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七年的金鐘獎頒獎典禮上,頒獎人高凌風及康康一段精采搞笑的脫口秀,讓A咖、B咖、C咖這些演藝圈的用詞,進入我們日常生活用語的領域。A咖指的是一個行業中的領頭人物,B咖、C咖就等而下之……

A、B、C、D是英文字母,老外也用來打分數,相當於台灣老師用甲、乙、丙、丁來評定等第。但「咖」是什麼呢?

「咖」其實是台灣話的用語。用台灣話問人:「你是什麼『咖曉』(諧音)?」,乃是一句貶低對方的話,帶有相當的挑釁意味。

而「咖曉」者,實應寫作「腳色」。「腳色」乃是唐代以下的日常用語,所指相當於今日的「名片」、「履歷」、「出身」等意思。

大唐貞觀年間知名訓詁學家顏師古,曾奉當朝太子李承乾之命註釋《漢書》,解釋「謁」、「上謁」的意思,寫道:「為謁者,書刺自言爵里,若今參見尊貴而通名也;上謁,若今通名也。據此,則為謁似今『腳色』手本,而上謁似今之拜帖矣。

宋朝時,若欲入仕為官者,必需提出一份註記鄉貫、戶頭、三代名銜、家口、年齒、出身履歷的文件,若注授轉官,則又加舉主有無過犯,這一份文件謂之「腳色」。

宋仁宗慶曆三年(西元一○四三年),新舊變法黨爭時,歐陽修曾上書〈論班行未有舉薦之法札子〉,大意是說文官有舉薦的管道,可以擇賢任用;但武官卻只看資歷,「或要人使,則臨時祗看『腳色』點差,多是不副所選。

元朝石德玉在《曲江池》這部長劇的第四摺,有句台詞寫道:「張千,取他遞的『腳色』來我看。」可見「腳色」應當也指一種自我介紹的履歷表。

明朝宦官劉若愚在獄中寫過一本筆記 《酌中志》,記述天啟年間魏忠賢禍國殃民的事跡,書中有很多時代的生活細節,極具參考價值。其卷十六〈內府衙門職掌〉有一段:「六科廊掌司六員或八員,分東西兩房,管精微科內外章疏,及內官『腳色』、履歷、職名,月報逃亡事故、數目」;又明朝凌蒙初著《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有一段:「又不曾盤問客官出身,何故通三代『腳色』?

一直到清末,詩人黃遵憲於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至光緒二十年出任大清帝國派駐新加坡總領事,兼轄檳榔嶼、麻六甲、柔佛等地。任職期間創作了〈番客篇〉長詩,描繪新加坡的風土人情和歷史。詩中寫到作者參加一場喜宴,席間與一位老叟傾談,老叟為其介紹座上賓客的故事,詩云:

「指問座上客,『腳色』能具詳。上頭衣白人,漁海業打槳,大風吹南來,布帆幸無恙,初操牛頭船,旁岸走近港,今有數十輪,大海恣來往……右坐團團面,實具富者相,初來錐也無,此地甫草創。海旁占一席,露處辟榛莽,蜃氣噓樓台,漸次鏟疊嶂。黃金准土價,今竟成閭巷……」

追本溯源,「腳色」一詞至少流傳了一千五百年。可惜無論是在國語或是普通話中,這個詞算是已經死亡了(另一說是在元朝時轉成「角色」二字,此議待考)。

幸而「腳色」還保留在台灣話日常用語中(發音「咖曉」;如果是「角色」,則讀作 「kak-siek」),甚至與西方文化相結合,進而翻出A咖、B咖之新意。

「你是什麼咖?」變成了新新人類的常用語,以國語發音,讓「腳色」化身為「咖」,重新回到我們的國語系統中。

這種語言交錯時所散發出來的生命力,正是吾島之民應當珍惜、重視並發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