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健康
Dominik Lange on Unsplash
看到電視台上的那兩個字:「健康」,不免地,想到關於健康的誤解有多深,甚至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健康痴迷」。身體的健康,我們都知道是最重要的,不過呢?心理的健康,似乎沒有一個人認真去追求討論——你說心理學家?不不不,我不相信他們的「診斷」,所謂的正常生活根本沒有這一回事。看著人來人往,我們的內心也還是只有自己(與親人朋友),其他的一概排除在外,這實在不能怪我們,畢竟,你跟「陌生人」不熟,實在沒有必要做朋友,管他是同性還是異性,我們最好的朋友——回到被窩裡面的那個自己。
從來就沒有人認真檢討自己的所作所為,看了「增進」自己的能力之後,例如「現階段的方法論」之後,我們似乎也只是為了意義在創造該此意義,這不能怪我們,人類為了追求自己的進步,的確第一時間只會想到自己,你想賺大錢?你想找到大客戶?你想到找到潛在的商機?你當然得要從過去,或是從「市場」去研究開發,找出一個可能的「契機」。你想脫單?你想與你家人和睦?當然都要去思考你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情仇。只是,說真心話,你與家人之間的距離實在有段距離,一項研究因為性別而有感,當女性受到指責時,她們會把原因歸咎於內在,男性則是外在。然而,不管是內在還是外在的原因,人與人之間的「權力」分隔,就像某迷宮一樣,看得到出口,卻看不到兩者的出入口。
有女生笑我說,怪咖很難找到女友。我不以為意,因為沒有人是正常咖,你所謂的美食旅遊電影,老樣子的女生論調,也很難從一堆女生中脫穎而出。每一個人像是某種模板刻印出來,外表不一樣,內心還是小女生,在〈(不)一樣〉中,我剖析了我們,現在的生活範本也都是從一樣的內容去區分彼此的不同,你是業務?你是研發?你是管理?你是設計?你是內勤?那很好,就跟有人捕魚,就一定有人區分漁獲以及如何買賣更好的價格一樣,哪有什麼不同?
過去,我也曾經強調,工作的辛苦是很難真正分得一清二楚,藍領階層的人對比白領階級的人怎麼會懂?排除政治之外的紛擾,在社會的基本底層中,或是商業競爭的水平中,工作的「辛苦」,人人都有,我們怎麼體會?你在工作上要做的事很多,我也是;你在自己的生活很忙碌,我也是,我可以把自己的行事曆排得水洩不通,但沒有意義,因為除了讓你自己看起來很有成就感之外,好像沒了?
週一到週五上班,下班之後去進修,進修完之後再去健身房運動,或是回家看自己的戲劇,追個沒完。週六日與三五好友美食,小旅行,還有進修,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坦白說沒有什麼不好,一般人對於自己的「進步」在自己的生活領域中創造自己的生活風格以及自己的水準,無疑地就是在提升自己對於「自己」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是在於讓自己看起來更加與他人不同,「成功篇」告訴我們,愛自己,提升並且加強自己,讓自己更有感,數一數二就是自己的進步水準,就像天天在電視宣傳所看到的那種角色「專業的女強人」,或是身體與心理的提升意義,這沒有問題,有問題的不是在於「宣傳」內容,而是每一個人都這麼想。
所以我才是怪咖,沒有這麼想的人是因為不是不會這麼想,而是想之意義的根本不是我們看到的那樣,如果社會真正要求「社會合理」之後的一股意義,那麼社會風氣應該跟著照辦,但也會讓多數與少數對立更加嚴重,當你站在自己的某種肩膀之後,自然認為那實在很微小,不該掛心,然而,我不能一概而論,但有條界線就是當你有了「高額」的巨富之後,自然認為幾千元實在很小。
貧窮的角度,沒有人想像得到,我可以說,世界上要「沒有貧窮」,是不太可能的。社會上,世界上,幾千萬人以上過得不是你我可以想像的生活,就連在本國,管他是已開發或是開發中的國家,也有低下人家的存在——狗眼看人低是不是這麼一回事?美國的研究也有意思,也證實了這點,他們是資本主義,所以非資本主義更加受到讚揚,所以以志工的身份回饋會更有感,回到了台灣,每一個人都在增強自己的進步水準,健康往往是自己更有健康——意義之中的去相信自己很有不同,往往也扼殺了自己的大腦思想。可惜的是,人只看到該相信的,就忘記不該去相信的,你的路徑只有前進,不該後悔,但抱歉,我都在後悔,因為我都會反省思考裡面的渾水。
Tony Lam Hoang on Unsplash
你跟一般女生(男生)都一樣,你並沒有「特別」之處,你所謂的特別,在我眼中,仍是「平凡」與「正常」之間的微小分界,你喜歡的東西與其他女生(男生)並沒有不同,你的興趣與其他的女生(男生)興趣幾乎「一樣」,你自以為不同,但其實你只是一個樣子所苛求出來的一樣進步意義。
偽意義所教我們的出發點是偽裝出來的意義不管是否成為真意義的代名詞,都會為我們的生活加上正確的意義關係詞,一個人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很有進步感,我不管是真正的進步,還是非進步,說穿了,在提升自己的能力水準時,生命也只看到自己的進步不同,去證明我很有不同。當一個人努力能夠在生活上增進對於自己的非凡意義時,就是愛自己的逐一更迭進步上的生活意義,以示證明自己進步是很不一樣的。
我們都是某種證明自己與他人不同的論點,又開始鬼打牆,胡亂推論一個很了不起的論點,以示說我有不同。
但回到一樣的論點時,我們只有看到一樣的中間水平,因為每一個人都會這麼做,多數人,甚至社會合理上的正確,把合理推向「正向」以及與「樂觀」,「善良」,還有關愛的角度時,並不是沒有正確,只是推得用力過猛,角度的忘卻是每一個人皆是不同,我們真的不懂他人怎麼想,但是我們難以平衡做到這點。
也許少數族群不應該存在,對於多數社會人的期盼,合理往往是一種正確的選項,健康的心理,是應該真正接納少數的族群,不過,我們是有健康的心理,那也是自己說了算。學歷是很好的例子,一個人總會把某學歷掛在嘴上,寫在履歷表上,還有自己的知識上。一個人能懂什麽?你就算會修水電,不代表你會設計,你有美學思想,不代表你真的很懂藝術,大廚與農夫不同,經理人與鋼筋工人不同,除了辛苦之外,你沒有多了不起的成分在。
社會是自私的嗎?一部分算是。算是無私的嗎?也算是,有無人情味,並不重要,因為漠不關心與熱切慰問只是一線之隔,看你願不願意這麼做。社會的文化水平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當然也就跟著不同,同一現象我們是可以看見的,就是社會角度的一方面合理,也就造成了一方面的成功去推論,我們都是某種證明自己與他人不同的論點,又開始鬼打牆,胡亂推論一個很了不起的論點,以示說我有不同。
不管健康的身體如何,你的生活作息,你的飲食沒有維持「正確」型態,再多的保養(品),也是白費。你對於飲食的要求,如果沒有依照食物的真正的「健康」,那麼也只是在美食上打滾,也滿足不了你口腹之慾。肥胖是全世界的慢性「病」,但身體的健康可以「復原」,心理的慢性入侵,卻是一輩子也不會康復的「緩慢性病」,才叫人諷刺。
我們沒有意識到這點,即使有,那又如何呢?巧克力蛋糕與一塊「有麩質」的餅乾更為誘人,因為我們把過敏的東西都剔除了,無麩質,甚至去除過敏原,真正的問題也不是在於健康,而是過於健康。
人的真正的問題是自己,該檢討的也是自己,那就宛如常說的寓言故事周處除三害沒有深刻看到自己,不管你該檢討的內在還是外在,改變的是內在還是外在,總有人說你的不是,於是乎,愛自己最偉大,被討厭出來的勇氣甚至做自己的堅韌信心,沒有什麼不對。每一個人若是真正想於我們之間人際共有的相異或是相對之處的某一道分界時,或許可以振作出不同的思想,好讓我們能夠想出不同的意義,但可惜並且是在於一度地在自己的心理健全上,都以為自己是某一部份的完備,才更加諷刺又奇怪。
做自己沒有對或不對的地方,追求健康沒有不正確的方向,只是思考的都只是意義之中的那層意義焦點,你只看到蛋糕餡裡的餡料,沒有注意蛋糕之外或是底盤的東西,你當然只會用手抓,而不是先去洗你的手。
健康的人是自己對於自己的期盼追求,都以為那很天衣無縫,相當完美妥當,再美的內衣不是穿在展示台的,因為用來洗比展示給他人來得實際,而內在的健全都以為自己得所對付任何外來批判,都很「正確」,說穿了,是我們政治正確產生的人性渲染,意義只是被當成你獨一的意義,思考兩者,或是多者,我們難以有所完整包容,但只是意義圈子中繞出一個「對等」的意義。
病了嗎?這是很肯定的。不管市場的「商機」,是如何,終究是多數人的地盤,沒有想到的是社會也就盡情合理,盡情地「以為」是「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