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X香港人】#001 什麼是香港人
去年六月九日,超過一百萬人上街遊行,揭開了反送中運動的序幕。自〈逃犯條例〉爭議起始,社會衝突不斷,走到今天,已是一年。而一年後的今天,國安法兵臨城下,香港前路茫茫,作為香港人,不管將來如何,亦希望這些關於香港的所有能一直被保留。
【香港X香港人】開首想要探討「港漂」與「海外香港人」對香港和香港人這個概念的想法——怎樣看香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後國安法時代,「香港人」這個身份是否會改變、或是變成什麼樣子?未來又會以怎樣的形式留存或消失。
銅鑼灣街頭(資料圖片,來源:Jordan Merrick @ Unsplash)
走或留
她初中以後就到了英國唸書,在當地修讀數學系學士,後來成了軟件工程師。
在倫敦,她的工作的發展空間寬闊許多,收入也遠比在港可觀。
她說她將來的計劃還是會結婚生子,為了下一代著想,還是留在英國比較好。談起兩地的教育制度,她說香港的填鴨式教育本來就很死板,未來的更是洗腦教育、factory education,每個人都好像工廠製造出來的產品一樣,不再有獨立批判性思考。但其實那些孩童都值得擁有更好的啊,people deserve more than that,她皺眉道,現時世界發展得那麼快,五年後又是全新的模樣,學生應該學習的是軟技能(soft skills )而非技術式技能(technical skills)。
至於生活,她說英國的節奏比較彈性,沒什麼特別事時可放慢腳步,讓生活的空間更大,不像在香港什麼時候均是那麼急促緊繃,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必須講求效率。「但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那麼快、那樣匆忙。生活還是該有一些時間過得悠閑、放鬆一點啊。」
在香港,如果失去了效率與便利,就好像失去了自己的優勝之處一樣。然而,這個「快」字卻可說是香港人的特質,她苦笑道,也不知是好是壞。
「我基本上每年也會回一次香港。但每一次回去,香港都好像變得更陌生。不只是商場充斥著名牌店,物價不斷飆升等,更是香港已不是我認識的香港。」她嘆了口氣,道:「我好像已習慣在英國的生活,而香港似乎已不再適合自己。」
但這個城市還是有我值得留戀的地方,她說,那就是這裡的人。
關於香港
「使香港這個地方那麼特別的是人啊。」她如是說。「一個地方之所以獨特,是因為那裡的人。而我覺得香港人由始至終也是沒有太多的改變。」
而說到香港人的特色,她毫不猶豫的答道,是堅持。
「香港人有種近乎頑固的堅持,那是這麼多年來唯一不變的特質。但這亦造成了很大的問題,就比方說現在,黃絲很堅持他們的信念,藍營也認為自己的想法沒有錯,正因為他們都堅守各自的相信,相信自己在做對的事,所以現在雙方的立場才會那樣兩極化,社會的對立那麼嚴峻。」
「香港人的情況很多時候是,兩個抱著不同信念的人,總是覺得『我是對的,因為你與我不一樣,所以你就是錯的。』」可這份頑固卻是構成香港人最主要的元素,若抹去了堅持,是否就失去了香港人最大的特色呢,她側了側頭問。
我想堅持自己的正確與堅持別人的錯誤是有分別的,我說。無論是怎樣的見解,也需要被聆聽以及理性溝通,或許在對話後你仍相信自己的那套看法,但這並不代表在這之間不必聽聽別人的想法,何況其實更多的時候,雙方不一定是衝突的,你是對的,別人也可以是對的啊。現時的問題癥結就在於,信念這件事常被過於二元對立,但實際上並非所有的人和事都那樣黑白分明。現實裡的灰色地帶何其多,香港人的這種執著在亂世中也不知是好是壞,實在教人莞薾。
「這是現時香港要解的結,但絕不容易。」她點點頭,續道:「但是我絕不認同香港人是冷血的,其實港人的冷漠,是不想打擾他人,所以自己畫了一條界線,尊重彼此的空間。但當真的發生些什麼時,你會發現許多人也願意出手相助。例如乘巴士時會主動給一些沒口罩的人口罩諸如此類。看看這年來的社會運動與疫情就會知道,香港人其實是可以、並會如此團結互助的。」
她認真的述說著關於香港的種種。我想起去年六月一、二百萬人的遊行,救護車來了,黑海分出一道路,再淹沒的也瞬間留白,是那樣理所當然的默契。七八個小時的遊行示威,一條車軚都沒燒過,垃圾分類回收好,回去以後似是不留痕跡。是如此的Hong Kong style。團結得令人感動,也教人悲哀。
我無言的書寫著,打破沉默的是她。
「除了如果有人求助,會衝去幫忙之外,香港人還是相當勤奮的一群。香港人的奴性真的很重。」她笑說:「可能你已經工作到很累,但若見到別人需要幫忙,或是老闆再叫你去做一些事,你會抱怨、罵幾句髒話,但你還是會去做啊。在英國,下班了就是下班了,人們才不會理你咧。」
她說起這話時我也忍俊不住,的確,那就是香港人啊。
什麼是香港人
「承認自己是香港人的,就是香港人。」她幹脆利落的擱下了這句話。
「我從小在香港成長,學習的是香港的文化和核心價值,這些觀念和經歷形成了『我』,若沒有了這些,我就不是現在的我了。這些經歷造就了我的身份,即使現在的我在英國生活,擁有雙重身份,我也會認同自己是英國人,但『香港人』這個身份仍是我不能割捨的一部分。對我來說,只要融入香港的文化、環境,個人的行徑如習慣、對事件的取態、思路是與這個城市一致的,那他就是香港人。」
「這件事不需要別人去承認,只要你自己這樣認為是就夠了。」她淡然的道:「因為一定是經歷過、感受過些什麼,始會讓你有這個『香港人』的身份。」
香港人不是以種族、故鄉來區分,而是那個人對於香港是否有歸屬感,她如是說。這有點如同「家」的概念,因為家就是城市的縮寫,而家在何方,是自己釐定的。
結語
關於什麼才是香港人,大概誰都有著一番說法。但是對於她概括「承認自己是香港人的,就是香港人」這一點我卻深表贊同,因為人的身份認同不應以膚色、血統來劃分,而是你認同那裡的文化、價值觀等,並對那個地方擁有歸屬感,你,就是那裡的人。
當出國旅遊、留學或工作時,我們常會被問到「你來自哪裡」。而對於這項疑問,相信許多人的答案也是「我來自香港」。然而,我們為什麼有這個下意識的反應,又是什麼讓我們會回答的如此理所當然,我想這些問題在近年社會運動爆發以前,似乎並沒有太多的思考和討論。事實上,什麼是香港人、又是什麼構成香港這個詞語,使我們那樣獨特而驕傲。如若香港二字不只是某個地理位置的代名詞,那它背後承載著的,究竟又是些什麼。
這就是本專欄創立的目的——剖析那些構成香港與香港人的元素,並找尋各個世代光譜、立場背景的人們對這個答案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僅願在往後的文字對談中,關於香港人的未來,我們都能讀得些許線索。
特別鳴謝:留英香港人R
採訪、撰文:玄楓
(歡迎讚好和追蹤Facebook @imxuanfung )
專欄簡介
【香港X香港人】想要探討的核心有二——什麼是香港人、又是什麼構成香港這個詞語。專欄將會訪問不同身份地位與光譜立場的香港人,讓他們訴說各自對香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中的記憶、感受以及想像,希望能紀錄那些關於香港與香港人的一切。
⠀⠀⠀⠀⠀
因為關於香港的所有,都值得被好好書寫。⠀⠀⠀
因為無論香港變成什麼樣子,也是我們的香港。
作者簡介:
筆名玄楓,90後。亂世中一粒細薯仔,祇想不知天高地厚,無悔的闖闖這個世界的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