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症經濟 5 - 去中心化
後疫症經濟的3D現象已開始出現,其中有關 De-globalisation (去國際化)和 De-coupling (美中脫勾)已經不能逆轉,早前我已有文章深入探討 (姚,2020A,2020B),今次與大家討論第三項 De-centralisation (去中心化)。
事實上,把產業集中於某些中心有很多優點,城市經濟學的整個基礎理論便是建基於一個「聚」字 (Agglomeration),而城市之所以有經濟價值便在於人和產業都想聚合於城中,既可減低交通和運輸成本,專業化 (Specialisation)和規模效應 (Economies of Scale);亦能增加串連(Networking)、知識交流(Knowledge Spillover)和創意啟發 (Idea Sharing)。因此,在過去幾十年全球出現愈來愈多的大城市,有的甚至超過一千萬人口,而且有不少研究更指出城市規模與人均經濟產值有正相關 (圖1)。
圖1 城市人口比例與人均經濟產值。來源:Our World in Data
然而,風險與回報成正比的理論同樣適用於此。當產業和人口高度集中於某些地方,一旦這些地方出現危難,將對全國,甚至全人類造成災難,今次全球疫症正正反映過去幾十年的全球生產過度集中於某些國家,尤其是醫療和藥物,一旦發生疫症,產業鏈停頓,全球即面臨重大危機;加上貿易伙伴的互信漸失,貿易戰的報復行為此起彼落,生產地更加不能全部集中在不信賴的國家。
正如財經學的投資組合理論 (Portfolio Theory),概念就是來是不可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必須分散風險,即使可能令整體回報減少,但可避免全軍覆沒!同樣道理,在地理分佈上也不應把所有產業放在同一地方生產,有效解決地區風險問題,及貿易戰等問題。其實自從美中貿易戰開打,美企已開始去中心化,把產業分散到其他地區,但速度緩慢,規模細小。但經過今次疫情,痛定思痛,加上有國家付費搬遷,甚至有命令必須遷出,勢必令全球去中心化加速,並出現新一波的產業鏈重組。
我曾在(姚,2011)推演出名為「空間投資組合理論」 (Spatial Portfolio Theory),為減少不確定因素而帶來的成本增加,會選擇在地理空間上的平衡點,避免集中於中心,因而產生去中心化。誠然,當時主要是討論個人的住屋與工作地點的選擇,但同樣適用於產業鏈的去中心化,相信隨著產業的搬遷,資金的流向也會跟隨出現微妙的變化,令到金融中心也可能出現轉移。
圖2 姚 (2011) 空間投資組合理論文章的封面。
近日經常聽到有關另組國際組織的建議,包括建立成功抗逆圈、互信貿易伙伴計劃、世界可靠衛生組織等,這些都是在檯面討論的國際去中心化新秩序,還有很多不為人知各自進行中的去中心化進程,包括機構的搬遷和採購機構清單的變更等都在檯底進行,過程不一定大鑼大鼓,而且需時可能較長,以免突然影響生產和銷售。香港的老一輩中有不少都曾有管理和搬遷產業鏈的經驗,當年80年代香港的工廠北移,大量生產線和技術搬遷,過程中經常遇到不同問題,因此大多是一小步一小步進行,並且採用兩地同時生產的模式,直至內地工人完全上手,然後才開始全面停止香港廠房的運作,動輒都用上五年時間,相信今次的全球去中心化亦同樣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這一程序;但城市的興衰卻在這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轉變,相信大家都有同感。
參考
姚松炎 Yiu, C.Y. (2011) A Spatial Portfolio Theory of Household Location Choice,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9(4), 584-590.
姚松炎 (2020A) 後疫症經濟 3 - 去全球化,方格子,4月19日。https://vocus.cc/eyanalysispoliecon/5e9b6e4efd89780001b8834e
姚松炎 (2020B) 後疫症經濟 4 - 美中脫勾,方格子,4月25日。 https://vocus.cc/eyanalysispoliecon/5ea38ae3fd897800019bd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