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演講回顧】-【2018-19 年: 時間的朋友3】
2018 年,是充滿變化的一年。過去變化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現在「變化」就是生活本身。許多人看壞 2019 年,說「2019 年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卻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
今天,我們從「做事的人」的角度觀察,會是這樣嗎?
不會。做事的人就像傘兵,傘兵天生就是被包圍的,每一刻、每一步都難,不分哪年的。今年我們要觀察的是「大環境裡個體的行動策略」。大環境變化的如此迅速,我們每一個人,可以如何行動?
抓住「小趨勢」。小趨勢是什麼? 他是引發趨勢的趨勢,帶來改變的改變。他小而難以察覺,他不會發生在我熟悉的領域,是通過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才到我面前。小趨勢真正的影響力是: 他會引發趨勢、帶來改變。
想要搭上小趨勢的順風車嗎? 那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要告訴你。
壞消息是: 每班車停靠的時間越來越短,而且每班車看起來都像末班車一樣。
好消息是: 沒有末班車。車是每隔一陣子就來一班,車次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密集。
循著小趨勢的邏輯,五個問題也衍生而出。分別是「我能看到事實嗎?」、「我能感知非共識嗎?」「我的時間夠用嗎?」、「想抓住小趨勢,我的力量從哪裡來?」、「我們想和時間做朋友,但時間願意和我們做朋友嗎?」
第一問: 我能看到事實嗎?
這年頭,真實世界和感知世界是存在這鴻溝的。看看你的社交網站吧,上頭每個人都是大展笑顏,誰知又有多少人關上螢幕後獨自掉淚?
真相未必神秘,卻很隱密,不容易察覺。為了察覺真相,人類發明了許多工具,想要更靠近真相一點。這些工具真的讓我們更靠近真相了嗎? 或是其實工具讓人們更遠離了真相?
想解答這個問題,必須回到我們自身。學習長大的過程中,其實就是抽象化、符號化的過程。我們一邊得到,也一邊丟掉。
工具也扮演著類似的腳色,蒐集了信息,但是也篩選掉了信息。
這是常態。不抽象,就無法思考;不還原,就看不到本來的面目。這句話的前半段我們熟悉,學習、使用工具的經驗都是抽象化的過程;後半段我們卻不熟悉了。這就是你,感知真相的方法--還原。
還原能力,是所有做事的人逼近事實真相、把握小趨勢的稀缺能力。想要修練自己的還原能力嗎? 關鍵就在多元思維模型。你是否允許衝突的結論在你腦中並存? 不同認知世界的模型是共存在你的大腦中嗎? 如果答案是「是」,那恭喜你,你正在感知真相路上。「不是」也沒關係,現在開始累積永遠不遲。允許不同認知世界的模型在腦袋裡並存,真相就會離你更近一些。
第二問: 我們能感知「非共識」嗎?
我知道,我得先解釋非共識。
非共識其實你很熟悉「從排斥到被承認,從脫離共識到再造共識。這整套過程就是非共識」。如果你依稀記得第一年的跨年演講,羅胖引了馬雲描述新物種誕生的一句話,有點這個味道,給你參考「新物種的誕生,最開始你會看不見。等你看不見了你會看不起,等你看得起了你會看不懂,等你看懂了,已經來不及了。」
創新,就是非共識的過程。新主意出現的當下,全世界都當你是瘋子。這段時間你努力、積極試錯累積、直到最終有人認可你了。這段你把握機會的時間,就是傻瓜窗口,也是非共識的過程。
科技三定律是這麼說的「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鬆平常的世界本來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 15-35 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將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任何在我 35 歲之後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這個過程,就是非共識。
非共識的過程充滿挑戰。為什麼難? 想想,要穿過當下共識已經很難,承受當下共識的壓力更難。我們更必須回到創新的現場,才能了解突破困難後的震撼。他誕生的那一剎那,一燈照亮千年暗。
這就是非共識的面貌,我們現在看到的明朗白晝,是由無數盞創新的燈彼此輝映成的。
那非共識是如何達成、怎麼找到的? 非共識從來不是新玩意,而是把一直以來被忽略的東西呈現出來而已。他本來就在,我們只是重新喚醒他。
非共識的真實來源,是更深處共識。
這些古老的共識並沒有沉底,只是潛水了,終究會回到水面。很多創新就是看懂了這個道理,不是開拓新邊疆,而是回到人性的最深處。形成非共識的過程,是回到母體、強化母體的過程。
我能感知「非共識」嗎? 不,真正的問題是「我們能創新嗎」?當然可以。只要有本事用最新的方法,把古老的事情再做一次。
創新一直都存在穩定路徑: 若不進入傳統,就無法添加新意。
第三問: 我的時間夠用嗎?
我們正處在一個醫學飛速演進的年代。每位正在閱讀本文的讀者,你很有可能可以活到 100、甚至 120 歲。聽起來很美好嗎? 不,對你個人而言可能是個大問題。我指的不是健康,而是你的人生規劃。
22 歲左右開始找第一份工作,到 65 歲左右退休。聽起來挺理想的吧? 很不錯,但是這是預期壽命 80 歲左右的人生規劃。舉幾個例子吧:
退休要幹嘛?
當你的預期壽命是 100 歲,按著上面這個規劃你會驚訝地發現: 你工作 40 年也退休 40 年。退休的這 40 年你要幹嘛? 曬 40 年太陽、打 40 年麻將嗎? 你是做事的人,你耐不住自己的人生下半場如此空泛。在 100 年的尺度下,注定要重新思考我們的人生規劃。
如何和孩子相處?
壽命更長,親子社會關係也開始改變。母親 120歲,孩子 98 歲。年紀上他們是同代人;實際社會關係上,他們並不是一代人。
以前,老一輩會將自己最寶貴的東西留下作傳家寶,不管是珠寶或是經驗。這是人類基本價值的紐帶、代際傳承的秩序。但是,百歲人生來到的時候,這個紐帶變鬆了。
如何定位婚姻?
60 年的婚姻,我們叫做「鑽石婚」。因為這是我們過去的預期壽命的巔峰。活到一百歲得時候呢? 婚姻還會用同樣的方式存續嗎?
職業的變化?
職業同樣的會產生變化。至少就「退休」來看,退休或許是第二 / 三事業的開始。羅胖講了一個故事我印象很深刻: 一個 36 歲的員工被收費站裁員,抱怨自己除了收費什麼也不會,也不可能學會什麼新本事了,煩惱自己下半輩子怎麼辦? / 一個 100 歲的老奶奶後悔 60 歲的時候沒開始練小提琴,如果當時開始練,現在已經是個有 40 年經驗的小提琴手。
一個 36 歲的人說自己來不及了,一個百歲的人後悔自己沒早點開始另一項人生任務。
我們的腦子裡預設了一個 80 歲人生的模型,身體卻要活上一百歲。這麼長的時間裡,人生選擇的標準必須重新劃定,將時間因素列入考慮。我們得分清楚什麼能穿越時間,什麼又會被時間給過濾。能穿越的,要堅守,因為人生很長;被過濾的,要放手,因為生很長。
這是最鮮明的小趨勢: 百歲人生。想抓住他嗎? 升級你的模型,用全新的座標去看待你的人生吧。
第四問:想抓住小趨勢,我的力量從哪裡來?
說來神秘,「信任」這個資產的寶貴,我們常常出了社會、上了年紀才有越來越深的體會。拚多多是建立在「信任」上的公司。如果你對拚多多不大熟,辦公室的團購你可能會熟悉一點。我的辦公室,團購的發起點常常是某位同事在網路上看到某個東西在特價,自己之前也不錯用,順手就發起了團購。
羅胖在這個段落講了一個挺有趣的故事,是一所學校啟動了自己的信任飛輪,經營校友關係。故事很長,我放在最後,如果你有興趣歡迎點連結跳轉去看看: 讓校友啟動學校的信任飛輪: 緣宮
「信任」這就是拚多多的秘密。這份信任感單純的不可思議,是人與人之間非常直接的感知和判斷。這種判斷遠遠勝過千萬條數據,就是「熟人之間的感知判斷」。
亞馬遜靠著三大飛輪推動企業獲利。想要抓住小趨勢,你的祕密就是信任飛輪。這個世界不會只是機器、算法、程式碼的世界。這個世界在很多場景下,會成為人推動人的世界。
力量從哪裡來? 啟動信用飛輪,力量蜂擁而來
第五問: 我們想和時間做朋友,但是時間願意和我們做朋友嗎?
它願意。這答案可能遠遠出乎你意料之外。
只要你是一個長期主義者。你必須持續、長期的守住目標,不只是堅持想做的事情,更不能中斷你正在做的事情,你還得不被誘惑。一旦中斷,前功盡棄。唯獨做一個長期主義者,你才能成為時間的朋友。
2017 年,我們提出一個人生算法的公式:
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複動作的^2
在長期主義的複利下,就算是普通人,也能幹出奇蹟。世界正在發生一場博弈,你要成為數據還是算法?
小趨勢正在發生,你準備好去把握了嗎?
小趨勢是......?
只有三分鐘閱讀時間的朋友們,這段濃縮大總結是為你們準備的。
什麼是小趨勢? 它是影響趨勢的趨勢,帶來改變的改變。
沒有辦法跟,你也不用跟,只要隨時做好準備感知它,並激發那些你早已準備好的力量。
想抓住下一股小趨勢: 你得了解事實的真相、掙脫觀念的枷鎖、重新定位生命的座標、學回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你得有一套長期主義的人生算法。
抓住小趨勢的過程就像射擊一樣: 有意瞄準、無意擊發。用盡全力做好所有準備,手指放上板機。什麼時候開槍? 不知道,也許是起了一陣對的風,也許是目標偶然之間走到了對的位置,一定會有一個信號,你會知道。前提是你必須做好一切累積的準備。
對未來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
短評
對我個人而言,2018-2019 年的跨年演講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年。演講的基本形式--圍繞一個大主題「小趨勢」發出疑問,一一解答--在這一年確立,內容我也很喜歡。特別是長期主義,我也正試著從這個部落格的經營當中累積複利,讓複利創造奇蹟。
數據或算法的博弈中,我的回答是: 算法。你呢?
世界正在發生一場博弈,你要成為數據或是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