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像語言一樣,都有由演化而來的先天的根,再經後天的習得,因應不同的文化長成同中有異的不同大樹。

宗教社會學家朱克曼(Zuckerman(2019: ch. 7))分四方面來討論這個過程。一、演化。二、母嬰關係。三、社會。四、個人經驗。

1 演化

小孩子「習得」(acquire)母語,跟長大後自覺地挑選某種外語,刻意地「學習」(learn),性質上截然不同。同樣,道德觀不像衣服、水果那樣到外面隨意挑選,拿回來,成了自己的。深層的、核心的道德感,像怎樣待人、同感、同情、公平等等,基本上都是根深蒂固的:我們一出生就遺傳了這些「內建」的道德材料。

1.1 合作的小群體有利生存

演化史上,人類有95%的時間是以20-80人的小群體形態生活的。有多久呢?單從智人(Homo sapiens)分化出來起算,有20萬年。在嚴酷的生存環境中,一群合作的人往往勝過另一群不合作的人,他們活下來、生養眾多、繁衍下去的機會更大。個人生存跟群體生存,息息相關;大我是小我的存續關鍵。久而久之,生性合作的小群體就越來越多。換言之,人演化成合作的動物,不是因為合作是「好事」、「美德」,而是因為有利生存。由此也可見,物競天擇不等於弱肉強食,因為友愛互助的優勢比自私自利更強、更持久。

1.2 倭黑猩猩、黑猩猩的準道德

倭黑猩猩(Bonobo)的DNA跟人類98.8%相同,操行又怎樣?de Waal(2013)描述了許多倭黑猩猩的行為。例如:如果一隻倭黑猩猩受了傷,哪怕只是一丁點兒,其他倭黑猩猩就成堆的湊過來,有的仔細看傷口,有的幫它舔,有的幫它理毛。如果一隻暴躁的倭黑猩猩傷了另一隻,也會自己安慰那受害的,照顧它。大家不和,吵架了,解決方法往往是擁抱、撫摸、性行為。

「媽媽」(Mama)是一隻黑猩猩,住在荷蘭某動物園裡。Jan van Hooff是以研究靈長類聞名的生物學家,也是該園創辦人的孫子。他們認識四十年了。2016年,高齡59歲的媽媽重病,不想吃喝,躺在籠子裡。快80歲的van Hooff去探望媽媽,破天荒進了籠子;一邊模仿黑猩猩打招呼的聲音,一邊走到她身邊,拿了點東西給她吃。媽媽開頭沒有反應,突然咧着嘴叫,把嘴唇都反了過來──那是黑猩猩的笑,開懷的笑。她認出老朋友了!她伸手輕撫老教授的頭髮,勾一下他的後頸,教授湊過去,讓媽媽抱了一下;教授撫摸着她,媽媽在他頭後方輕輕的拍,像安撫小猩猩一般。這是他們生平的第一抱,也是最後一抱。嚴格的說,人無法確切知道動物心裡想什麼,但是任何人看了這一幕,想必都心有慼慼焉。

黑猩猩(chimpanzee)的確比倭黑猩猩凶暴,卻也會幫助有關節炎或其他疾病的黑猩猩,安慰難過的或垂死的同伴。朱克曼說得好:

它們不信神,不上教會,不聽講道,沒聽過《聖經》故事,卻會養育幼小,分享食物,互相保護,團結互助。

這些社會行為反映的,是同感(empathy)、同情(sympathy)的能力;就算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德行,起碼是準道德(prototypically moral, protomoral aptitudes)了。這是人類道德源於演化的有力證據。

媽媽的故事,還有動物情緒等等,可以參看van Hooff大弟子de Waal的新書:Mama’s Last Hug (2019)。除了靈長類之外,大象、海豚等也有許多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的行為,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看Ridley (1996)。

1.3 嬰兒已有道德感

如果道德感是天生的、內在的,嬰兒應該有。實驗發現:的確有。還不到5個月大的嬰兒會喜歡戲裡助人的玩偶,不喜歡搗蛋的(Bloom(2013))。其他研究發現:不到8個月大的嬰兒會同情戲裡難過的母嬰,學步兒會設法幫助丟了鑰匙的陌生人,幫雙手提着東西的人開門等等。

大量研究顯示,嬰兒生來就有道德感,會分辨好行為、壞行為,喜歡善良、互助、公平。當然,嬰兒也好,倭黑猩猩也好,都沒有那種「高層次」的道德。他們不會在哲學上推敲、思想上反省,自覺地衡量後果,加以取捨。但是道德大樓的磚塊,已經準備好了。

1.4 大腦內建的道德機制

道德有大腦的生理機制,尤其許多荷爾蒙跟道德功能有關。例如:下視丘分泌的催產素(oxytocin),就有人稱為「愛的荷爾蒙」。母親懷孕時、哺乳前、哺乳時,都會分泌大量催產素,觸發母親對嬰兒的關懷(Churchland (2011))。母親把嬰兒照顧得安安穩穩、滿足快樂時,母親和嬰兒的大腦都會分泌催產素。人與人親密地身體接觸時,催產素會增加。我們看見別人受苦,催產素會增加,叫我們更想幫忙。總之,我們關懷別人、被別人關懷的時候,大腦都會分泌催產素。

催產素也是「信任荷爾蒙」。有對照組的實驗顯示,以鼻噴劑增加催產素的人,格外信任他人,也格外願意合作。另一研究發現,催產素叫人體會別人的想法、感受時,體會得更準確,因而更能同感。

韌帶不等於跑,催產素不等於愛,荷爾蒙不等於道德;不是韌帶叫我們跑,不是催產素叫我們愛,不是荷爾蒙叫我們道德;而是說,我們跑,我們愛,我們有道德,都有相應的生理機制,顯然都是由演化而來的。

2 母嬰關係

《左傳》裡有個有名的母嬰故事:鄭莊公出生時難產,母親姜氏不喜歡他,而喜歡弟弟共叔段。共叔段謀反,姜氏做內應,被鄭莊公平定。鄭莊公把母親安置在某地,說:「不到黃泉不要相見了。」後來後悔,掘地道相見,和好:「遂為母子如初。」一出生就不愛,如什麼初?如懷胎的初,在肚裡時本來是親密和好的。生命什麼時候開始?在媽媽肚裡就開始,所以中國人多算一年的虛歲。母嬰關係不是出生後才有的。

許多動物一生下來就能跑能跳,甚至獨立求生,人不行。幼弱無依的嬰兒全靠無條件愛他的母親來照顧,而且哺育期特長;人類這樣的繁衍方式好像預設了親子的道德關係。許多研究發現,母嬰關係是孩子的道德發展的關鍵。簡單說,母親關懷孩子就是孩子關懷他人的藍本。我們長大了,看見別人困乏、受苦,都有惻隱之心(sympathetic impulse):

這種惻隱之心不是根據什麼哲學論證,也不是為了順服神的旨意。而主要是體會到人際關係的美好感受,因為我們幼弱無依時得到關懷,而陶冶了性情。

所以許多研究發現,親子親密,孩子長大後道德感特別強。而且關懷的範圍常常會擴大,由親及疏,即儒家所謂推己及人。

儒家認為父母死後,子女應守孝三年。宰我質疑三年太長,孔子除了反問他心安不安之外,事後又提到「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論語‧陽貨》17:21)孔子提出的理由,點出了道德的本質:關鍵不在多少年,而在禮的源頭。孝順父母不是因為是神的十誡,而是因為道德本於人性,而人性是演化而來的。

3 社會、歷史、文化的薰習

3.1 社會化

個人的自我認同、喜好、信仰、世界觀、價值觀等等,大都是社會化(socialization)的結果。我們不自覺地被身邊的文化所薰染,學會怎樣穿衣服,怎樣待人接物,什麼合宜,什麼重要等等。朱克曼的大女兒喜歡意第緒語(Yiddish),因為祖父說意第緒語,家裡也常說。小兒子喜歡踢足球,因為當地流行。

社會化不是一板一眼的複製,是有個別例外的整體大勢。例如:為什麼不是大女兒踢足球,小兒子學意第緒語呢?別說既不踢足球、也不學意第緒語的孩子了。然而,看整體的話,大勢是十分清楚的。例如:在沙地阿拉伯長大的幾乎都是穆斯林;在美國猶他州長大,六成是摩門教徒;在巴西長大,大都是天主教徒。

3.2 內化

我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吸收周遭的人的行為模式、價值觀念等,變成自己的,稱為內化(internalization),也稱為內隱學習(implicit learning)。內化跟社會化是一體兩面,內化就是社會化的最後結果。朱克曼的小女兒剃掉腳上的毛,打從心裡覺得這樣才好看。這個由衷的個人喜好其實正是社會化的結果,因為她的祖母、媽媽、朋友都剃。此外,從古到今都有些民族,女人故意把牙齒染黑,一個個都說這樣才漂亮。

道德觀的內化比審美更值得注意。差耻是內心的情緒經驗,卻源於外在的社會文化:我們想像別人用責備的眼光,看着自己違反了社會規範,因而自我責備。由此可見,社會化和內化的影響大而深刻,而且跟道德息息相關。

3.3 日常生活的範本

日常生活的常態會內化為我們的文化理想。如果你的生活圈裡,不論見聞親歷,大多數的人大多數的時候都友善合作,買票排隊,敬老讓坐等等;你就會內化文化裡的規範和道德觀念,長大後希望自己如此,社會也如此。

3.4 道德議題

社會化和內化也影響了我們對個別道德議題的態度。假如親友鄰居都認為同性戀很噁心,教會都說同性戀是罪惡,政府說同性戀要繩之以法;你長大後八成也會這樣認為。假如親友鄰居都說同性戀也很好,醫生都說同性戀不是病,政府說要保障同性戀者的權利;你長大後八成也會這樣認為。你的個人看法不全是你個人的。

4 個人經驗

4.1 經一事,長一德

我們憑着理性,受了教育,添了知識,然後反省經驗,再三斟酌,把所知所想跟所見所行結合起來,道德上漸漸成熟。期間有些特別的經歷會影響個人的道德觀,而且影響有時候會擴大,由個人啟發他人,甚至促進社會的道德觀。

布朗(John Brown, 1800-59)是個白人,卻支持解放黑奴,而且主張用武力。1859年起義,雖然事敗人亡,訴諸武力也有爭議,卻啟發了許多人,促成兩年後的南北內戰,終於解放黑奴。

布朗身為白人,為什麼要幫助黑人,連性命都賠上呢?一、他的父親主張廢奴。二、他是基督徒,對《聖經》詮釋卻跟南方不同。此外還有一個關鍵:他十二歲時交了一個年紀相若的孤兒黑奴朋友。黑人的苦況不再是抽象的知識,而是有血有肉了:朋友吃不飽,穿不暖,大冷天睡破房子,一再被人毒打,包括用鐵鏟。布朗親眼目睹人類的苦難,於是反對奴隸制,誓不罷休。

由個人到社會,等於反向的社會化。

4.2 動人的作品

好的作品,不論小說、傳記、戲劇、電影、電視節目、演講,以至傳單,往往可以啟發個人,進而促進社會的道德發展。

James Carville (1944-)小時候生活在種族隔離的美國南方,是個白人,本來不太關心黑人的事。16歲時讀《梅岡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欲罷不能,讀後跟自己說:「他們是對的,我們是錯的。」

薩孟武小時候讀了明代忠臣楊繼盛獄中所寫的自傳,「看他小時候被後母虐待,稍長又被長嫂虐待,一經做官,復彈劾嚴嵩,被捕下獄,受盡苦打,兩腿腐爛,露出筋骨,……不覺感動之至,流下眼淚。我要做楊椒山,我要殺死嚴嵩,留芳名於千古,這是我幼時的立志。」

傳統的戲曲小說,像《三言二拍》之類,多少有些教化功用;韋小寶聽說書,一輩子講義氣;歌仔戲到今天仍然強調教忠教孝。所以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說:「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說」。看了黑澤明的《生之慾》,叫人反省關懷他人跟人生意義的關係;看了亞祖貝彤的記錄片,悲天憫人;看了Singer (2019),起而行動。

這些例子的作用跟個人經歷差不多,作者的筆、導演的鏡頭,擴大了個人見聞的範圍而已。不論寫實還是虛構,觀眾、讀者因而發現原來忽略的社會不公,激發起同情心,斟酌過道理;最後把自己的道德觀釐清了,強化了,甚至更新了。

5 結論

首先,道德既因社會、文化而修改、微調,源於道德感的道德原則就有變異,不能永恒不變、放諸四海、人人適用。道德既由演化而來,就是全人類的共性,不完全由社會、文化等決定。換言之,道德既不完全絕對,也不完全相對(Shermer (2004))。

這毋寧是好事。因為演化的共性保證了合作的基礎,社會的變異保證了進步的餘地。 《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17.2)孔子在科學尚未昌明的年代,有這樣深刻的洞見,實在識見驚人。《孟子‧告子上》:「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1.6)(楊伯峻語譯:「這仁義禮智,不是由外人給與我的,是我本來就具有的,不過不曾探索它罷了。」)孟子講的當然不是演化,但是道理是相通的。如果道德只是上帝給的一套現成的東西,為什麼中古的道德觀遠不如現代的道德觀呢?為什麼從前蓄奴、虐待人、歧視女性妥當,現在就不妥當呢?事實證明,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道德上已大有進步了(詳參Pinker (2011))。

其次,道德由演化而來的科學事實,並不減損道德的價值。正如Singer(1993: ch. 5, 7)所說,演化上的解釋並沒有叫我們幫助兄弟姊妹的愛心少一分真誠,也沒有叫我們幫助朋友的友誼變成功利。科學家把愛和道德溯源到演化,不是無情、不是功利,而是把愛和道德放在億萬里四方上下、廿萬載古往今來的大脈胳裡,才了解得更寬廣、更深刻。

參考文獻:

Bloom, Paul. 2013. Just Babies: The Origin of Good and Evil. NY: Crown.

Churchland, Patricia S. 2011. Braintrust: What Neuroscience Tells Us about Morali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e Waal, Frans. 2013. The Bonobo and the Atheist: In Search of Humanism Among the Primates. New York: Norton.

De Waal, Frans. 2019. Mama’s Last Hug: animal emotions and what they tell us about ourselves. New York: W. W. Norton.

Pinker, Steven. 2011.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Why Violence Has Declined. New York: Viking.

Ridley, Matt. 1996. The Origins of Virtue: Human Instinct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London: Penguin.

Shermer, Michael. 2004. The Science of Good and Evil. New York: Henry Holt.

Singer, Peter. 2019. The Life You Can Save: Acting Now To End World Poverty. NY: Random House.

Zuckerman, Phil. 2019. What It Means to Be Moral: Why Religion Is Not Necessary for Living an Ethical Life. Berkeley: Counterpoint Press.

薩孟武. 1967. 學生時代. 台北:三民,2005.
 

 Mama and Jan van Ho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