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香港人不信任香港的行政及司法制度,逃離香港,卻在一個更壞的國度被拘禁,始料不及;在此只能寄予最真誠的祝願。


在這個時勢,去或留對很多人都是逼切的問題,而去或留也往往只能是一個實務的問題,而不是一個道德(應該不應該)的問題。


前線抗爭者及在風眼中的前線人物,必須考慮即時的風險;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前,大部份人認為風險可控,但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後,他們可能面對不合理的控罪,還有送中的危險,這些情況在之前是沒有預計的,一些人選擇離開,是不能苛責的。在某些情況下,抗爭者在海外還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羅冠聰就是一個例子。當然,選擇留下來的,例如黎智英,甘願面對可能的危險,高風亮節,值得尊重。


對於非前線人士,即時風險並不明顯,要考慮的是未來的風險。未來,香港應該變壞,但一些同輩人以1997年時的情況作類比,認為情況會穩定下來,不會壞到那裡。這種想法,我是絕對不同意的,我認為中國對香港的干預,只會越來越明顯及嚴重。


在這前提下,選擇留下來的人,一、是覺得自己雖然並不是前線抗爭者,最少也是同行者,希望自己留在香港仍然有某些貢獻,離開就是背棄同道;二、是覺得在外國生活,始終是外來者,較難適應,而在香港,無論居住、醫療、日常起居,都是自己熟悉的,但他們並不一定覺得香港的政經狀況很好。


不過,如果香港變壞的程度比估計中更嚴重,更多非前線抗爭者最終也可能會選擇離開。


在大時代都會出現大量的人口遷徙:如歐洲基督徒去美國新大陸尋找宗教自由、二次大戰時歐洲的猶太人逃避納粹黨、1949年大批不接受中國共產黨統治的人離開中國,來到香港;但在歷史長河,最終那一位或那一批人的作用較大,恐怕要在很久很久以後才可由歷史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