,各方意见深入了,热点过去了,媒体都跑了。蜂拥而上的后果是蜜蜂很不忠实啊。

澎湃这样,事件两周后成组报道,每天推送,我觉得蛮好的。持续推送,保持一个长期关注,读者也有思考时间。其 APP 也有效利用了新媒体的一些小功能,比如 “跟踪这个话题”:它会编辑一系列话题(比如 “北京雾霾”,“环境污染罪”,“校园霸凌”),读完一则消息后可以选择得到相关话题的推送。比较好的是,这些话题归类似乎不是根据算法来的,应该是编辑部里人类的大脑和手指做的,就不会太多太乱。

它还有个优点,是会报道学术会议。以前平面媒体也会报的,但由于版面限制,往往集中于事件的发生,没有余裕记叙观点和讨论。而学术会议这种特殊的行业会议,如果不知道学者观点和论述,就根本一点意义也没有的。那现在澎湃及时、详尽报道有价值的各人文社科类学术会议(通常在 “思想” 类别),我觉得很有用。譬如,12 月 30 日的《玉器揭秘商代王后 “妇好” 传奇,听这 50 位海内外学者怎么说》。标题吸引人,内容其实是对妇好墓出土玉器展览的介绍以及 “夏商玉器与玉文化学术研讨会” 的相当充分的介绍。我自己专业的一些会议报道,我也会看澎湃,虽然简要,有时会有错误,不像会议整理稿那么详尽准确,但会议方整理得通常比澎湃慢太多了。

好像一直在给澎湃做广告呀。但我们中文读者很惨的,可以选择的新闻终端真的很少。澎湃的选题报道水平都好,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现在《上海书评》又成为了它的一部分,盛韵(仙妮熊)的书评我一直看的(2000-2008 年我读书时一直看《中华读书报》康慨的图书新闻和评论,但现在新媒体时代,《中华读书报》存在感比较低)。真的是中国未来如果有《纽约时报》,也就是澎湃啦。它感觉也不太顾忌成本,像 TLS(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主编访谈、金宇澄老师新书访谈(都是《上海书评》的内容),都会特地配手绘图,作者叫做刘筝,应该不是外请插画师购买的,这个真是别处的美编做不到吧。现在又做了英文部分 6th tone。我觉得澎湃的实力和野心相配,踏实专业,上海人真是厉害的,有种认真默默对待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去组装的仔细。

偶尔也会看 “端传媒” 的文章。它好处是不受审查,对某些问题可以跟进。不过端的评论质量良莠不齐,并不是都好,只是比较常使用西方社科概念来分析问题。

我现在供职的单位 “正午故事” 所属的界面网,现在报道也做的越来越好,常能做一些避开热点又有意义的选题,比如 2016 年 11 月以来文化组做的 “新译者访谈” 系列,采访了一系列中青年翻译家,问题有深度,整个系列兼顾各国、各语言文学。

最无用的是自媒体公号,追热点,往往缺乏核查,不准确。

不过,最重要的是,我觉得在新媒体时代,一个中国普通读者如果不想被浅新闻弄得丧失好奇心、被假新闻的毒气窒息、被不客观的新闻错误引导,还想通过媒体得到关于社会事件的基本知识和偶尔得到判断,那需要培训自己一项生存技能:快速建立起某个事件知识树 / 信息树。读书时通过长期对某个领域的了解和进展即时把握,能建立起知识树,现在呢,就要先对各个媒体质量、取向有个基本判断(类似于掌握学术史),事件出来以后尽量快地纵览(类似于读关于大众文化中的异形新论文的 abstracts,选读其中部分,快速读全文),跟进某些路径的讨论。

到处看:社会新闻里找细节

我想写小说,但自己生活经历贫乏,家庭到学校到刚进媒体,主要的生活都是自己坐在书桌前看书而已,比较丰富的只是短暂的田野调查阶段;自己也不是交际多、常出游或结识不同类型的人、在饭桌酒桌上听来故事的性格。所以虚构时,所需要的那些生活细节,主要从媒体中来,这是我读报的特殊需要。

现在很多艺术家用社会新闻构造情节,《第七天》、《天注定》是有名的例子。像警察出身的小说家阿乙,也会用自己见过的案子作为一些小说的主要情节,像生活在美国的小说家李翊云,曾在采访中说她习惯读镇上、市里地方报纸的社会新闻以构造小说。不过这类内容反而需要特别高明的技巧去操作才能变成小说,尤其在如今这个生活中的戏剧化事件过分曝光的时代。

我读报道时,倒不是读这类戏剧感强烈、有始有终的内容,是去找特殊于某类生活、并让人能想象那类生活中其余部分的细节。比如莫言曾经说,他在新疆农场劳动时,“那里蚊虫叮咬的厉害,竟然让小鸟在天上飞着飞着就掉了下来”。这种细节是文学性的,让人可以了解维特根斯坦所说的 “生活形式” 的那种东西。

比如上个月(2016 年 12 月),有个《落马官员涉 18 年前灭门案 曾从领导司机做到局长》(《新京报》)的新闻讲 1998 年贵州的一起杀人案,不过那些直接就可以拍成电影的阴谋、凶杀、关系我都不是很注意,比较有趣的是事发住宅楼下的邻居告诉记者,当时伴随楼上小孩叫声,能听到木地板上啪啪脚步声,“要追着小孩打才有这种脚步声,以为打娃娃这么凶。” 某种脚步,只有追着小孩打才可能,而当地人都熟悉这种声音,也因此虽然觉得凶,但似乎无需干涉。人人都熟悉的那种 “打孩子” 的声音,未来大概会在中产阶级的、富裕、文明、禁烟、喝拿铁的中国消失吧。这种细节是有用的知识,将要失传的知识,部分人口的知识,能展现一整个生活世界的细节,或许也是理解和共情的基础。

所以我经常到处看社会新闻,积累这类细节。但也没什么具体目标或者常用来源。这种细节在如今非虚构时髦下的 “故事” 里不大容易看到,现在时兴把非虚构当成侦探小说来写,不写无关细节,每句话都要和 “侦破” 有关系的。所以反而是在都市报、地方报比较容易看到。

英文媒体阅读

没什么特别的!跟大家都差不多吧。苹果手机的 NEWS 在中国区域用不了,点击 News 什么都没有一片苍茫灰色大海,它可以推送标题给我,点么是点不开的,想读不能读才最寂寞。所以我早晨会看看手机上的 USA Today。电脑新窗口页面是设成 Guardian 国际版,Guardian 每天都会看。我不需要以美国为中心的报道,Guardian 的文笔(尤其是文化和艺术版)我觉得比 NYTimes 要好。

网站我看 slate.com, salon.com。前者有些专栏非常好笑,比如前些年有 “human guinea pig” 专栏,是记者去尝试各种经验,当裸体模特之类,比 Vice 同类题目写作风格含蓄有趣。

以前也看 The Daily Beast,近年质量不行了。我的个人趣味是看一些女性观点和稀奇古怪的恶搞文章,所以会看 the Rumpus 上的 Roxane Gay 专栏,以及 Mallory Ortberg 写的 the Toast 网站,后者基本是博客性的。

订阅的杂志是 Vanity Fair(《名利场》), LRB(《伦敦书评》), the New Yorker(《纽约客》)。《纽约客》杂志的调调我满反感的,但它的 humor 栏目我喜欢。LRB,TLS 是有用好看的长文章,我真的会看的,但我没有那么多钱,所以没有订 TLS。此外,文学评论和作家访谈方面,会看 the Believer, BOMB, the Paris Review,前两个不要钱,最后一个要钱,经常看不到。LARB(《洛杉矶书评》)也不错。

长文章上,我不关心故事性,比较关心思想性和分析性,希望可以在事件后看到对问题的总结、分析、回应、探索,LRB/TLS 适合我的阅读需要。国内现在比较流行一种长报道写法,有点一惊一乍,很多场景气氛细节铺陈,很多人性幽暗角落和欲望探索。这些文章和它们的美国爸爸,我都不太爱读,对我来说铺陈太多细节、故事性太强了,看法又收得过紧或者缺失。我又不是名人或罪犯粉丝,不需要知道此人的那么多向度或微妙性格。而且文风我也经常不是很喜欢,像 “很难说这是否是一本好小说”,这种看起来很公允的话,我就觉得有点做作,为什么不写 “这不是一本好小说” 算了。

还有个长期习惯,是每年都会根据当年美国的杂志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s)去按图索骥,这个是在我进入媒体工作之前很多年就有的习惯,尤其在 2010 年这个奖设了 Multimedia, Video, Mobile Media 这几个新媒体奖项之后,我关心以新媒体形态能生成什么样的报道,如果以往没有注意某个新杂志,它成为 finalist 之后也会跟着看看。Multimedia reporting,大组去花时间做一个非常好的结合图片、视频、文字的综合产品,这种情况对于《纽约时报》这样的机构其实也还是蛮少的,一年也做不了几个很好的这样的大工程,并不是日常报道流程,除了像《国家地理》这类杂志是习惯性操作。

就这些啦!以喝粥为主的杂食动物,粥也不好喝,也不卫生,也没味道,但我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