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每遇天災橫禍,農物失收,皇帝在與各大臣商議後便會開倉賑災,紓解民困。農民百姓得朝廷點滴之恩,當即載恩戴德,以謝皇恩;朝臣雅士感帝王賢明愛民,當即感激流涕,歌功頌德。 

中國商朝開始就認為皇權受於天命,天子代表上天管治人間。西漢經學家董仲舒更進一步提出「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1]」,表示「天子」承接「天」的旨意,代表上天統治管理人間事務。這種「天人感應[2]」理論把天子說成是奉天之命來流治人世,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人民應該服從,否則「民反德為亂」,強調君權神授及君權的神聖不可侵犯,藉以鞏固君主專制的統治。中國人受儒家思想荼毒經年,如遇到明君就視之為幸運,若碰到暴君則只能默默忍受。朝臣文人要不隱居深山,以消極態度避世,古有魏晉竹林七賢為例;要不委婉勸諫,甚至輕生殉義,近有清朝戊戌六君子為首。這種「君為上」的奴隸基因早已隨著年月植入骨髓,根深蒂固,難以消滅。 

1912年帝制被推翻、清朝被推翻、紥腳被推翻,但中國人那種深入骨髓的君君臣臣思想卻沒有被推翻。特區政府貪官陳茂波於《財政預算案》中公佈向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一萬元,但同時將這一萬元和香港警察加薪方案綑綁一起。很多「同路人」立即就表示「寧要三萬thx,不要一萬」,或者表示寧願用一萬元換取警察不能加薪。這種思維,正正就是「君為上」的奴隸基因之表現。 

在現代民主國家,上至總統,下至各級人民公僕皆授命於「人民」而非「天命」,官員的職責是為國家和人民服務,這是他們責之所在。若人民公僕失職,不論是下臺或是減薪,都是他們應負之責。今日的港共政府與香港警察,與民為敵,用殘酷手段鎮壓香港人,無論下臺或減薪,皆為理之所在,亦是必然,與一萬元無關。過去23年,港共政府一直挪取香港國庫,以香港的資源圈養一代又一代的新移民,用香港人的血汗錢輸送一批又一批的利益至各中國財團。今天港共政府發放給巿民的一萬元,是香港納稅人的血汗錢,香港人無需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以巿民的應有之福利去換取任何官員或警察應得之責罰。 

米倉內的糧食,原本就是百姓上繳給朝廷的賦役。面對天災人禍,皇帝開倉賑災,責無旁貸,百姓無須三跪九叩,以示皇恩浩蕩。香港庫房內的資產,乃是香港人盡公民之責所繳的稅款。港共政權還富於民,理所當然,巿民無須以物易物,以示支持抗爭。 

大家一頭熱的「寧要三萬thx,不要一萬」,說出來熱血沸騰,豪情萬丈,看似是要表達對香港警察的憎恨與厭惡,但內裡其實只是暴露出存在大家體內「君為上」的奴隸基因而已。 

三萬和一萬,我全部都要!


   [1] 《春秋繁露﹒為人者天》

 [2]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