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2020年,我走进台湾给中华民国庆生的酒会
「2020年,世事多变。蔡英文如何带领团队,给中华民国举办这接待重要外宾的“109年国庆”酒会?」
端传媒记者 李易安 发自台北
十月十日下午四点整,我在台北宾馆前排起了队伍。身为台湾人,这是我第一次获得机会参加双十国庆酒会——以记者的身份。
实际上,这并不是任何一个寻常台湾人都能踏足的场合。和早上由“国庆筹备委员会”主办的“国庆大典”不同,傍晚举行的国庆酒会,其主办单位是外交部,而主要受邀的对象,则是驻台使节和外媒记者,外交应酬的气氛更加浓重。
所有与会人员,都在进场时拿到了识别证。贵宾和工作人员是黄色,而媒体记者则分为两种:外媒记者不论国籍为何,都一律视同“外宾”,拿的是黄色的“贵宾证”,前来目的是“出席酒会”;至于本国媒体的记者,拿到的则是红色的“记者证”,参加目的是“采访酒会”,在会场中容许活动的范围,也不如外媒记者。
于是就这样地,我在排队入场、领取识别证的过程中,也体验了港台之间在“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下暧昧难解的关系:“立足香港”的端传媒,拿到的是“本国媒体”的记者证。
早有耳闻双十国庆酒会很像一场“园游会”,而实际在现场的感受,也的确相去不远:外交部礼宾处在台北宾馆巴洛克式的建筑旁架起棚子,将各种饮食摊位围成一圈,又在“心字湖”前搭建舞台,让宾客得以在台北宾馆的露台上居高临下、观赏表演,气氛其实颇为轻松。
建于日治时期的台北宾馆,最初是台湾总督的官邸,从将近一个世纪之前,就一直是杯觥交错、外交仪典之地——台湾前总统李登辉于七月底过世之后,台湾政府也将追思场所设于此地,双双彰显了李登辉和台北宾馆各自的特殊意义。
酒会的安排:谁是台湾重要的“国际伙伴”?
酒会上的饮食也颇值得一提。
礼宾处除了准备了西式、日式、台式和清真料理之外,在甜点区,也刻意邀请了两个“青年创业店家”前来摆摊,分别提供“法式红龟粿”、“黄金擂茶雪花冰”之类使用台湾在地食材、兼揉国际饮食元素的甜点。至于酒水区,则分别由“台湾啤酒”和“金门高粱”担纲,确实台味十足。
到了下午五点,宾客准时入场,进场的每位宾客都戴着“国庆纪念版口罩”,上头印有今年双十活动的主视觉图样。由于台湾疫情相对平稳,近期几乎没有社区感染案例,因此与其说这些“国庆版口罩”承载的是防疫功能,倒不如说是“口罩国家队”的外显符号,更像是用来反映、提醒疫情让台湾人凝聚向心的现况,再次将防疫相关的符号和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些“国庆版口罩”的魅力,也可以从它们的抢手程度看出:双十节翌日,总统蔡英文在 Instagram 上发起抽奖活动,网民只要追踪帐号、留言,就有机会获赠“国庆版口罩”,在一小时内就获得了 16000 多赞和 5000 多则留言。
至于来宾进场的安排,也有些玄机在里头。
首先进场、在食物摊位前供媒体拍摄的来宾,是副总统赖清德,而被安排与赖清德一同行动的,则是英国驻台代表唐凯琳(Catherine Elizabeth Nettleton);紧接着进场的是总统蔡英文,而站在总统身边的,则是美国在台协会处长郦英杰 ( 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最后进场的是行政院长苏贞昌,而走在苏身边的则是欧盟驻台代表高哲夫(Filip Grzegorzewski)。
看表演时,站在露台第一排的贵宾,基本也都是这几位使节人员和其眷属——台湾现下最重要的国际伙伴,一目暸然。
平心而论,这场酒会中规中矩;食物安排虽然偶有巧心,但整体而言并不突出。不过很有意思的是,日本代表对于台式小吃似乎特别钟情,几乎每位都端着一碗“台南担仔面”在捣头享用。最受西方宾客欢迎的,则是近来在西方国家也开始流行的“台式刈包”,以及制成台湾形状的小点心。
虽然对于活动评价平平,但在场的外媒记者却告诉我,至少“台湾邀请了他们”。其中一位今年刚被北京“驱逐”、辗转来台的外媒记者说,中国政府并不会邀请外媒记者参加类似的国庆晚会,“上次邀请,听说已经是江泽民时代了。”
感觉上,这场酒会几乎太过短暂,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七点一到,工作人员便开始广播:“凯达格兰大道将于七点半解除交通管制,亦会开始执行违停拖吊,请各位贵宾尽速移车。”若说这是一种温柔委婉的“送客令”,倒也下得十足“台湾特色”。
电子牌楼与“国庆金钗”:逐渐挪移中的国家定位?
我和其他记者步出会场时,凯道另一端的总统府正好在上演“光雕秀”;台北宾馆外临时搭设的双十牌楼,于蔡英文上任之后,早已改成了 LED 显示器,在夜空中兀自闪耀,不断变换花色。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当代感十足的主视觉图案之外,牌楼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替换成“旧时”的牌楼样式——是的,就是被不少台湾人戏称为“华国美学”的大红底和繁复花边,显然没有断然割弃“传统品味”、依然照顾到了某些受众;一位上了年纪的市民,在我身旁驻足观看牌楼变换花色时,也不禁脱口而出:“还是大红大花,才有国庆的感觉啊。”
事实上,许多讨厌“华国美学”的台湾人,也经常拿马执政期间的双十活动主视觉,和蔡英文执政期间作比较:前者沿用了传统喜庆爱用的红黄配色,色彩饱和度满点;后者则显然更为简练、多元,也更符合年轻人的设计美学。此外,电子式的双十牌楼也更有弹性:10 月 7 日李登辉下葬五指山当天,凯道上预先设置的双十牌楼,就曾临时改为显示“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等李登辉的生前名言。
同样反映出这些弹性并蓄、当代脉动的,还有“国庆大典”的仪典措施。
蔡英文上台之后,尽管沿袭了不少仪典传统,却也进行了部分改革,比如邀请“新住民”担任大典主持人、彰显台湾社会的多元包容,也比如将以往在大典中服务贵宾、全由女性担任的“国庆金钗”,正名为“礼宾人员”、改为男女各半,并且不再使用“金钗”这种带有封建遗风、不符性别平权理念的称呼。
这些在设计上、仪典习惯上的新措施,既没有和传统“完全割席”,又对传统进行了巧妙转化,而这种思维,也展现在了蔡英文近年的国族论述上。
对比上一个任期,蔡英文在 2016、2017 年的双十演说结尾时,寄语对象分别都只有“我们的国家”和“台湾人民”。然而从 2018 年开始,“中华民国”一词,却又重新回到了每年双十节的演说结尾之中。
到了今年,蔡英文则以“中华民国生日快乐”直白作结,或许也侧面反映了她努力将“一部份台湾人对中华民国的集体记忆”,相容进新的“台湾国族论述”中的尝试,积极地在促成族群和解,同时也强化了蔡时代的“国家定位”:从李登辉时代的“中华民国在台湾”,到陈水扁时期的“中华民国是台湾”,再到今日的“中华民国台湾”。
现在回看,蔡英文近年来双十国庆的演说主题,的确也都各自反映了不同的时空背景。
2016 年,蔡英文于双十节的演讲主题是“坚定向前,让国家因改革而伟大”,反映了台湾再次政党轮替,社会各界对于变革的期待;2017 年,主题则为“更好的台湾”,大抵也延续了前一年刚刚上台的乐观气氛。
2018 年的双十节,则正值台湾地方政府“九合一选举”前夕,民进党政府当时声势低迷、推出了“民主台湾,照亮世界”这个主题,再次提醒了台湾人自豪的核心价值,也透露出当权者在选票面前的一丝丝戒慎和谦卑。
“九合一选举”惨败之后,民进党政府于 2019 年推出的国庆主题,则是“坚韧之国,前进世界”;使用“坚韧”一词,除了期许台湾之外,或多或少,兴许也是在勉励刚刚失足跌交的民进党自己。
今年在疫情之下,台湾则因为突出的抗疫表现,在国际间的形象大幅提升;“民主台湾,自信前行”这样的主题,大概也是再精确不过的时代精神写照。
“新冷战”:台湾的宿命,抑或机遇?
肺炎疫情在国际间爆发的这半年多以来,我目睹了台美关系的迅速升温,也目睹了两岸和平红利的幻灭;站在双十节这个时间点回看,不禁也会觉得,现在或许真的是三十年来台湾最好的机遇。
上个世纪,台湾曾是靠着冷战体制经济起飞的国家;冷战结束的 1990 年代开始,台湾则步入了停滞期,至今仍在努力挣脱“高收入陷阱”。
来到 2020 年的今天,世界的地缘政治结构却似乎再一次地往冷战局势挪动了;靠着对峙而繁荣,是台湾的机遇,也是台湾的宿命。
总统蔡英文在双十演说中提及了《路》这首歌;虽然她引用的歌词是“有路,咱沿路唱歌;无路,咱蹽溪过岭”,要台湾人“一起朝有光的地方前进”,但这首歌更引人深思的,或许是副歌里她没有提及的另一句歌词——“无光,要心里有数;有光,伊必有缘故”。
有光,伊必有缘故。今日台湾人眼前的那道光、那个机遇,其缘故或许再清楚不过;“台商回流”、“供应链重组”这些词汇,今年以来也都喊得震天价响。
然而和旧冷战不同的是,在这新一轮的“冷战”里(如果我们真能这样称呼),台湾似乎距离对峙的前线也更近了——不对,确切来说,这次我们就是前线。
我们究竟是在玩火自焚,还是在抓紧机遇呢?我不知道。我只希望,如果在前方等着我们的真是“新冷战”,但愿它没有热起来的一天。
祝愿“中华民国,生日快乐”。