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生存指南(3)——盲目省成本反而是最大的浪費(上)
要節省成本之前,先問問「成本」究竟是什麼?在維基百科的定義裡,成本的是無可避免的最高代價,成本因選擇而起,沒有選擇就沒有成本。
再來問問自己,當我想要節省成本的時候,我究竟想要什麼?想要賺更多錢?想要止損?想要將節省下來的多餘資金投入開發?漫無目的的節省,往往事與願違。
節省的究竟是「成本」還是「資產」?
中小企業老闆,恕我說難聽話,絕大多數都沒有正確節省成本的觀念。我所遇過的、看過的、聽過的例子裡面,老闆們的金錢觀都是他們家庭帶來的。他們雖然名為老闆,對金錢的思考模式卻跟勞工階級幾乎一樣!
- 永遠都要學習正確的金錢觀念,等到發現自己的企業不賺錢再來學習往往太晚了。
在他們的想法裡,省成本=省錢,一旦手上的事情不賺錢了,第一個就是削減各種開支。帳單、租金都很難談判,老闆們不可能去找台電要求少付電費,於是他們矛頭指向最容易削減的項目:員工。
自己沒辦法做有所事情,才需要別人幫忙
裁員之後,原來的工作轉交給更便宜的臨時工、外包工,重新的教育訓練開銷還有客戶因為新人不熟悉業務的種種抱怨接連而至。老闆已經裁無可裁,為了止血,讓現有的人員超時工作,員工加班也沒有替老闆賺到更多錢,於是老闆巧立明目扣薪水,或者明目張膽不給加班費。
有時老闆不給加班費並不是沒錢,是他覺得員工多花的時間不值得那些錢,所以理所當然的不給。
員工準時下班就有全薪可以拿,我365天沒有假日賺得比員工還要少,憑什麼?
賺得比員工少可能是:
- 草創之初沒有知名度,之後會越來越好
- 公司內部的流程效率不彰,必須進行控管
- 創業內容本身就是沒有利潤的
- 老實承認吧,自己才華不足
應該想辦法改善自己的盈利狀況,不是把所有的怨氣惱怒都發洩在員工身上。在沒有替代生產力(如AI)的情況下,越是削減人工開支,公司就越是無法維持。一台機器脫落了一個零件,表面上看起來很穩固,但終究一點一點分崩離析。
「有些員工的生產力就是很爛啊?我難道要花那麼多錢在他們身上嗎?」,重點在於管理制度,不是員工拿多少錢。老闆應該要設立一個好的徵才選材機制,讓真的人才進來公司;也要建立資遣的規章,明確訂定如果員工的能力不如預期,應該用合法且合情理的方式辭退。
常常抱怨員工的老闆,自己往往在一開始的選才就出了問題,後面我會專門撰文書寫我對於現在面試制度的弊病批評,以及建議的改善方法。
「員工是資產」絕對是真理,越是小的企業越需要多工的通才,應該給與合理的薪資跟工作環境,而非一味的節省。
設備是幫你賺錢的,不是給你麻煩的,更新設備減少麻煩
第二個容易削減的費用是設備及維護。老闆總是抱著「堪用就好」的心態看待設備,把設備看作是額外開銷。任職過的一間公司,他們至今仍然使用Window95系統,競爭對手早已智慧化了,他們居然撐到現在還沒被淘汰,我感到非常非常的佩服。
設備應當視為投資而不是負債,尤其是想要長久經營的人,更新一次軟硬體可以多使用好幾年,攤提下來的每月成本其實並不高。我們花錢不是買設備本身,購買的是效率與競爭力。
省下設備維護的費用,在短時間內的報表也許很好看,但是就長遠計劃而言,整體是虧損的,一是無法運用現有的老舊設備支持更多新客戶,二是競爭對手為了擴張市場,肯定會花錢在設備上。
即使老闆只是想開一間小店不想擴張規模,仍然要維持一定程度的設備更新。準備一筆汰換軟硬體的費用,規定專款專用,免得生財器具臨時毀壞卻沒有錢去買一個新的。
設備不一定要最貴,但一定要大大贏過「堪用就好」。
知識有價,花錢買說實話的顧問絕對不會虧
老闆們願意砸幾百萬買車、砸幾千萬買房子、一夜數萬虛擲在酒店或娛樂上面,就是不願意花錢取得知識。人性總是好逸惡勞,喜歡玩樂痛恨學習。
經營公司是違反人性的,大家都愛賺錢,卻很少有人願意真的犧牲所有的休閒、承擔所有風險來換取金錢。很多人說「錢只是事業的副產品」,真正的意義是:得先承受違反人性的生活,然後才有金錢回報。
我理解為什麼這個時代大家不敢輕易的購買課程,因為有的課程內容有限,只是包裝很精美給人能夠學富五車的假象,要價不斐。像是買書,我買過很多錯的書,它們封面很好看,書背的介紹吸引人,但是打開來發現裡面沒有料。
選擇學習對象的方法
現在的趨勢是,販賣課程的人會開設免費的講座、拍免費的影片或者寫免費的文章來吸引人氣。可以觀看免費的部份決定要不要購買。
我自己的經驗是,免費的內容基本上與付費內容有八成類似。有料的人,在免費釋出的影片、文章就看得出他有料了。如果這個人一直不斷強調要付更多錢才能看到更有價值的東西,要對這種人更警戒一些。
選擇有料的人購買更多知識,不是一味叫你付錢的人。
第二個,購買知識可以選擇購買有互動的,像是「一對一解答」、「每個月會回答問題」的,藉由互動可以更加詳細的討論關於自己公司的營運狀況獲得專門的解答。
第三,現場講座要睜大眼睛。很多演講家的人個魅力很強,常常會帶領聽眾互動,喊口號、玩小遊戲帶動氣氛。人們購買他們的演講常常是為了現場氣氛,跟知識完全沒有關係。
聽完演講覺得陶醉不已的時候,去找找看有沒有逐字稿,對比文字跟現場氣氛的差別。有深度的人拿掉了肢體語言,文字自己就會發光;沒有料的人通常文字是平淡無奇的。
另一個選擇:顧問
老闆自己必須對顧問的專業有概念,不是「知道」,是「概念」。我們可以不理解法律,當找法律顧問的時候,我們必須有法律的基本概念,才不會浪費時間在一些無用的內容上。另外概念也可以幫助老闆找到對的顧問,不是花俏會包裝,收很多錢卻無效的顧問。
有的老闆覺得顧問要包山包海,所有事情丟給顧問就好了,自己不需要學習。其實還是需要的,當然不用知道所有東西,至少要學習概念,依照時代變遷更新概念。
知識有價,選擇購買課程或顧問的要點:
一、根據釋出的免費資源的知識程度決定要不要付費
二、可以選擇提供互動的課程內容
三、分清楚自己購買的是講者的人格魅力還是知識本身
四、不必知道一切,至少要有概念
本來說好要發三篇文章,整理自己的筆記發現經營事業的內容太多了,三篇根本寫不完,就連成本控管這方面還有沒補充的部分。
之後有徵才、行銷、如何止損等等的討論,都是我經歷過、獨自思考得到的想法。有什麼更好的建議都可以拿出來討論。
「省錢法則:知道自己生意的癥結點,削減負債而不是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