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休士頓總領事館業務報告(二)〉,國史館藏《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33-02-02-129

近來臺灣內部再度因為美國農牧產品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其實美國向來就是農產大國,為了農牧產品外銷而啟動經濟攻勢,也已經是歷史常態,連還在持續中的所謂「中美貿易戰」實亦如是。不過反過來說,這也體現美國的生產能力之強。所以若有面臨農糧需求增加而尚無妥當因應辦法的時候,從美國方面著手也就會是個解決方案之一。

1970年代開始,可能是氣候因素的影響,導致美國等重要的小麥出口國發生歉收,也使國際小麥價格持續上升,到了1973、74年時更是直上雲霄——尤其1973年10月以後的贖罪日戰爭引起的石油危機,更激化了價格飆升的趨勢——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已然沒有美援,需要拿出白花花的鈔票去向美國購買小麥,對於這種漲勢也頗感憂心。這時候,駐休士頓總領事館——也就是2020年7月底被美國通告關閉的那個總領事館的「前身」——提出了個報告,說達拉斯這裡有間公司,它們有生產一種「介於黑麥及小麥之間」的穀物可以外銷,更重要的是,這種穀物不但足夠營養,還「尚未經美政府予以歸類」所以目前「尚屬非管制出口農產品」喔!政府一聽好高興,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還趕緊告知臺灣區麵粉工業同業公會,請他們快點研究進口的可能性。這個小故事,是個讓我們認識經濟問題與政治、外交之間的關聯性,從而思考當代國際問題的一個不錯的例子。而美國何以能夠透過農產品來影響(無論是過去那個「中華民國」所代表的抑或現在這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代表的)中國的行動,也是其來有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