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造神運動
聖哥傳/日文:セイントおにいさん 作者:中村 光(なかむら ひかる)。意義上真正的神明
在威權主義政體下,常藉由神化領袖作為統治手段,近代可追溯至孫中山的國父崇拜,1945年國民黨迫遷來台,蔣氏政權更延續了在中國的手段,將蔣中正推崇為人類的救星,一直到如今各地道路名、學校、建築名都能看見中山、中正等名稱,不只中華民國如此,更早之前的德國法西斯代表希特勒、中國共產主義毛澤東,一直到現在的習近平以及朝鮮金氏家族等,都能發現這種將最高領導人神格化的現象。
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個人崇拜」( Cult of personality),也就是現在常聽到的「造神運動」,是指利用媒體大量宣傳,將某個人在團體中塑造成崇拜對象,透過宣傳事蹟、形象等,將人理想化、偶像化甚至神格化[1]。
一般而言,這種現象應該發生在極權統治國家,而台灣從解嚴至今30年過去,造神運動並沒有因此停滯,而是換了另一種面貌出現,陳水扁、馬英九、賴清德,柯文哲,一直到現在的韓國瑜,這些全部都是造神運動下的人物,這對正常民主國家來說是不合理的,民主概念為主權在民,人民能透過選票去表達自己的立場,而權力的分立使機關產生互相制衡作用,藉此杜絕獨裁者由上而下加壓的造神運動,但或許是民主之含義延伸而來的言論自由[2],反倒成為了另一種造神運動的沃土。
台灣與其他現代國家相同,依然是以官僚制的方式進行統治,根據社會學家Max Weber[3]的分析認為,社會的理性化是無可避免的趨勢[4],近年來台灣政黨對立嚴重、經濟衰退、新媒體的崛起也逐漸出現了民粹政治與虛無主義的特質,人們對於工具理性的渴望取代了價值理性的訴求,對於政治菁英的失落轉為無感、卸責甚至憤怒的情緒,造成期待新救世主的情節蔓延[5]。
網路聲量成為青年世代追求的重大目標;紙本閱讀日漸式微,知識的取得完全透過網路媒體或群組的轉貼與傳遞,知識碎裂化與複製化,民粹網紅替代了菁英與公共知識分子[5],所以在網路上有著強烈的發言權,人們將會輕易追隨,期待打破老舊官僚體制。
以實際例子來看,陳水扁代表著打破國民黨的威權,馬英九打破陳水扁的貪腐,柯文哲便是打破藍綠兩黨,到了2018年選舉,「台灣價值」四個字變得不再重要,顯示人民已經厭倦了價值理性的訴求,取而代之的是透過個人特質,以及「拚經濟」的工具理性,牽動整個風向的候選人。
以下會用想像共同體理論,以及民族主義來試著歸納。想像的共同體是由美國學者Benedict Anderson[6](以下簡稱安德森)所提出,基本概念為,社群中的一份子對於社群會有一份想像,可能是基於自身利益、形象實踐、情感等,而社群中的每個人不可能完全互相認識,但卻可能有著相同的利益,所以,民族成員在他們心中存在親密的心理意象[7]。較為明顯的例子為,當自己國家運動員代表出國比賽時,無論是肥胖的中年大叔,或是年輕學子,皆會收看轉播為自家運動員加油。
對於想像的共同體,安德森表示,民族主義的真正力量源自於情感,而不是一般所想像的理念,對於運動員的表現感到興奮就是一個很經典的例證[8],再基於前文所提到民粹主義的興起,我們或許可以推論,具備卡里斯馬特質的人,在台灣或許更容易成為想像的共同體的對象。
但對於卡里斯馬特質的評斷,在台灣有著不太一樣的標準,可能是因為儒家思想長期以來影響著東亞地區的關係[9],台灣將孔子誕辰作為教師節,孔廟被列為古蹟,國中小學課本編撰論語的課文,校園內豎立孔子的銅像,而銅像的用意,就是用來緬懷過去有著貢獻的先人,這也算是民族主義中的一環[10],所以儒學中的聖人崇拜、注重品德修養等人文主義同樣影響著台灣人,像政治素人的柯文哲,形象清廉的馬英九,這種有著高度道德標準的人物更容易被崇拜,更可觀察到在台灣人在評斷政治人物時,第一反應是以品德操守作為評價標準,並非政治專業與能力高低。
2012/12/25 母校孔子銅像應景過聖誕節。傳言捉弄孔子的人學測會考不好
民族主義第二個有趣的地方在於「想像」,民族主義誕生的時代其實是一個進步史觀的時代,人們對歷史的看法逐漸受到「進步」概念的影響,我們會專注於往前進,也就是說一個理想、更美好的未來,而不會再像過去。浪漫主義或更早以前比較強調過去的黃金年代,但民族主義誕生的年代不看過去,相信時代是不斷地在往前進步,未來會越來越好[11]。
綜合上述歸納來說,我們對於官僚政治的厭惡,以及未來的寄望,造成了所謂的造神運動,威權統治下領導者們主動製造聖人形象供人民寄望,現代台灣看起來似乎是由下而上的接受,到了開放民主後,對於過於威權統治的轉型尚未完備,甚至近年來才開始著手進行,經過長期的藍綠惡鬥,人民無所適從後依然需要一位明星,而網路世代的發達,加強了民粹政治特質的顯露,創造出更適合有著台灣式卡里斯馬特質的政治強人登場的舞台。
一昧的憑藉上述的價值觀來造神,最終會發現只是徒勞無功,陳水扁、馬英九等人已經從神壇跌落,並且聲勢快速消亡,台灣不需要更多的造神運動,倘若需要寄託於政治強人反映自身利益與社會地位,應著重於政治能力與議題專業,否則很快又會再度失望,再度造神,這種對於公共政策與政治實踐的無知,其行徑就如同霸凌或盲從一般。
[1] Cult of personality在英文世界裡出名是源於1956年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的赫魯雪夫的一篇秘密演講《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羅伯特·瑟維斯發現赫魯雪夫對史達林時期的個人崇拜使用的"культ личности" ("kul't lichnosti")準確的翻譯是 cult of the individual「把一個人塑造為一個狂熱的迷信對象」
[2] 西塞羅——著、弗里曼——編選、張玄竺——譯《國的治理》其頁70至71
[3] Maximilian Emil Weber:小名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是德國的哲學家、法學家、政治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他被公認是現代社會學和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
[4] Richard Swedberg; Ola Agevall. The Max Weber dictionary: key words and central concept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8–21 [23 March 2011]. ISBN 978-0-8047-5095-0.
[5] 參閱鳴人堂張宇韶《台灣正走向中國「單向度社會」的陷阱》一文:https://goo.gl/u3A7R4
[6]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生於中國昆明,是美國著名的學者,專門研究民族主義和國際關係。為康乃爾大學榮休教授。著有《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提出民族是想像的共同體。
[7] Anderson, Benedict R. O'G.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ised and extended. London: Verso. 1991: 6–7 [5 September 2010]. ISBN 978-0-86091-546-1.
[8] 參閱2010/05/10 Benedict Anderson在台大演講內容:https://goo.gl/eJPL3o
[9] 余英時. 《現代儒學論》.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ISBN 7208027579 (中文(簡體))
[10] 參閱2010/05/10 Benedict Anderson在台大演講內容,民族主義的力量源自於情感段落:https://goo.gl/eJPL3o
[11] 參閱2010/05/10 Benedict Anderson在台大演講內容,民族主義的想像段落:https://goo.gl/eJPL3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