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般文電〉,國史館藏《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29-05-99-006

身為現在的臺灣人,對「臺灣之光」這個詞彙大概已經麻痺了。因為這個詞彙背後,往往帶有一種「十年苦練無人問,一舉成名全臺貼」的荒謬,體現的不是歡欣、而是勢利的社會氛圍。不過,這種集體心態其實也不少見,光在臺灣的歷史上也不難看到,例如1970年3月初的這個小例子。

虞日鎮是在中國現代建築史上有著一席之地的知名建築師,也是臺灣中原大學建築系的創系主任(當時叫做「中原理工學院」)。其實他曾在1963年被控違反《建築師管理規則》,受到「臺灣省建築師懲戒委員會」處分。但是呢,人才的耀眼光芒終究藏不住啊!1970年2月,新加坡邀請虞日鎮為其著名的裕廊工業園區設計內部公園,也就是今日頗富盛名的裕華園。不過在當時的氛圍下,受到邀請的虞日鎮不敢直接答應,便先向政府請示,於是總統府秘書長張羣就問了一下外交部門的看法。外交部說這很棒啊,尤其「對於中新兩國文化交流」是有幫助的,所以建議給予鼓勵。我們可以猜到,如果是現在,政府一定會用「臺」新而非「中」新這樣的詞彙,來形容這個事件。也就是說,如果虞日鎮受邀設計的例子發生在今天,他就會被安上「臺灣之光」的稱呼(無論他本人願不願意),但在當時他就會是個「中國之光」,才能得到政府的肯定。由此可見,「臺灣之光」的名號雖然已經讓我們有點受不了了,但能有個喊喊「臺灣之光」的機會,其實還是挺值得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