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課回到實體課

事隔大半年,終於可以回校上實體課。上課第一日,有件事令我很不習慣:老師隨意提問的時候,我沒有勇氣在座位上喊出答案。

學期剛開始時,我給自己訂下小目標:積極參與課堂,不要害怕回答問題。交待少許背景,因為我們不是中小學生的年紀,所以網課算是進行得比較順利。大家基本上願意配合老師的要求,例如全程開鏡頭、被點名時要開咪答問題。只是老師不點名提問的時候,大家始終比較安靜。我性格比較內向被動,現在踏入新階段的學習,老師希望課堂互動,我也希望藉此作出少許轉變。最初不習慣在家中對着螢幕回答問題,又因為我家很小,總覺得讓家人聽見我答問題很尷尬。但沒想到,我很快便跨過這個障礙。

然而回到課室後,老師站在黑板前提問的一刻,我才意識到過去幾週能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很大程度是網課這種上課模式幫忙了我。

像我這樣一個敏銳的人,總是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朋友聚會,只要人數多,我便沒有勇氣插嘴說出自己的意見。當我坐在課室最偏遠的座位,和老師距離很遠的時候,我的腦海不其然地出現一個畫面:一但我開口說話,便會打破課室凝固的空氣。屆時,全班同學都會轉過頭來,把目光投射至我身上。這樣壓力很大呢。甚至,我會害怕自己聲量太小,老師要求我重覆答案,然而答案不是老師想要的,結果整個過程耽誤了課堂的時間。(事實上我很清楚老師不會因為我的答案錯誤而不高興,但還是有這種念頭。)換着是以前的我,還會多一個憂慮:其他同學會否覺得我在刻意表現自己?

很有趣的是,網課大大消除了上述的憂慮。

微妙的距離

網課期間,老師與同學/同學之間的距離其實很微妙。在傳統課堂,所有同學面向老師;在網課,同學與老師的界線沒有那麼明確。如果老師和同學都打開鏡頭,每個人在畫面上所佔的大小是一樣的。在傳統課堂,同學與同學之間的距離不均等,有的坐得比較近,有的坐得比較遠,能夠正面綜觀全班同學是老師獨有的權利;在網課,大家的距離變得均等,無論是老師與同學,還是同學與同學之間。我們其中一科只有十多位同學,結果可以一個畫面看齊所有同學正面的樣子。

在網課的設定下,即使我突然出聲回答問題,也不會引起同學特別的注意──他們不必轉過頭來看我,眼睛依舊看着螢幕,耳朵依舊聽着聽筒的聲音──這樣令我感到很安心。

對電子教學改觀

我的分享可能比較古怪,因為一般覺得上網課的話,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降低,我反而因為上網課而變得積極。這大概是因人而異。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網課經歷讓我對電子教學改觀。眾所周知,近年愈來愈多中小學生需要帶備平板電腦上課。不少人覺得多此一舉,包括我在內。直至網課令我發覺部分電子教學功能挺實用,例如聊天室功能鼓勵害羞的同學提問,螢幕分享功能可輕易展示小組討論的成果。我覺得更實用的是,同學用網上平台完成堂課,老師可即時接收答案,甚至有自動數據分析,幫助老師掌握同學的學習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