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整天叫政府解釋開放美豬能獲得什麼實際利益。這個問題的答案確實不好公開明講,不如我們來舉一個不開放會失去什麼的例子


或許大家都以為這幾年在安倍首相任期內,台日關係是真的友好,民間也是整天「台日友好、日台友好」的在喊。看似因為蔡政府上任加上中國因素,日台國際關係友好程度來到歷史高點。


但實際上從2017以後安倍政府的對台政策就開始變得消極,實際上#日台關係根本是降至冰點。曾經準確預測台灣兩次總統大選得票率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認為,這與台灣方面繼續對「#福島周邊五縣實行食品進口限制」有關。



_

日台停滯的外交關係反映在近年的外交行為上


這幾年日方基本上除了安倍在推特於2018年對花蓮地震的慰問、2020蔡總統連任祝賀、今年4月對台灣口罩感謝文這些SNS外交發文以外,剩下值得說的外交行為僅有「日本交流協會台北辦事處」改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李登輝前總統過世後森喜朗前首相來台弔唁等,可以說是少得可憐。


日籍作家#野島剛也說,安倍原本期望2016年蔡英文執政後能解除福島等5縣的食品進口禁令,雙方可開啓有關「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和「自由貿易協定」(FTA)等重要經貿議題的台日對話。


然而在「台灣民眾輿論」多數反對下,民進黨政府無法果決地解決食品禁令問題,使得安倍政權內對於台日關係發展,出現了消極以對的氛圍。當時,也正值蔡英文總統的施政滿意度低點,加上國民黨及執政黨內的強烈反對,蔡政府對於日本食品解禁,自然難有作為。


相反,與此同時日中關係開始改善,安倍政府鎖定習近平訪日為目標,開始積極推動日中關係。

_


當時日本的確有考慮向台灣於WTO提告,就如對待同樣禁止福島食品的韓國一樣。如果日本真的提告,當時有學者認為台灣幾乎是100%敗訴,因為WTO的爭端解決機制,有兩大原則,一是看管制進口國是否有「必要」,且管制是否過當;二是管制進口是否有「科學證據」,可以證明產品的風險大到需要禁止進口。


雖然WTO案二審結果逆轉,是日本敗訴給韓國。但從日本最終決定不對台灣提告,也表示日本政府對台灣還是有一份期待存在的。

_

觀察安倍七年多以來的任期內的日台關係,與其說消極,不如說是幾乎沒有實質進展。當然這影響的因素很多,但2018年的這場公投禁止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進口,絕對「功不可沒」,當時被中國黨鼓吹投票的華國民眾絕對沒想過這些嚴重的後果,既得不到日本福島美味的物產食物、又損失珍貴的日台友好關係。


如今日本安倍首相已決定交出大位。蔡英文總統與安倍首相互相友好,卻始終失之交臂,就是因為禁止福島食品進口,從此錯過了進一步強化雙邊關係的時機點。


福島食物日本人每天在吃、美豬美牛幾乎全世界都在吃。


以台灣現今敏感的國際地位而言,我們真的值得這些不必要的理由再一次因此失去這些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國際關係嗎?

答案應該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