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存在毫无疑问扩大了我们的言论表达的范围和存在时间。作为一种技术工具,它为我们的思想、态度、情感等人类抽象精神提供了一个载体。我们的表达得以拥有更多机会让更多人和更重要的人看到,传播成本变得廉价,传播方式更加简易。人人皆可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人人皆可发表意见、表达观点。权资以及精英不再拥有对信息以及意识形态的垄断,尽管它们仍然在试图夺回甚至霸占这一领域。


人们在不同程度上获益于各种互联网平台和产品。然而,由于这些互联网平台和产品的性质所决定,在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同时,它们还不得不保持盈利和让自己“活下去”。譬如豆瓣,尽管它一直以来以文艺、低调的风格,成为豆瓣用户心中所谓中文互联网的最后一块净土,但是近几年,面对着亏本以及政治的压力,它开始接受广告和进行信息审核。也因此,它被骂得狗血淋头,一大批用户纷纷撤离。


盈利以及政治的压力,是国内互联网平台和产品不得不面对的两座大山。平台的框架和规则,相当于限制用户活动的铜墙铁壁。间接的,互联网平台和产品面临的压力,也是我们互联网用户无法摆脱的阴霾。逐利的性质,意味着迎合用户的需求或者本能欲望。比如抖音和今日头条的算法机制,既是互联网公司逐利竞争中诞生的强者,也是让用户陷入漩涡难以逃脱的怪物。至于政治上的压力,那更是显而易见和充满暴力强制了。前几天爆出的一则新闻,一男子因微信封号跳楼自杀,则是典型突出的例证。


对于互联网平台和产品的盈利趋向,毕竟是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自然是无可厚非;对此,我们只能寄望于人内心中的道德戒律。而我们日常在互联网上经历或听闻的删帖、封号,毫无疑问侵犯了宪法赋予我们的个人权利,如果听之、任之,长期的累积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也将不复存在,反而会成为另外的负担。结果便成了:我们看到的只是它们想让我们看到的;我们发出的只是它们允许我们发出的。互联网将成为一种全新且高效的技术规训和控制手段。


关于此,有两个关键问题:1,删帖、封号是否合法?2,它是否具有正当性?


在豆瓣上有一个话题,叫做“猜谜学”,里面有千奇百怪的被锁帖子截图。人们以一种游戏态度去猜测哪个字或词不准被禁止发出。譬如曾有一段时间,“翠”字都无法发出。微信公众号同样如此,文章中倘若有哪些所谓“敏感词”,基本很难发出,作者们有时为了能让自己文章顺利发出,不得不换同音字或者删减。结果造成了不知所以的读者还以为作者不严谨,错别字频出。除此以外,内容的取向也是一个审核要点。无论是综艺节目,还是影视作品,所谓消极或淫秽词汇要换掉,所谓“非正能量”无法通过审核。种种的例子,都说明删帖、封号与审查在互联网已是司空见惯。它与我们共生,并且在不断规训我们的语言和思想。


自然,没有人希望自己的思想自由受到干扰。删帖、封号与审查违背了我们的意志,它的行为背后就必须要有一个法律根据以及一个合理性根据,否则,我们有理由不服从以及进行抗议。比如我的公众号文章就经常再到删除处理,即“经平台审核,此公众号存在涉嫌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行为,违规文章···已被删除处理”。然而吊诡的是,同样一篇文章发到另一公众号或其它平台上就安然无恙。甚至有的时候,一篇官方发布的文章譬如李克强总理写的也被删除处理或禁止转发。这些相互矛盾的现象,给人以魔幻的印象,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的则是互联网平台权力过大和网络审查制度的乱象。互联网平台可以借以法律法规的名义对用户的内容删除,而用户几无办法抗拒。也因此,便诞生了一个灰色地带——花钱删帖、关系删帖。譬如某公司有一丑闻在某互联网平台受到热议,该公司公关部就可通过花钱或找关系让互联网平台相关负责人删帖。很多时候,你的帖子根本不是所谓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行为,而是触犯到了某人或某组织的利益。


至于网络流传的所谓系统检测敏感词汇进而转人工审核,或者因敏感词直接禁止发出,这种机制毫无疑问是因为人工审核的成本过大所采取的对策。显然是不具有正当性的,毕竟,一个字或者词违反法律法规了,简直荒谬。而它所导致的后果,是对该词汇以及其背后思想精神的封杀。并且,因为很多历史事件需要符号来承载,一些网络审查对这些符号的封杀,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对一段历史记忆进行强制抹杀。


删帖、封号与审查,时时刻刻都悬挂在每一位互联网使用者的脑袋上。我写这篇文章时,亦是如此。自我审查,哪些内容不能说,哪些词不要提;担忧是否能成功发出,又能存留多久,以及回不回给我带来麻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家都很反感一些网络平台的审查,但是大部分人的应对措施是以一种消极的犬儒态度去看待,人们积极的整理那些可能会遭到审查的敏感词,甚至以游戏心态去“猜谜”,却不会去思考该如何与网络平台关于此进行协商和博弈。我们拥有了有效的博弈筹码,譬如注销账户、给差评、不进行消费,皆没有适当利用起来。


如今,网络舆论作为企业和政府十分看重的民意反馈。它对资本和权力起着很大的监督作用。如果网络平台具有任意删帖、封号的权力,那么舆论最终会成为人民的工具,还是沦为资本的工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